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紅線逼近、多個高管離職,半年營收2800萬的上海貴酒打響“保殼”戰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梁爭譽
上半年營收僅2800萬元,上海貴酒“保殼”突圍戰打響。
9月12日,上海貴酒(股票簡稱:*ST巖石,股票代碼:600696.SH)召開2025年半年度業績說明會。與以往不同的是,投資者的關注點幾乎都集中在“保殼”與退市風險上。
報告期內,上海貴酒營業收入僅2824.96萬元,同比大幅下降85.22%,距離“3億元退市風險紅線”有巨大差距;凈虧損6776.68萬元,雖較去年同期收窄12.41%,但整體依舊深陷虧損泥潭。
根據上交所相關規定,若上海貴酒2025年度經審計的利潤總額、凈利潤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3億元,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這意味著,距離年末僅剩不到四個月的上海貴酒,必須在收入和盈利兩端同時發力,否則將面臨被摘牌的命運。
實控人韓嘯仍在羈押中
業績說明會上,董事長及董事會秘書(代行)陳琪直言,從2023年年末開始,公司在資金、渠道與品牌三端同時承壓。
2023年12月,上海貴酒關聯方海銀控股旗下理財產品暴雷;2024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通報,依法對海銀財富涉嫌非法集資立案偵查,上海貴酒實際控制人韓嘯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其所持的2.17億股(占總股本64.80%)被司法凍結。
目前,韓嘯所涉案件已按照集資詐騙案被公安機關移送至檢察院審查起訴。韓嘯仍處于羈押狀態。
這一連串事件重創經銷商與合作伙伴的信心。上海貴酒資金承壓,返利返貨無法兌現,渠道補貨、備貨趨于謹慎,營收持續下降,資金回流驟減,公司市場投放隨之下降,形成惡性循環。
“經銷商的觀望情緒,疊加行業整體遇冷,公司整體銷售恢復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陳琪在會上坦言。
更糟的是,外部市場環境同樣不容樂觀。
中國酒業協會與畢馬威聯合發布的《2025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白酒報告》”)稱,2025年,酒業進入政策調整期、消費結構轉型與分化期、存量競爭的深度調整期,形成“三期疊加”的局面。
根據《白酒報告》,行業整體呈現量價齊跌、庫存高企的壓力,平均存貨周轉天數高達900天,同比增長10%,存貨量同比增長25%;價格倒掛現象已覆蓋60%企業。
“白酒產業正向優勢產區、優勢企業、優勢品牌集中的趨勢明顯,中小品牌酒企愈加受到擠壓,公司亦受此行業環境的影響。”上海貴酒在財報中如是描述行業現狀。
退市風險壓頂
今年4月23日起,上海貴酒“披星戴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巖石”。退市風險之下,公司亟須在短時間內實現營收與利潤的“雙修”。
然而,從半年報數據來看,上海貴酒與監管紅線的差距極大:營業收入2824.96萬元,尚不足3億元紅線的1/10;扣非凈虧損達4133.70萬元,雖同比收窄47.27%,仍未扭虧。
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陳琪在會上披露了一系列自救舉措。
一是去庫存、補現金流。上半年,上海貴酒將庫存清理與渠道現金流補充作為核心任務,推出“庫存折扣包銷計劃”,將過去24個月動銷不暢的非核心品牌SKU及臨期產品,以折扣銷售方式清理庫存,截至報告期末、存貨4.89億元,較上年期末下降7.07%。
二是B端客戶和場景化產品開發。針對政務消費收縮與傳統渠道疲軟,公司將資源聚焦B端客戶,推出“企業接待用酒”“渠道定制禮盒”“股東專屬定制酒”等場景化產品,意圖從“定制”賽道撕開缺口。
三是加碼線上渠道。公司聚焦抖音、拼多多等平臺建立“日播+專場”體系,累計開播近百場。
四是尋找戰略投資者。陳琪在會上明確提出,將尋找合適的戰略投資者,協調優化上下游資源、銷售渠道和融資環境,支持公司可持續生產運營。
令投資人擔心的是,在自救的同時,上海貴酒高管接連“撂挑子”。
根據公告,陳琪已申請辭去副董事長職務,副總經理孫文、副總經理劉智濤均已離任。“公司將盡快確定代行董事長職責的人選,在人選確認之前,陳琪仍代行董事長的職責。”上海貴酒稱。
盡管管理層描繪出一幅“多管齊下”的突圍計劃,但從線上互動來看,投資者的擔憂并未因此緩解。有投資者質疑,在行業下行、資金緊張、實控人案件未明的情況下,上海貴酒是否還有能力和時間完成“保殼”目標。
行業“三期疊加”與實控人風波的雙重夾擊下,這場“保殼突圍戰”注定艱難,也充滿不確定性。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