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減重藥要來了!石藥GLP-1減重新藥申報上市,全球多靶點競速賽道擁擠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閆曉寒
圍繞減重藥,國內藥企們正在GLP-1戰場展開激烈較量。
今年8月,國內老牌藥企石藥集團(01093.HK)旗下司美格魯肽降糖適應證上市申請剛獲受理,僅兩個多月,其用于減重的GLP-1類創新藥也迎來新進展。
10月13日,石藥集團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石藥集團百克(山東)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石藥百克”)開發的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的新藥上市申請已獲藥監局受理。該產品按照治療用生物制品1類新藥申報,其適應證為在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的基礎上,用于超重或肥胖成人的長期體重管理。
根據公告,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為一款重組人源胰高血糖素樣肽-1(hGLP-1)Fc融合蛋白注射液,患者每周需使用一次。
與其它GLP-1類藥物一樣,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兼具減重和降糖作用。其可以選擇性結合并激活GLP-1受體,通過抑制食欲、減少食物攝入等機制達到降低體重的效果,還可以實現葡萄糖濃度依賴性地降低血糖,并改善心血管及代謝等指標。
石藥集團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新藥上市申請主要基于一項關鍵Ⅲ期臨床試驗,其入組患者為肥胖或伴有至少一項體重相關合并癥的超重成人患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可顯著降低體重,并可顯著降低患者的腰圍、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為患者帶來心血管及代謝綜合獲益。目前,該產品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的兩項Ⅲ期臨床試驗也在推進中。
截至10月14日港股收盤,石藥集團股價下跌7.08%,收于8.79港元/股,總市值為1012.82億港元。
單靶點藥物面臨挑戰
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TG103)與不久前石藥集團提交上市申請的司美格魯肽同為GLP-1類藥物,但不同于司美格魯肽為仿制藥,依達格魯肽是石藥集團自主研發的創新藥,也是公司內部較早期的GLP-1類藥物。
該藥原本由生物新藥研發公司天境生物開發,2018年12月,石藥百克與天境生物達成戰略合作,后者將其開發的TG103獨家授權給石藥百克,在中國地區(不包括香港、澳門及臺灣)進行該產品有關的所有適應證開發與商業化。
石藥集團為當年這次合作花費1500萬元首付款及最多1.35億元的開發里程碑付款,當時TG103的2型糖尿病適應證已獲批臨床實驗。
相比降糖適應證,TG103的減重適應證在國內減重藥火熱的背景下進展迅速。2023年11月,TG103在中國開展的用于減重的Ⅲ期臨床研究完成首例給藥;2024年1月,在中國開展的用于治療超重和肥胖的Ⅲ期臨床試驗完成受試者入組;今年3月,TG103上述III期臨床試驗完成數據庫鎖庫;6月,該適應證的III期臨床試驗完成臨床試驗總結報告。
在石藥集團獲得TG103授權近7年后,該藥終于走到上市前的關鍵時刻。
而TG103的降糖適應證目前尚未走到申請上市這一步。根據石藥集團官方消息,去年4月,TG103在中國啟動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的III期臨床試驗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
僅從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自身而言,其在國內外眾多布局GLP-1類藥物的藥企當中競爭力或不算強。
根據石藥集團介紹,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為單靶點、注射劑型、每周給藥一次。而在當前的激烈競爭下,包括以禮來、諾和諾德為代表的跨國藥企以及國內眾多藥企,正加速下一代減重療法的布局——從單靶點到多靶點、從注射劑型到口服制劑、從單純減重到減脂保肌,藥企們或希望借此提升藥物療效和安全性,也希望通過差異化布局增強產品競爭力。
不過,如果從石藥集團整體布局情況來看,其在減重藥領域有差異化產品在研。除了依達格魯肽α注射液,石藥集團還布局了半衰期更長的GLP-1類藥物,即每月給藥一次的司美格魯肽長效注射液SYH9017。2024年12月,該藥減重適應證在中國獲批臨床。
10月14日,時代周報記者就如何應對未來激烈競爭等問題聯系石藥集團,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下一代減重藥布局加速
全球藥企參與減肥藥競速,或源于該賽道市場前景廣闊。以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和禮來的替爾泊肽為代表的GLP-1RA藥物在減重方面展現出顯著效果,推動市場規模快速擴張。
根據國信證券研報,2024年全球GLP-1RA藥物合計銷售額為518億美元,同比增長40%,其中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兩款產品貢獻448億美元,同比增速達到66%。按適應證劃分,減重產品合計銷售141億美元,121%的同比增速遠高于降糖產品的23%,這意味著當前減重領域的巨大需求正快速釋放。
面對這一藍海市場,全球藥企正加快推進下一代減重產品的開發。其中,多靶點激動劑是藥企們布局的重點之一。
這背后,相比單一靶點,多靶點藥物能協同增效,有效減輕體重。比如根據禮來今年5月公布的頭對頭研究結果,禮來的雙受體激動劑替爾泊肽治療72周,平均減重比例為20.2%,而單靶點減肥藥司美格魯肽組平均減重13.7%。此外,多靶點藥物也能對多種代謝指標產生綜合改善作用,同時有望副作用降低發生率和嚴重程度。
目前減重藥熱門靶點組合包括GIPR、GCGR等,跨國藥企中,禮來在全球多靶點減重藥物研發中進度靠前。
在推出雙靶點的替爾泊肽后,禮來也在推進GLP-1R/GIPR/GCGR三靶點激動劑Retatrutide的臨床研究,目前該藥物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根據2023年禮來公布的II期研究數據,使用Retatrutide治療24周和48周后,受試者平均減重幅度分別為17.5%和24.2%。
減重藥另一全球巨頭諾和諾德同樣也在多靶點領域下功夫,今年3月,諾和諾德引進聯邦制藥的GLP-1、GIP和胰高血糖素受體三重激動劑UBT251,該藥處于早期臨床開發階段,已在中國大陸獲批用于成人 2 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肝(MAFLD)和慢性腎病(CKD)的臨床試驗。
從國內來看,信達生物今年獲批上市的瑪仕度肽就是GLP-1R/GCGR雙靶點激動劑;恒瑞醫藥、翰森制藥、博瑞醫藥都在GLP-1R/GIPR雙靶點激動劑領域有所布局。
與成熟市場相比,目前國內已獲批上市的減重藥物種類不算多,但國內減重藥賽道正變得日漸擁擠。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核心專利將于2026年到期,目前國內除石藥集團的司美格魯肽,還有杭州中美華東、聯邦制藥、齊魯制藥、麗珠集團等多家藥企提交司美格魯肽的上市申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