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則康威IPO三痛:“一股獨大”研發疲弱增收不增利
《電鰻財經》文/電鰻號
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信息顯示,廣州通則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通則康威”)創業板IPO審核狀態更新為“中止”,更新時間為2025年9月30日,受理日期為2025年6月30日,擬融資13.81億元,其中7.92億元用于研發運營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2.89億元用于全球營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該公司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一股獨大” 、研發疲弱、增收不增利一度在考驗著市場的耐性。
“一股獨大”引發內控危機
IPO前,通則康威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侯玉清。
據公司股權結構,侯玉清直接持有公司28.9519%股份,作為通康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間接控制公司9.1475%表決權,同時作為通康創智投資、通康創信資本、通康創義資本和通康創仁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間接控制公司15.5188%表決權,直接、間接合計控制公司53.6182%的表決權。此外,發行前,單建新持股12.81%,王伍持股11.89%,陳玉持股4.57%,姜漢持股4.57%,夏榮平持股4.57%,浚泉修能持股3.18%。
《電鰻財經》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存在通過個人賬戶對外收取款項的財務內控不規范情形,報告期各期個人賬戶對外收款金額分別為0.41萬元、4.28萬元和0.00萬元,主要系廢料處理款及樣機零售款。由于交易對象為個人或個體戶,公司業務人員規范意識不足,出于交易便利考慮,個人收款后再將相關款項打至公司賬上。
這種股權的高度集中(也即“一股獨大”)帶來的影響是負面的,這類企業往往會出現掏空上市公司、利益輸送、財務造假等損害中小投資者的違法違規問題。
輔導報告中指出,通則康威曾受到處罰金額3050元的行政處罰。其由于商品品名、編碼申報不實,影響海關統計準確性,被罰款3000元,處罰日期為2024年5月8日;子公司通則康威南京分公司由于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被罰款50元,處罰日期為2025年2月14日。
業內人士稱,股權集中、“一股獨大”被視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絆腳石。特別是在民營企業中,如果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結構弱點將更加突出。如此一來,公司很容易出現任人唯親,怎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研發費用率遠低同行
《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IPO,通則康威募資的大頭用于研發,不過,通則康威期內的研發費用率遠低同行。
據招股書披露,2022年-2024年各期,通則康威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39%、6.57%、7.74%,對應的數額分別為5183.22萬元、6733.82萬元、8916.43萬元,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的均值分別為12.84%、15.06%、14.99%。盡管公司宣稱“研發投入增大導致利潤下滑”,但數據表明其研發強度不足行業一半。
研發投入是企業保持技術競爭力的關鍵,而通信設備行業技術更新換代迅速,研發費用率低于同業或會導致公司無法及時跟上行業發展的趨勢,拉大與同行的差距,進而在議價能力方面進一步陷于被動。
與研發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公司銷售方面卻不吝嗇。各期銷售費用率分別為9.10%、10.62%、10.58%,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9.14%、10.30%、10.15%。據悉,通則康威主要采用直銷的銷售模式,獲得客戶的方式包括主動拜訪、參加展會、第三方推薦、參與招標等。
增收不增利成長性受質疑
作為一家沖刺創業板IPO的公司,通則康威的成長性卻備受質疑。
據招股書,2022年-2024年,通則康威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62億元、10.25億元和11.52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464.11萬元、1.07億元和8035.44萬元。其中,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且凈利潤同比下降25%。報告期內,公司重點面向全球電信運營商客戶,境外銷售收入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5.58%、81.32%和84.52%,呈逐年上升趨勢。
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主要包括Airtel、MTN、Ooredoo、EITC、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康佳集團等。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47.06%、66.22%和69.34%,呈越來越集中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通則康威的產品主要采用外協加工,近年來其核心產品的毛利率和銷售價格均有所下滑。各期,通則康威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8.50%、30.70%、27.86%,2024年下滑2.8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8.41%、30.60%、27.77%,2024年下滑2.83個百分點,并且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營毛利率的均值31.47%、31.67%、29.92%。其中,核心產品CPE類中的5G產品毛利率從2022年的39.83%下滑至2024年的27.32%,足足下滑12.51個百分點;4G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24.04%、34.27%、28.92%,2024年較2022年上漲4.88個百分點。
除了業績下降,公司應收賬款持續攀升。
報告期各期末,通則康威應收賬款金額分別為1.84億元、2.06億元和3.26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2.66%、25.65%和34.57%。應收賬款占流動資產比例相對較高,且增長較快。較高的應收賬款金額對公司的資金周轉產生不利影響,同時,若市場環境變化或客戶自身經營狀況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將面臨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的風險。
目前的IPO緣何“中止”?又會在何時重啟?看來,通則康威在IPO道路上還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