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前瞻|扭虧后業績改善明顯,希磁科技棄A轉港迎來新增長契機?
近日,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希磁科技)向港交所主板遞交上市申請,中信建投國際、廣發證券(香港)為聯席保薦人。
此前希磁科技已完成多輪融資,股東包括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有限合伙)、賽伯樂資本、北京東方匯嘉、基石資產管理、埃斯頓等。2022年12月公司完成E+輪融資,投后估值約為31.72億元。公開資料顯示,去年4月,公司曾啟動A股上市輔導,卻于今年7月終止協議,或因A股上市時間表存在不確定性。
當前,在新能源汽車、工業自動化、醫療健康等高增長下游需求的強勁推動下,全球磁性傳感器市場持續擴容,競爭也日趨激烈。作為全球磁性傳感器領域少數具備垂直整合能力的IDM企業,希磁科技已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占據領先市場地位,且最新業績已扭虧為盈,凈利潤轉正,顯示經營狀況逐步改善。公司此次赴港IPO,亦將獲得市場密切關注。
上市前凈利潤轉正
公開資料顯示,希磁科技是全球領先的磁性傳感器行業IDM公司,是全球少數擁有完整磁傳感技術組合及跨整個行業價值鏈全面垂直整合的公司之一,能夠為全球各行業的領先客戶提供一站式磁性傳感器解決方案。
業績方面,公司近年來營業收入略有波動,但整體保持增長態勢,并于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具體來看,2022至2024年度,希磁科技分別實現收入約6.66億元、5.94億元和7.0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2.06億元、-6656.2萬元和985.2萬元。
2025年截至4月30日止四個月,公司實現收入2.65億元,凈利潤1003.6萬元,已超2024年全年凈利潤水平。
公司方面稱,2022年凈利潤大幅虧損,主要是因為贖回負債的公允價值減少11.95億元;2023年收入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下游行業(尤其是光伏行業)需求放緩;而2024年及2025年1-4月收入回升,則主要受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及汽車行業客戶需求增長所帶動。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希磁科技的核心產品涵蓋AMR(各向異性磁阻)、GMR(巨磁阻)和TMR(隧道磁阻)晶圓、磁性角度編碼器、磁性位移傳感器、電流傳感器芯片&模塊、磁檢測系統等。公司的IDM模式可靈活調整從材料創新到芯片及模塊制造全流程的設計與工藝參數,從而高效滿足創新高端應用的解決方案需求,實現快速靈活的定制化響應。
往績期間,安徽希磁的營收主要來自電流傳感器,該產品的下游應用主要集中于光伏逆變器、新能源汽車等場景。2022-2024年,公司來自電流傳感器的營收分別占各期總營收的80.8%、78.1%和82.7%。
客戶集中度方面,2022年至2025年前四個月,公司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1.3%、24.6%、20.9%和17.8%,前五大客戶合計占比分別為65.2%、62.4%、62.5%和58%,顯示對大客戶的依賴程度正逐步下降。
目前,公司營收仍以中國市場為主。2022年至2025年前四個月,中國區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83.2%、81.4%、84.7%和83.3%。不過,希磁科技正積極推進全球化布局:在德國子公司Sensitec GmbH設有傳感器晶圓設計和制造中心以及編碼器設計和制造中心,在葡萄牙設立傳感器晶圓設計研發中心;國內則分布于蚌埠的傳感器制造中心、無錫的傳感器研發中心、寧波的傳感器工程和制造中心。此外,2023年在無錫投資成立了專門從事編碼器研發生產的ESSTMAGS公司。
此前,公司于2021年戰略性收購了Sensitec,一家擁有逾20年磁性傳感器研發及產業化經驗的歐洲領先磁性傳感器公司,顯著增強了歐洲業務布局,并為公司引入了經市場驗證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磁阻傳感組件。Sensitec曾為NASA「好奇號」火星車供應共同開發的磁性傳感器,并參與歐洲首個水星探測任務,技術實力與項目經驗突出。
借助Sensitec的國際聲譽,希磁科技將得以加速拓展國內高端市場,并憑借成熟的歐洲市場網絡及完善的供貨商資質突破國際市場,同時克服當地認證壁壘,大幅降低市場進入成本與時間。
研發方面,2022年至2025年前四個月,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4270萬元、5090萬元、5370萬元、1740萬元和1620萬元。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擁有118名研發專業人員,其中核心團隊成員多為具有國際背景的資深專家,在TMR設計、磁路設計、電路設計、結構設計及系統應用等領域擁有逾20年磁傳感研發經驗。
