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元募資落地石大勝華加碼科創加速新材料布局
隨著近10億元募集資金的到位,電解液溶劑龍頭石大勝華(603026.SH)的新材料布局按下“加速鍵”,其在鋰電材料產業鏈“縱向深化+橫向拓展”的路徑愈發清晰。
募集資金置換前期投入6.88億元
募集資金到位前,石大勝華已利用自籌資金對募投項目進行了先期投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以自籌資金預先投入金額達12.25億元。根據公司公告,公司于9月4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使用募集資金置換預先投入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及已支付發行費用的自籌資金的議案,合計置換金額6.88億元。其中用于募投項目的置換金額為6.82億元,主要用于22萬噸/年鋰電材料生產研發一體化、年產10萬噸液態鋰鹽、年產1.1萬噸添加劑三大核心項目。
從經營基本面來看,募集資金到位為石大勝華帶來了更加穩健的財務基礎,將直接降低公司財務壓力。募集資金中有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以滿足公司未來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提高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優化公司資本結構,降低財務費用,增強公司資本實力。此外,資金狀況的改善將為公司未來可能的產業并購和技術合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募投項目快速推進貢獻經濟效益
資金的高效盤活,直接轉化為募投項目建設動能。據公司此前測算,22萬噸/年鋰電材料生產研發一體化項目、年產10萬噸液態鋰鹽項目、年產1.1萬噸添加劑項目預期總建設工期分別為24個月、15個月、24個月。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從募投項目名單中移除的東營年產30萬噸電解液項目、武漢年產20萬噸電解液項目已經建設完成。其中,武漢基地電解液裝置產品已進入客戶導入階段。
與此同時,募投項目穩定達產后,能夠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穩定支撐。據測算,22萬噸/年鋰電材料生產研發一體化項目建設達到穩定期后每年可實現新增銷售收入為22.22億元,利潤總額為 7.39億元,內部收益率為40.40%(所得稅后);年產10萬噸液態鋰鹽項目建設達到穩定期后每年可實現新增銷售收入為 46.21億元,利潤總額為3.03億元,內部收益率為52.02%(所得稅后);年產1.1萬噸添加劑項目建設達到穩定期后每年可實現新增銷售收入為20.10億元,利潤總額為1.26億元,內部收益率為30.10%(所得稅后)。
新材料戰略布局全面鋪開 新研發新產品蓄勢待發
近年來,石大勝華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業務,從溶劑龍頭向鋰電材料綜合服務商穩步跨越。公司構建了以電解液、碳酸酯類溶劑、溶質、添加劑及硅基負極等鋰電材料產品為核心,以氟苯等新興業務為增長點的一體化、立體化的完整網狀產業鏈格局。
作為全球電解液溶劑領軍企業,石大勝華具備強大的從溶劑到鋰鹽、添加劑、電解液和硅基負極等材料的鋰離子電池材料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公司具備五大碳酸酯溶劑、六氟磷酸鋰及部分添加劑的生產能力,同時也是電解液行業唯一將上游延伸至環氧丙烷的企業,可實現95%以上基礎原材料自供。這種產業鏈配套優勢使公司在保證原材料供應穩定的基礎上,大幅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同時避免由于外采原料品質差異造成的電解液產品質量波動。
新材料領域,公司形成了產品梯次推進與行業迭代共振的良好態勢,研發方向與新能源材料演進路徑高度契合。當前固態電池已從實驗室研發邁向量產倒計時階段,硅基負極憑借理論比容量是石墨負極10倍以上的優勢,成為固態電池商業化落地的關鍵材料。公司在硅基負極領域較早布局并積累了多項成果,共擁有硅氧負極SH-P01、硅氧負極SH-H02、硅碳負極SH-S01、硅碳負極SH-S02四款產品。目前,公司正在加快年產3萬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建設進度,提前進行主要設備選型訂貨,為未來裝置投產創造有利條件,促進硅基負極材料的市場推廣和客戶導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石大勝華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為產能消化提供了市場保障。公司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勝華連江與寧德時代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約定在協議有效期內(至2025年12月31日),寧德時代向勝華連江采購電解液預計10萬噸。公司表示,此次合作標志著寧德時代對公司產品質量、研發能力、質量體系、生產供應能力和產業鏈一體化優勢的認可,進一步驗證了公司在鋰離子電池材料領域的競爭力。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