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鐳科技剛安撫完股民,浙大富豪教授就拿走4億
文源 | 源媒匯
作者 | 謝春生
編輯 | 蘇淮
一場股價的突然波動,將射頻芯片大廠再次推向輿論焦點。
9月26日收盤,臻鐳科技報65.11元/股,單日下跌1.77%。而前一天剛經歷了一波暴漲。對此,股吧里議論紛紛:“昨天倉位上猛被套了幾個點,今天水下只加了一點”“郁老師什么時候出來?都好幾天了,也沒有一個公告”……
市場情緒的起伏,源于四天前的一則公告。9月22日,臻鐳科技披露,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郁發新被湖北省黃石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措施,暫不能履行董事長職責,由董事張兵代行職責。公司稱生產經營正常,資金賬戶正常。
圖片來源:臻鐳科技
盡管如此,上述消息仍引發資本市場震動。公告當天,臻鐳科技股價暴跌12.56%,市值蒸發超18億元。
這份留置通知來自外省的黃石,而非臻鐳科技所在地杭州,引發市場廣泛猜想。
對于郁發新被留置的原因,臻鐳科技方面表示,未收到相關機關對公司的任何調查或者配合調查文件,亦未知悉留置調查的進展及結論。
根據相關規定,留置通常針對涉嫌貪污賄賂、失職瀆職等嚴重職務違法或犯罪,且案情重大、復雜等情形。
郁發新并非首位被留置的企業家。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4日,2025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35家公司的37名高管被采取留置措施,而2024年全年為51人,顯示監管力度在加大。
天眼查顯示,臻鐳科技成立于2015年,注冊地在杭州,主營射頻收發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產品,在特種通信和衛星互聯網領域具有重要地位。2025年上半年,公司剛交出一份凈利潤同比增長10倍的靚麗業績。
或許,也正是基于這份成績單,在實控人被留置后,資本市場給臻鐳科技投出了“信任”的一票。有股民在雪球上分析:“馬上進入業績炒作期。公司業績非常好,接下來新高是大概率。機構保守預測2025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均值為1.39億元,同比增長679.46%。實際上,全年應該在1.8億左右。”
不過,源媒匯注意到,擁有名校教授與億萬富翁雙重標簽的郁發新,在被留置前,通過多家控股企業,剛對臻鐳科技完成一筆超4億元的減持套現。
這不免令人疑惑,郁發新是真的缺錢,還是對臻鐳科技缺乏信心?
01
雙面實控人
郁發新并非普通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1975年出生的郁發新,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完成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碩士、博士學業后,先任職于UT斯達康公司,擔任高級研發工程師;2006年回到學術界,任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
2015年9月,郁發新踏上創業之路,創立臻鐳科技。教授身份與企業家角色的結合,為其在科技界和資本市場贏得了獨特地位。
作為臻鐳科技的核心技術人員,郁發新2024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年薪為96.08萬元,遠高于一般高校教授的收入,但相對于其他上市公司董事長的薪資則顯得較為保守。截至2025年中報發布,郁發新直接持有臻鐳科技4504.3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1.04%,是公司第一大股東。
以9月26日收盤價計算,郁發新的持股市值近30億元,他也因此被網友戲稱為“浙大最有錢教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郁發新被留置半個月前,其控制的企業對臻鐳科技完成了一次大規模減持。
9月4日,臻鐳科技發布公告稱,郁發新控制的杭州晨芯投資、杭州臻雷投資、杭州睿磊投資三家合伙企業,通過詢價轉讓方式減持公司830.52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88%。
圖片來源:臻鐳科技公告
這次減持價格定為53.52元/股,合計套現約4.44億元。公告解釋減持原因為“合伙企業自身資金需要”。此次減持后,郁發新及其一致行動人對臻鐳科技的持股比例從32.62%降至28.74%。
從減持到被留置,相隔僅17天。如此緊湊的時間點,不免引發市場質疑:這次減持是正常的資金需求,還是感知到風險因而緊急套現?