細分賽道登頂全國第一
受益于汽車、新能源、工業自動化及消費電子等下游行業的穩步發展,磁性傳感器市場需求持續攀升。以收入計,全球磁性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741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4年的119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12.6%。
2024年,霍爾傳感器與xMR傳感器的市場規模分別達到837億元和355億元,2020至2024年間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1.6%和15.3%。
展望未來,全球磁性傳感器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29年達到2930億元,2024至2029年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19.7%。其中,霍爾傳感器和xMR傳感器至2029年市場規模將分別增至1940億元和990億元,對應期間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18.3%和22.8%。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以2024年收入計,希磁科技在全球磁性傳感器IDM廠商中排名第六,同時位列中國磁性傳感器企業之首。此外,希磁科技亦是全球少數在xMR磁性傳感器行業具備垂直整合制造能力的前五家企業之一。
不過,磁性傳感器市場呈現高度分散特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球有超過200家磁性傳感器供應商,中低端市場競爭激烈。按2024年磁性傳感器收入計,安徽希磁科技市場份額不足0.6%。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近年來,希磁科技已為多個下游行業的頭部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在新能源汽車與汽車電子領域,已成為部分全球領先的新能源車企、傳統汽車制造商及電池企業的重要供應商;其高精度機器人磁性編碼器已與Dobot等全球知名機器人制造商實現規模化合作;在生命科學領域,公司磁性編碼器作為獨家解決方案應用于某領先醫療微電子企業的心臟起搏器系統,提供關鍵運動控制及位置感測功能,滿足高精度與高可靠性要求。
從財務數據來看,希磁科技產品主要應用于綠色能源(光伏、儲能、風電等)、新能源汽車與汽車、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等領域。2024年,上述領域收入占比分別為61.3%、21%、12.7%和5.1%,其中綠色能源與新能源汽車合計貢獻超八成營收。
從下游行業趨勢來看公司未來業績,今年第二季度光伏行業仍處周期底部,主產業鏈企業普遍承壓。然而,隨著國家層面積極引導行業“反內卷”,光伏產業鏈價格正逐步回暖。自6月底人民日報發文以來,相關會議密集召開且規格不斷提升;8月19日,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召開光伏產業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規范光伏產業競爭秩序工作,行業反內卷決心得到強化,供需兩側實質性變化值得期待。
截至8月27日,多晶硅N型致密料/顆粒硅價格分別為4.45/4.70萬元/噸,N-182/N-210/N-210R硅片價格為1.25/1.60/1.40元/片,TOPCon-182/210/210R電池片價格為0.295/0.290/0.285元/W,雙面TOPCon組件價格為0.685元/W。在政策引導與行業自律共同推動下,終端組件價格企穩回升,上下游價格傳導機制暢通,產業鏈各環節盈利有望逐步修復。

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在“以舊換新”等政策推動下,內需市場顯著回暖,對汽車消費形成有力支撐。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延續快速增長態勢,2025年1-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4.3%;新能源汽車出口106萬輛,同比增長75.2%。
展望下半年,相關專家認為,“兩新”政策將繼續有序實施,疊加企業新品供給持續豐富,將有助于拉動汽車消費的持續增長,汽車產業將保持健康平穩運行。
展望未來,隨著光伏行業在政策引導和價格企穩的推動下逐步走出底部,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放量,希磁科技有望顯著受益于這兩大下游市場需求的回暖。若公司本次IPO成功上市,將有望為其全球戰略布局和技術升級提供重要支撐,并進一步鞏固其競爭優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