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收監管“黃牌”,一邊奪A股成交額冠軍!北方稀土股價新高背后,關聯交易存隱憂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雨辰
一邊是監管機構的警示函,一邊是近四年的股價新高,北方稀土在資本市場中扮演著“雙面角色”。
10月13日晚間,北方稀土(600111.SH)發布公告稱,公司因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信披違規等收到內蒙古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10月14日,時代周報致電北方稀土證券部,其工作人員表示采訪需走流程并提供相關部門電話。截至發稿,電話并未接通。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10月14日收盤,北方稀土股價下跌1.61%,報收56.80元/股。但今日盤間,其股價最高沖到61.69元/股,創自2021年9月14日以來股價新高。
警示函背后:超5年關聯資金占用
10月13日晚間,北方稀土公告披露,當日收到內蒙古證監局《警示函》,核心問題指向“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與“信息披露違規”,且這一違規行為橫跨超5年。
具體來看,2019年2月至2024年12月間,北方稀土子公司包鋼集團節能環保科技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節能環保公司”)累計為關聯方內蒙古包瀜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包瀜環保公司”)發放人員工資、福利費、保險費等共計894.85萬元。
其中,2021年6月,北方稀土收購節能環保公司后,仍發生代發費用587.61萬元。占總占用金額的65.7%,接近三分之二。
盡管包瀜環保公司已于2024年底全額歸還代發款項,但監管層明確認定:該行為構成 “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且北方稀土未就此事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最終,內蒙古證監局對北方稀土出具警示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上交所同步對公司及關聯方予以監管警示。
“上市公司及其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資金往來一向是監管重點。”10月14日,華商(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華商全國資本市場與證券專業委副主任王婷告訴時代周報,證監會層面,《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8號——上市公司資金往來、對外擔保的監管要求》(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22〕26號)明確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且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與上市公司發生的經營性資金往來中,不得占用上市公司資金。
“前述被禁止的‘非經營性資金往來’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墊支工資、福利、保險、廣告等費用、承擔成本和其他支出等。此外,注冊會計師每年在為上市公司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工作中,應當對上市公司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占用資金的情況出具專項說明,公司應當就專項說明作出公告。”王婷進一步稱。
北方稀土在公告中回復稱,公司高度重視并以此為戒,認真汲取教訓,切實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學習,不斷加強內部管理,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并將在規定期限內向內蒙古證監局報送書面報告。
但市場更關注的是,為何作為行業龍頭的北方稀土,卻被冠上關聯違規“魔咒”?答案或藏在北方稀土與控股股東包鋼集團及其子公司的深度關聯交易中。
關聯交易頻繁:與“兄弟公司”深度綁定
作為全球最大的輕稀土供應商,北方稀土自1997年上市以來,始終依賴包鋼集團掌控的白云鄂博稀土資源 —— 其生產所需的稀土精礦,100%采購自包鋼集團控股的包鋼股份(600010.SH),形成了 “上游資源深度綁定” 的商業模式。
此外,北方稀土與“兄弟公司”(指包鋼集團及其旗下子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還涵蓋了多種類型,包括原材料采購、資金往來、能源動力供應以及物流服務等。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北方稀土持有包鋼股份0.58%的股份,為其第六大股東。
從交易規模看,2025年上半年,北方稀土與包鋼股份的稀土精礦交易金額達43.35億元,占同期公司營業總成本173.84億元的24.9%,近四分之一成本源于關聯采購。
圖片來源:北方稀土公告
2023年3月,北方稀土與包鋼股份約定,在稀土精礦定價公式不變的情況下,每季度首月上旬,公司經理層根據稀土精礦定價公式計算、調整稀土精礦價格,重新簽訂稀土精礦供應合同或補充協議并公告。
今年7月10日及10月10日晚間,包鋼股份與北方稀土雙雙公告,宣布上調稀土精礦關聯交易價格。
具體來看,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格調整為不含稅1.91萬元/噸(干量,REO=50%),REO每增減1%、不含稅價格增減382.18元/噸;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礦交易價格調整為不含稅2.62萬元/噸(干量,REO=50%),REO每增減1%,不含稅價格增減524.10元/噸。
但作為“兄弟公司”,定價機制是否完全市場化、是否存在內部利益傾斜,始終是市場爭議點。
值得一提的是,據北方稀土2025年半年報,2021年公司收購節能環保公司時,包鋼(集團)公司作出承諾:除北方稀土及下屬企業外,包鋼(集團)公司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將不在中國境內或境外,以任何形式直接或者間接參與任何與節能環保公司構成競爭的任何業務或活動,不以任何方式從事或參與生產經營與節能環保存在相同、相似產品、經營范圍的公司和業務。
不過,此次節能環保公司出現為關聯方代發費用的行為,也表明北方稀土對下屬子公司關聯交易管控的失效。
業績與股價齊飛
違規之外,是北方稀土業績回暖和資本市場的持續熱捧。
今年上半年,北方稀土實現營業收入188.66億元,同比增長45.24%;實現歸母凈利潤9.31億元,同比增長1951.52%。
北方稀土表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稀土產品銷量增加,以鐠釹產品為代表的主要稀土產品價格自年初以來持續上漲,均價同比升高。
就在收到警示函的三天前,北方稀土還發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司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5.1億元到15.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272.54%到287.34%。預計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13.3億元到13.9億元,同比增加399.90%到422.46%。
雖然收到了監管“黃牌”,但從二級市場來看,10月14日盤間,北方稀土股價最高沖到61.69元/股,創自2021年9月14日以來股價新高。
消息面上,10月9日,商務部發布兩項公告,公布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及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
方正證券金屬新材料首席分析師甘嘉堯在研報中表示:“我國占據全球稀土及其制品的供給主導地位,出口管制對海外市場影響巨大、帶來供需錯配。若無中國的出口供給,海外稀土及其制品市場明顯供小于求。”
“稀土出口管制全面升級,首次涉及境外出口經營者并明確了限制的具體目標,或將進一步拔升板塊估值;疊加行業公司業績釋放、稀土精礦繼續漲價,看好板塊的上漲彈性。”甘嘉堯表示。
二級市場方面,10月14日,滬深兩市成交額合計2.58萬億元,其中,滬市成交額1.21萬億元,深市成交額1.37萬億元。北方稀土以251.14億元成交額位居第一。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