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長跑!理想與寧德時代達成戰略合作,電池格局生變?
全球新能源汽車競爭進入深水區,一場電池領域的戰略合作揭示了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新趨勢。
9月18日,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在寧德簽署五年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供應商關系延續,而是兩家新能源巨頭在行業競爭最激烈時刻的深度綁定。
而且,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這場五年合作,遠超普通供應商關系,勾勒出智能電動車行業未來競爭格局。
從采購到技術共研,五年戰略深化正式開啟
松果財經從官方介紹獲悉,雙方將在電池安全、超充技術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攜手拓展國內外業務,共同推動電池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
其實,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的合作淵源可追溯至理想首款車型理想ONE時期。當時,理想采用項目制與寧德時代合作,由理想提出需求,寧德時代負責生產制造。
2023年4月,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簽署《全面戰略協議》,預計理想汽車首款純電車型將成為全球首款搭載4C麒麟電池的車型。
2023年12月,寧德時代披露,理想新車型MEGA將搭載5C麒麟電池,可在12分鐘充電后續航500公里。這一技術突破解決了電動汽車使用中的關鍵痛點——充電效率問題。
而雙方的持續合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已突破100萬輛,且從未出現因電池自身原因導致的熱失控事故。
基于這一成功基礎,雙方決定將合作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層面。新協議涵蓋電池安全、超充技術等多個關鍵領域,雙方將攜手拓展國內外市場,共同推動電池技術創新和全球化布局。
根據協議,寧德時代將為理想汽車全系產品提供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質的動力電池系統,包括但不限于三元鋰電池、M3P 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為理想汽車打造高端智能電動體驗注入核心動能。
這種多元化電池技術路線布局,顯示出兩家企業對未來市場需求的前瞻性判斷。不同電池類型將滿足不同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提升理想汽車在市場中的整體競爭力。
在電動汽車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兩大巨頭的深度合作將加速技術迭代速度,可能迫使其他車企與電池廠商尋求類似深度合作。
從全球視角來看,寧德時代正在積極擴大產能布局。截至2024年1月,寧德時代在全球擁有十三大生產基地,包括德國、匈牙利的兩家海外生產基地,規劃自有產能合計超700GWh。
這種產能布局與理想汽車的全球化戰略不謀而合。雙方在協議中明確提到將“攜手拓展國內外業務”,暗示了理想汽車可能借助寧德時代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加速海外市場擴張。
電池行業迎來多元競爭時代
隨著五年全面戰略協議的簽署,理想汽車與寧德時代的合作將更加緊密。寧德時代將為理想汽車全系產品提供多種類型的動力電池系統,這意味著未來理想汽車的產品線將進一步豐富。
與此同時,理想與寧德的合作公布于動力電池產業格局深刻重構的時刻。2025年1-8月,中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達417.9GWh,同比增長43.1%,但行業集中度卻出現罕見下滑。
前10家電池企業裝車量占比94.4%,較去年同期減少1.6個百分點。更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雙雄”的市場份額同步收縮。
其中,寧德時代裝車量占比42.74%,同比下跌3.46個百分點,比亞迪占比22.84%,同比下跌1.92個百分點。這種“雙降”局面打破了此前頭部企業份額穩步提升的常態。
在頭部企業份額出現下滑的同時,二三線電池企業開始集體上演“突圍戰”。國軒高科1-8月動力電池裝車量達21.85GWh,裝車量占比提升至5.24%;中創新航1-8月裝車量達29.18GWh,占比穩定在7%。
這種市場格局變化為整車企業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也使得理想與寧德的合作更加引人關注。
從技術發展路線來看,鈉離子電池等新型技術可能在未來得到廣泛應用。鈉離子電池具有成本低、資源豐富等優勢,可能成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重要選擇。
此次合作也反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整車廠與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之間的綁定正變得更加緊密。這種垂直整合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加速技術創新。
而全球化布局也是雙方合作的重要方面。寧德時代在德國和匈牙利的生產基地已經布局,這將為理想汽車進軍歐洲市場提供供應鏈保障,幫助其實現全球擴張戰略。
目前,理想汽車已經在德國、美國設立研發中心,并正式啟動海外銷售與售后組織搭建。公司計劃在2026年推出的所有產品適配全球法規要求,市場策略聚焦中東、中亞及歐洲地區。
寧德時代同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公司通過香港募資410億港元,將90%資金投向匈牙利工廠。億緯鋰能也在推進港股上市,募資用于匈牙利、馬來西亞基地建設。
而雙方這種協同出海戰略將有助于兩家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結語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正從“頭部壟斷”向“多元競逐”轉型,寧德時代與理想汽車的深度綁定,既是應對競爭加劇的防御策略,也是全球布局的進攻策略。
電池技術的迭代不會停止,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新技術正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全球市場的大門正在打開,中國品牌從產品出口轉向體系出海。在這場變革中,單打獨斗已成過去,生態競爭才是未來。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