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太微連虧六年半,以太網芯片“破局者”何時迎來盈利拐點?
本文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來源|時代商業研究院
作者|孫華秋
編輯|韓迅
在半導體產業的細分版圖中,以太網芯片賽道雖相對小眾,卻深度綁定數據通信、工業互聯等關鍵領域的底層連接需求。
作為國內以太網芯片龍頭企業,裕太微(688515.SH)股價在近日突破120元大關,市值一度逼近100億元。
不過,股價火熱的背后,卻是裕太微連年虧損的財務現實。最新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裕太微實現營業收入2.22億元,同比增長43.41%;歸母凈利潤則為-1.04億元,至此,該公司已陷入長達六年半的持續虧損周期。
在營收高增與長期虧損的矛盾交織下,裕太微何時能扭虧為盈,已然成為縈繞在眾多投資者心頭的核心關切。
10月9—10日,就持續虧損、新興市場拓展等問題,時代商業研究院向裕太微發函并致電詢問。但截至發稿,對方仍未回復相關問題。
連虧六年半
以太網物理層芯片(PHY)是網絡通信的底層基石,長期被博通、美滿電子等國際巨頭壟斷。
作為國產以太網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裕太微是中國境內極少數實現千兆以太網物理層芯片全領域大規模出貨,及2.5G以太網物理層芯片規模出貨的企業。其產品矩陣覆蓋數通、安防、消費、電信、工業、車載等多元領域,并細分為商規級、工規級、車規級等不同性能等級。
然而,亮眼的行業地位背后,是裕太微營收大幅波動與長達六年半的持續虧損。
財報數據顯示,裕太微的營收從2019年的133萬元快速攀升至2022年4.03億元的峰值后,2023年受多重因素影響,驟降32.13%至2.74億元,2024年回升至3.96億元。
凈利潤方面,2019—2024年,裕太微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49萬元、-4038萬元、-46萬元、-41萬元、-1.50億元、-2.02億元,陷入持續虧損態勢,核心原因在于半導體行業周期下行的外部壓力、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的利潤擠壓,以及為維持技術領先性而不斷投入的高額研發成本。
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半導體市場延續的增長態勢,疊加該公司2.5G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等核心產品銷售持續放量,裕太微營收同比大幅增長43.41%,但同期歸母凈利潤為-1.04億元,“增收不增利”的矛盾愈發突出。
從行業趨勢來看,隨著5G帶寬持續升級與網絡應用場景不斷拓展,2.5G以太網產品在國內的需求顯著攀升,10GPON路由器、50GPON路由器及5G基站的部署數量與日俱增,直接帶動2.5G及以上速率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的市場需求穩步增長。
面對這一機遇,裕太微加速完善核心產品矩陣以搶占市場份額。在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領域,裕太微千兆系列產品已形成單口、2口、4口、8口等同一速率下不同端口數的完整布局;2.5G系列也已推出4口產品,進一步補齊高速率產品線短板。2025年上半年,該公司千兆交換機芯片更是完成2口至24口全系列產品搭建,新增16口、24口型號,滿足中小企業(SMB)高端口數交換需求;同時通過物理層與交換芯片的技術深度耦合,為運營商、家庭網絡、企業網客戶提供高集成度解決方案。
產品端的發力直接體現在細分業務營收上:2025年上半年,裕太微以太網物理層芯片單個產品項目實現營收7290.46萬元,同比增幅高達88.34%;以太網交換機芯片也貢獻了1318.79萬元營收,成為新的增長支撐點。
加速拓展車載和人形機器人領域
盡管持續處于虧損狀態,裕太微對研發的投入卻并未減弱。2025年上半年,裕太微的研發費用達1.55億元,同比增長15.50%,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70.06%。
目前,裕太微已構建起七條核心產品線,涵蓋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交換機芯片、網卡芯片,以及車載以太網物理層芯片、交換芯片、網關芯片與高速視頻傳輸芯片。其中,網通以太網物理層芯片、交換機芯片、網卡芯片,以及車載以太網物理層芯片均已實現規模量產,研發成果加速落地。
從戰略層面看,裕太微以以太網物理層芯片為市場切入點,逐步向上層網絡處理產品拓展,目標直指OSI(開放式系統互聯)七層架構中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與網絡層。
在網通領域,裕太微以太網物理層芯片作為“云—管—端”中“管”的關鍵組成,已成功應用于工業機器人、工業控制設備、自動化設備及工業相機等核心場景,構建業務基本盤。
而在增長潛力巨大的車載領域,裕太微的表現尤為亮眼。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車載以太網通信芯片、車載SerDes芯片等賽道規模加速擴容。目前裕太微車載百兆以太網物理層芯片已實現規模化量產,廣泛搭載于國內主流新能源車型;車載千兆以太網物理層芯片則在智能座艙升級需求的驅動下,出貨量顯著提升,成為當前業務增長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裕太微車規級芯片營收達1415.21萬元,較2024年全年暴漲215.48%。
值得關注的是,裕太微首款自研車載以太網TSN交換芯片已完成大規模送樣驗證,成功導入大部分主流車廠,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AEC-Q100測試并實現量產。該芯片作為新一代車內智能化通信架構的核心器件,可廣泛應用于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中央網關等零部件,填補了國內該品類市場的空白。
與此同時,裕太微基于HSMT協議自研的車載高速視頻傳輸芯片,預計于今年年底前正式問世,能滿足200萬~800萬像素攝像頭的圖像傳輸需求,進一步完善車載產品矩陣。未來,隨著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向以太網主干網演進,裕太微高速有線通信業務有望持續受益于行業降本增效趨勢與智能化滲透率提升,車載SerDes芯片的研發也已取得關鍵技術突破,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啟動客戶導入測試。
除網通與車載兩大核心領域外,裕太微還將技術能力延伸至人形機器人賽道。人形機器人用以太網物理層芯片需具備強抗干擾性(適配復雜電磁環境)與低功耗特性(保障移動續航),為視覺模塊、運動控制單元提供高速數據通道。依托在以太網物理層芯片領域的技術積累,裕太微已開發出適配機器人運動控制的以太網通信產品,并在客戶項目中落地應用,當前主要聚焦于工業協作機器人及人形機器人原型機的通信模塊,部分應用場景已覆蓋客戶原型開發及測試階段需求。
核心觀點:關注汽車和工業市場帶來的機遇
目前,裕太微車載以太網芯片業務已進入加速放量期,隨著與頭部車企合作的深化,有望成為公司營收增長的核心增量。不過需注意,受行業競爭和高研發投入拖累,其盈利端仍面臨較大壓力,短期扭虧為盈難度較大。
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三大核心維度,以判斷裕太微的成長韌性與盈利突破潛力:一是車載TSN交換芯片的量產進度及主流車企訂單落地規模,這直接決定短期營收增量;二是工業控制、機器人領域以太網芯片的商業化落地節奏,能否成為第二增長曲線;三是毛利率修復態勢——尤其是高毛利產品占比提升帶來的盈利彈性,這是盈利改善的核心信號。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業研究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基于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征價。該等觀點、建議并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系。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復制、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征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范圍內使用,并注明出處為“時代商業研究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