針對實控人被留置、減持套現等情況,源媒匯日前向臻鐳科技致函詢問,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對比公司同期進行的股份回購操作,此次減持更顯得意味深長。2024年10月,由郁發新本人提議,臻鐳科技啟動了股份回購計劃,預計回購金額2000萬元至4000萬元。
圖片來源:臻鐳科技公告
而在2025年8月12日,臻鐳科技還專門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的議案》,將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由38.13元/股調整為74元/股。
一邊是公司出資回購股份,一邊是實控人大舉減持套現,兩個截然相反的資金流向背后,是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信號?
02
業績過山車
臻鐳科技的業績表現同樣充滿戲劇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5億元,同比增長73.64%;歸母凈利潤激增1006.99%,達到6231.97萬元。
對于業績爆發,臻鐳科技解釋為“下游特種行業需求回暖”,數據鏈、電子對抗、相控陣通信等領域訂單大幅增加。同時公司緊抓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機遇,部分產品已從“小批量、實驗星階段轉入持續批量交付階段”。
臻鐳科技2025年上半年的亮眼數據,與前三年的業績連續下滑形成強烈對比。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08億元、7248.04萬元、1784.96萬元,連續三年呈現斷崖式下滑。
圖片來源:wind
業績劇烈波動,與臻鐳科技的產品結構及客戶集中度脫不開關系。
臻鐳科技的銷售模式以直銷為主,占比高達96.81%。2024年,公司前五大直銷客戶銷售收入合計2.02億元,占直銷收入的68.78%。
這些客戶,主要為國內特種行業集團下屬企業和科研院所。從披露的信息來看,前五大直銷客戶均為長期合作客戶,銷售產品涵蓋射頻收發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微系統及模組等。
高度集中的客戶結構,帶來了明顯的經營風險。一旦主要客戶的采購政策或需求發生變化,公司的經營業績將產生較大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臻鐳科技的經銷收入僅為966.12萬元,占比3.19%,民用市場拓展緩慢,進一步強化了對特種行業大客戶的依賴。
更令人擔憂的是臻鐳科技的應收賬款情況。2024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余額高達4.12億元,遠超全年3.03億元的營業收入。這意味著公司大量的銷售收入未能及時轉化為現金回流,壞賬準備計提已達4756.53萬元。
應收賬款高企,直接導致公司的現金流量不穩定。各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大幅波動,以及信用減值損失計提金額較上年同期增加1023.22萬元,進一步侵蝕了公司本已薄弱的利潤。
臻鐳科技的產品結構變化,也是影響業績波動的一個重要因素。2024年,公司不同產品線的毛利率呈現普降趨勢——數據顯示,射頻收發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以及微系統及模組等產品的毛利率均遭遇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微系統及模組出現營收和毛利率同比雙降。
圖片來源:臻鐳科技2024年年度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臻鐳科技2024年的研發費用高達1.55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達到51%。雖然高研發投入有助于保持技術領先,但同時也增加了公司短期成本壓力。
臻鐳科技面臨的挑戰,代表了一個普遍現象:核心技術優勢不一定能直接轉化為穩定的業績。
03
未來成謎
作為芯片概念股,臻鐳科技自登陸科創板以來就備受關注。
2022年1月27日,成功登陸科創板的臻鐳科技,發行價格為61.88元/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高達16.90億元,超募資金達8.32億元,足見資本市場對芯片概念的熱烈追捧。作為科創板上市公司,臻鐳科技享受著高科技板塊帶來的高估值溢價。
然而,臻鐳科技的股價表現同樣波動劇烈。Wind數據顯示,9月19日至9月26日,公司股價漲跌幅為-8.8%。但把時間線拉長,源媒匯發現,今年以來其股價漲跌幅高達86.03%。這樣的走勢背后,是投資者對芯片行業的高度預期,與對公司治理風險的深深擔憂之間的拉鋸。
圖片來源:wind
隨著有關部門展開調查,郁發新個人的命運與臻鐳科技的未來或緊密相連。董事張兵在代行董事長職責后,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穩定團隊和業務。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應對可能出現的信任危機和業務合作關系動搖。
如今,臻鐳科技站在業績回升與實控人遭調查的十字路口。調查結論,將直接影響這家芯片公司能否穿越風波,穩住百億市值。
當學術與利益交織,企業核心人物的雙重身份,無疑需要更嚴格的監督與更高的透明度。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