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龍頭斯達半導營收大增26%,高管仍密集減持藏何信號?
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編輯|韓迅
自9月以來,國產IGBT龍頭企業斯達半導(603290.SH)兩名副總經理先后多次減持股份,密集減持行為持續牽動投資者的目光。
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斯達半導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6.25%,扣非凈利潤卻同比下滑2.72%,盈利端表現與營收增速形成明顯反差。
10月11—13日,就行業競爭、新興領域拓展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斯達半導發函并致電詢問。但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復相關問題。
增收不增利
作為電力電子第三次革命的核心代表,IGBT、SiC與GaN等功率半導體器件,堪稱工業控制與自動化領域的“心臟”,承擔著電壓、電流、頻率等關鍵參數的高效調控職能,而其中IGBT更是當前發展最快的功率半導體賽道之一。
從市場規模看,行業增長確定性顯著。據市場研究機構Omida的數據,2023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市場規模達503億美元,2027年有望增至596億美元。聚焦IGBT細分領域,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IGBT市場規模為90億美元,2026年將突破121億美元,中國作為全球IGBT最大的消費市場,同期規模也將從2023年的32億美元升至2026年的42億美元。
在此背景下,國產IGBT龍頭斯達半導的發展軌跡備受關注。據了解,目前斯達半導的產品矩陣全面,不僅覆蓋IGBT、SiC MOSFET、GaN HEMT等功率器件,還包含汽車級與工業級MCU、柵極驅動IC芯片,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工業控制等核心領域。受益于半導體國產化浪潮,該公司的業績曾實現跨越式增長,營收從2017年的4.38億元攀升至2023年的36.63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從0.53億元躍升至9.10億元,增長趨勢明顯。
然而2024年,斯達半導的業績遭遇階段性轉折。受市場競爭加劇、光伏行業去庫存等因素影響,該公司當年營收同比下滑7.44%,歸母凈利潤的同比降幅更達44.24%,終結多年連增勢頭;毛利率也從2023年的37.51%收窄至31.55%。
斯達半導在2024年年報中解釋稱,當年,功率半導體行業面臨供需調整與價格競爭的雙重壓力,下游工業控制領域受宏觀經濟影響需求疲軟,光伏行業也因庫存調整出現短期需求收縮,對營收增長造成一定影響。不過,新能源汽車行業受益滲透率提升與性能升級,以及變頻白色家電行業依托“以舊換新”政策仍保持快速增長。
2025年上半年,斯達半導的業績迎來回暖,營收同比增長26.25%,但“增收不增利”的隱憂凸顯,歸母凈利潤同比微增0.26%,扣非凈利潤則同比下滑2.72%。
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半年報披露后,斯達半導的兩名副總經理湯藝和戴志展在9—10月初開啟密集減持動作,累計套現約1655萬元。

此外,斯達半導的第二大股東浙江興得利紡織有限公司在8—9月亦累計減持了82.41萬股,按區間均價101.61元/股計算,累計套現超8000萬元。
當前盈利困境如何破?
面對功率半導體行業結構性調整,斯達半導以“高端化+定制化”產品策略為核心,一邊聚焦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風光儲)、工業控制、電源等核心賽道鞏固基本盤,一邊加速開拓新興領域,以構建多元增長矩陣,穿越周期。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斯達半導是國內車規級IGBT/SiC模塊的主要供應商,其持續推進產品迭代和海外市場滲透,2025年上半年不僅拿下了多家國外頭部Tier1的項目定點,車規級核心產品進展亦顯著,其搭載第七代微溝槽Trench Field Stop技術750V/1200VIGBT模塊持續放量,Plus版芯片實現批量裝車,車規級MCU產品進展順利,預計2026年底開始小批量供貨,進一步完善車規產品生態。
在新能源發電領域,2024年光伏行業經歷去庫存調整后,2025年需求顯著回暖,帶動斯達半導該板塊業績大幅回升,2025年上半年其新能源發電領域的營業收入同比增幅超200%。這一增長的背后是核心技術的強力支撐:該公司上半年推出適用于光儲行業的第八代微溝槽Trench Field Stop 1400V IGBT芯片平臺、第二代1400V SiC MOSFET芯片平臺,大幅提升芯片出流能力;同時,應用于光伏逆變器、儲能的新一代750V/1200V SiC MOSFET分立器件(單管)已啟動批量交付,搶占風光儲高景氣市場。
為開辟新增長空間,斯達半導同步發力家電行業,重點布局白色家電IPM市場。2025年上半年,斯達半導變頻白色家電及其他行業的營收達2.15億元,同比增長63.31%,新業務成效凸顯。
在AI服務器電源、數據中心、機器人、低空/高空飛行器等新興領域,斯達半導亦持續開拓市場,并在部分領域斬獲突破。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車規級IGBT/SiC MOSFET模塊拿下多個低空飛行器項目定點并啟動批量裝機,更首次切入商業航空領域,獲得載人電動商用飛行器定點,預計2026年批量銷售,打開空中交通新場景;在數據中心領域,其產品已通過電源客戶批量應用于服務器電源及數據中心設備,下一代AI服務器電源所需的IGBT、SiC MOSFET、GaN產品正加速開發,計劃2026年推向市場,卡位高算力時代核心賽道。
核心觀點:關注毛利率修復態勢
作為行業龍頭,斯達半導營收在2024年短暫下滑后,2025年上半年迅速重回升勢,不過盈利端仍面臨顯著壓力。好在該公司長期增長邏輯未改,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領域需求維持高景氣,SiC技術突破與全球化布局潛在增長空間可期。
建議投資者重點跟蹤四大核心方向:一是毛利率企穩信號,結合各季度毛利率環比變化,判斷盈利修復節奏;二是SiC業務放量節奏,其作為高附加值賽道,出貨規模直接影響盈利彈性;三是海外訂單落地節奏,尤其是國外頭部客戶合作推進,關乎全球化布局成效;四是新興領域拓展,關注其在商業航空、AI服務器等領域的產品研發和商業化落地節奏,能否打開業績天花板。若上述指標超預期,斯達半導的盈利修復與估值提升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反之,若行業價格戰加劇或技術迭代不及預期,需警惕業績進一步承壓風險。
(全文2177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