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板科技IPO兩難:“一股獨大”還陷分紅疑云業績增長卻現金凈流出
《電鰻財經》文/電鰻號
10月21日,江西紅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板科技”)主板IPO申請,進行了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補充了研發及廢料、行業技術競爭等問題。紅板科技本次IPO,擬發行不超過21791.7862萬股,募集資金205687.74萬元,主要用于“年產120萬平方米高精密電路板項目”。10月24日,上交所公告,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定于年10月31日召開 2025 年第 48 次上市審核委員會審議會議,此次會議將審核紅板科技的首發申請。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該公司招股書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一股獨大”引發內控危機、關聯交易與分紅疑云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股獨大”引發內控危機
據招股書,紅板科技控股股東香港紅板持有公司95.12%的股份,Same Time BVI 持有香港紅板100.00%的股份,葉森然持有SameTime BVI 的 100.00%的股份,因此,葉森然間接控制公司95.12%的股份,支配公司 95.12%的股份表決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紅板科技曾為香港上市公司協鑫新能源(原“森泰集團”,2014年5月更名,股票代碼:0451.HK)子公司,存在發行人的部分資產來自于上市公司的情形。
2017年8月,協鑫新能源與葉森然完成相關出售事宜。紅板科技實際控制人葉森然通過持有Same Time BVI100%股份取得發行人有關資產。
實控人控制超九成表決權,雖在一定程度上能保障公司決策的高效性,但也可能導致“一股獨大”的局面,削弱其他股東的話語權和決策參與度。這種股權的高度集中(也即“一股獨大”)帶來的影響是負面的,這類企業往往會出現掏空上市公司、利益輸送、財務造假等損害中小投資者的違法違規問題。
天眼查顯示,公司實董事長葉森然周邊風險有91條,另有歷史風險1條,預警提醒也多達50條。在環保處罰方面,江西省環境保護廳于2015年3月20日對紅板科技進行了調查,對總排口和車間排口外排廢水分別取樣監測。責令其加強對外排水污染物的治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并決定對公司作出罰款54.4761萬元的行政處罰。2021年9月,因存在消防安全隱患,被江西井岡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處以罰款2.5萬元。
業內人士稱,股權集中、“一股獨大”被視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絆腳石。特別是在民營企業中,如果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某一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治理結構弱點將更加突出。如此一來,公司很容易出現任人唯親,怎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
業績增長卻現金凈流出
招股書披露,2022年~2024年(下稱報告期),紅板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22.05億元、23.40億元、27.02億元 ,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41億元、1.05億元、2.14億元,存在一定波動。從上述財報數據可見,2023年公司“增收不增利”,歸母凈利潤同比驟降25.53%。2024年公司經營業績則實現“V型反轉”,營收增長率達15.5%,歸母凈利潤更是同比增長翻倍,激增103.8%。民生證券作為此次IPO的保薦機構,在電子元器件領域擁有豐富經驗。但值得關注的是,民生證券與紅板科技的合作恰逢公司經歷2023年業績低谷后、2024年業績大幅反彈的敏感時期。這種時機的選擇,不免讓市場對業績真實性和可持續性產生疑慮。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大幅減少超1億元,由2023年的5.78億元降至4.71元,同比下滑18.5%。賺的錢,全在別人的口袋里。
負債和應收賬款才是紅板科技真正的“資產”:
應收賬款方面,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5.91億元、7.21億元、8.73億元,應收賬款余額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8.21%、32.42% 、34.00%,應收賬款規模較大且占比逐年上升。而且,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前五名客戶合計占應收賬款期末總余額的比例分別為50.51%、44.56%、36.19%。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的比例也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在資產負債方面,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4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54.31%、54.06% 及54.29%,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
關聯交易與分紅疑云
紅板科技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多項歷史沿革問題,可能成為監管審核的焦點。
關聯交易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存在向關聯方租賃房產和采購服務的情形。其子公司紅板電子向關聯方 Dyford Industries Limited、葉森然等租賃房產用于經營,報告期內每年支付租金148.80萬港元。
同時,公司向關聯方東悅酒店及場地租賃方采購住宿、餐飲、娛樂等服務,報告期內合計采購金額分別為215.31萬元、136.65萬元和185.51萬元。雖然公司聲稱交易價格公允,但此類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和公允性歷來是證監會問詢重點。
在資產負債結構上,公司報告期內資產負債率始終維持在54%左右的高位。在如此高的負債率下,公司卻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分紅6000萬元、7800萬元,累計分紅1.38億元。這種“舉債分紅”的行為可能引發監管對公司財務管理的質疑。
實際上,紅板科技曾為香港上市公司協鑫新能源(原“森泰集團”)子公司。2017年8月,協鑫新能源與葉森然完成相關出售事宜,葉森然通過持有Same Time BVI100%股份取得發行人有關資產。這種從上市公司分拆的背景,可能引發監管對資產獨立性、同業競爭等問題的關注。
紅板科技IPO能否順利完成?我們拭目以待。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