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來襲引發“冬炒煤炭”行情,大有能源11天7板,股價暴漲超96%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周立
冷空氣來襲,引發“冬炒煤炭”行情。
10月20日,煤炭板塊延續上周強勢,大有能源(600403.SH)走出11天7板,平煤股份(601666.SH)、潞安環能(601699.SH)、山西焦煤(000983.SZ)、晉控煤業(601001.SH)、華陽股份(600348.SH)等跟漲。
Wind數據顯示,當天煤炭指數(886003.WI)盤中沖至10430.72點,最終報收10429.77點,漲幅3.16%,為10月以來最大日漲幅,月內漲幅達12.95%。
消息面上,國海煤炭開采行業周報顯示,上周港口煤價環比提升明顯,10月17日北方港口動力煤748元/噸(周環比上升39元/噸),山西、內蒙古、陜西坑口煤價分別環比上升50.00元/噸、45.00元/噸、46.00元/噸。
需求上漲、供應緊縮是導致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分析指出,近期全國氣溫顯著下降,不少地區低于去年同期,市場對冷冬的預期有所加強,預計后期日耗同比偏高運行的可能性仍較大,因此動力煤價格有望在需求驅動下,逐漸創出年內新高。在此背景下,不少機構都看好煤炭企業的業績情況。
北方地區進入供暖季,補庫需求釋放
煤炭價格上漲的背后或與供需格局變化有關。
隨著冷空氣活動頻繁,多地氣溫將刷新下半年新低。10月20日截至7時,北京南郊觀象臺最低氣溫降至-0.5℃,為立秋后首次跌破冰點,該日期較常年明顯提前;截至10月17日0時,吉林省48個市縣已全部開栓供熱,較上一采暖季平均提前3天;甘肅多地亦選擇提前供暖。
《中國城鎮供熱2025年度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熱源總供熱能量29萬兆瓦,熱電聯產供熱能力占比65.9%,其中燃煤熱點聯產占比60.2%,是熱源供給主流。入冬時刻已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炭需求。
據了解,在能源儲備方面,甘肅各供熱企業也已提前部署。酒泉市供熱企業燃煤訂購量已達49.3萬噸,現場儲備20.25萬噸。瓜州縣熱力有限公司至10月15日燃煤儲備量達4萬噸,為10月20日的開栓試供暖提供了充足保障。
“隨著北方地區逐步進入供暖季,電廠和供熱公司對煤炭的補庫需求逐步釋放,貿易商普遍看好冬季行情,不愿低價出貨,導致市場上可供交易的動力煤數量減少,推動價格上漲。”上海鋼聯煤焦事業部煤炭分析師韓雅娟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
除此之外,韓雅娟還提到非電行業需求提升和電煤需求意外增長。化工、冶金等非電行業因旺季來臨,對煤炭的需求也在提升。如鄂爾多斯、榆林等地的塊煤需求尤為旺盛,主要受益于化工企業的金九銀十旺季需求,以及對油頭化工的替代性增強。
“同時,近期全國受副高偏強的影響,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3℃,終端電廠日耗不降反增,節后沿海主力電廠集中放標補庫,推動了價格上升。”韓雅娟分析道。
另一方面,在“反內卷”和降雨等影響下,煤炭供給似乎有所收緊。
進入7月,“反內卷”的風就吹到了煤炭行業。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的《關于組織開展煤礦生產情況核查促進煤炭供應平穩有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煤礦根據煤炭產能管理規定,應當按照均衡生產原則,科學安排年度、季度、月度生產計劃,合理組織生產。年度原煤產量不得超過公告產能,月度原煤產量不得超過公告產能的10%。
上述《通知》指出,今年以來,全國煤炭供需形勢總體寬松,價格持續下行,部分煤礦企業“以量補價”,超公告產能組織生產,嚴重擾亂煤炭市場秩序。本次核查范圍為山西、內蒙古、安徽、河南、貴州、陜西、寧夏、新疆等8省(區)的生產煤礦,已進入聯合試運轉的煤礦參照生產煤礦進行核查。
“之所以出現‘以量補價’現象,是因為煤礦停產也會產生持續的成本支出,為了維持穩定經營的現金流和增加市場份額等,部分企業或選擇超產降價賣出產品。”彼時有業內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
煤炭企業業績預期向好
在煤礦超產治理的背景下,進入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同比下降3.2%至3.9億噸,連續2個月轉負;1~8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31.7億噸,同比增長2.8%。
海關總署10月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9月份,全國進口煤炭4600.3萬噸,同比減少3.33%;2025年前三季度,全國共進口煤炭34588.5萬噸,同比下降11.1%。
韓雅娟表示,從供應端來看,一是生產受限:主產區安監環保政策常態化執行,山西、陜西、內蒙古等主產區加強煤礦超產治理與安監環保檢查,部分煤礦被責令停產或主動減產。此外,10月份以來,主產區受強降雨影響,煤炭生產和運輸受限,進一步加劇供應緊張。
二是運輸受阻,10月7日,大秦線開啟秋季集中檢修,檢修期間日均運量將從之前的日均110萬~120萬噸降至100萬噸,這對產地發運帶來一定壓力,導致港口調入量減少,加劇了市場煤資源的緊張。
“山西省近期確實存在部分煤礦因強降雨和安全生產考核出現階段性停產的情況,但整體供應格局未受顯著沖擊,當前山西煤礦停產屬于‘局部擾動’,不會改變四季度煤炭市場‘供需緊平衡’的基本格局。煤價上漲更多是季節性因素和情緒驅動的結果,缺乏持續上行的基礎。”韓雅娟進一步分析。
在需求上漲、供應緊縮的情況下煤炭價格上漲,不少機構都看好煤炭企業的業績情況。
浙商證券發布研報稱,2025年三季度,煤炭企業整體業績有望環比改善。展望四季度,隨著供暖季來臨,電廠和供熱公司即將補庫,長協價格或將抬升支撐現貨價格。政策方面,預計“反內卷”政策將持續推動行業自律,驅動煤炭供應收縮,進一步支撐煤價穩步上漲。
對于未來煤炭價格走勢,韓雅娟表示,2025年10~12月動力煤價格預計將呈現上行趨勢,價格中樞可能在740~770元/噸區間震蕩。隨著“反內卷”政策持續發力,國內煤炭供應將受到一定抑制,而需求端在冬季供暖和工業旺季的雙重推動下將有所增長,供需關系有望從“結構性過剩”逐步轉向“緊平衡”狀態。
“同時,煤炭政策重心已從‘保供壓價‘轉向‘穩價托底’,明確動力煤‘綠色區間’為570~770元/噸,政策調控將更加注重價格的合理區間維護,為價格提供了堅實的底部支撐。”
煤炭企業業績預期向好,在資本市場上也獲得了資金的青睞。自9月下旬以來,大有能源股價漲幅已達到96.75%,寶泰隆(601011.SH)、安泰集團(600408.SH)等已漲超50%。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