多家銀行非利息收入同比負增長 央行重啟國債買賣刺激市場
《電鰻財經》電鰻號/文
當債券市場從"避風港"變成"暴風眼",一場關于流動性與信心的暗戰正在金融體系深處上演。近期多家銀行中報顯示,非利息收入同比負增長,債券投資浮虧成為拖累業績的"隱形殺手"。
銀行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正在成為利潤表的"不穩定因子"。這種壓力傳導存在三重機制:首先,資管新規后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債市調整直接沖擊代客理財收入;其次,市場利率上行抑制企業發債意愿,承銷業務收入萎縮;更重要的是,交易賬戶中的債券持倉按市價計量,波動被加倍放大。這種"三重擠壓"暴露出銀行過度依賴債券市場的盈利脆弱性。
人民銀行重啟國債買賣,絕非簡單的流動性投放。從操作細節可見端倪:采用雙向交易模式,既在二級市場買入補充流動性,又通過現券賣斷回收過剩資金。這種"精準滴灌"至少蘊含三層深意:其一,通過穩定國債收益率曲線,緩解銀行資本充足率壓力;其二,為財政政策貨幣化開辟新通道;其三,測試中國版"收益率曲線控制"工具,為未來貨幣政策轉型探路。某券商固收首席坦言:"這相當于給債市裝上減震器,銀行持倉浮虧有望逐步修復。"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