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公用(600635.SH/01635.HK):歸母凈利潤同增172.62%,釋放“現金牛+科技成長性”雙重價值
在2025年上半年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大眾公用(600635.SH/01635.HK)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3億元,同比飆升172.6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65億元,同比增長143.19%。此外,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達7.61億元,同比激增160.29%。
在當前A股主線模糊、波動加劇的市場中,這一業績不僅彰顯了公司強大的盈利韌性,更印證了其“公用事業現金牛+創投業務成長期權”的雙重投資邏輯。
一、公用事業主業的“類債券”防御屬性
大眾公用公用事業主業的“類債券”防御屬性,是其業績增長的基石。
這一板塊依托區域壟斷護城河,需求剛性特征顯著。燃氣業務方面,上海大眾燃氣覆蓋黃浦江以西、蘇州河以南七個行政區域,南通大眾燃氣獨家服務南通市區,形成難以替代的管道燃氣供應壁壘。
污水處理業務同樣穩固,公司在上海、江蘇運營9家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能力46.5萬噸/日,其中大眾嘉定污水廠出水標準達上海最高一級A+級。這些業務的本質是生活必需品,居民用水用氣需求不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水電燃氣是居民生活與城市運行的必需品,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小,弱周期屬性為現金流提供了堅實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紅利正催化盈利持續改善。根據東吳證券研究所,全國居民氣價順價加速推進,65%地級及以上城市完成調價,提價幅度為0.21元/方。2024年龍頭城燃公司價差0.53~0.54元/方,較合理值(0.6元/方以上)仍有10%修復空間,后續如果順價落地將直接增厚利潤。水價改革同步發力,廣州結束13年未調價,深圳、東莞等城市跟進,推動行業從政府付費(ToG)向用戶付費(ToC)轉型,增強盈利可持續性。管網成本優化更是直接利好。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完善省內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機制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省內天然氣管道資產準許收益率不高于10年期國債收益率加4%,以8月29日的1.84%的國債收益率計算,上限降至5.84%。這一政策減少層層加價,降低城燃企業采購成本,間接修復價差并刺激氣量釋放。而國內外氣價倒掛改善,進一步緩解成本壓力,鞏固公用事業的“避風港”屬性。
值得一提的是,高分紅稀缺性進一步強化了防御價值。公司近三年(2022-2024年)累計現金分紅高達2.10億元,占平均凈利潤的94.07%,超額分紅比例行業領先,分紅政策契合保險資金、養老基金等長期機構的收益要求。這種“現金奶牛”特質,疊加利率下行環境,使公用事業股股息率相對國債收益率更具吸引力,吸引增量資金流入,為估值提供底部支撐。
二、創投業務的“科技風口”成長彈性
創投業務的“科技風口”成長彈性,為大眾公用注入強勁的增長動能。而優質資產價值重估是核心驅動力。
公司透過參股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持股10.8%),間接分享中國創投龍頭的成長紅利。深創投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47億元,大眾公用按權益法確認投資收益1.18億元。更重要的是,深創投直接持有中微公司、華大九天、商湯科技等硬科技明星項目。
政策環境有利于創投板塊價值加速釋放。七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聚焦拓寬創投資金來源和優化退出渠道,為成熟項目IPO或并購退出鋪平道路。深創投作為頭部創投平臺,項目儲備豐富,政策暖風下退出通道的順暢,將直接轉化為公司投資收益的增量。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公用對創投資產的管理并非簡單的財務投資,而是與公司主業形成協同。燃氣、水務項目運營過程中沉淀大量政府關系、產業資源,為創投團隊提供了優質的項目源和投后賦能場景;反過來,創投項目的技術、渠道又能反哺公用事業運營效率,形成“運營+投資”的閉環。這種商業模式既規避了單一公用事業增長乏力的弊端,又避免了純創投公司現金流不穩定的弱點,在杠鈴策略下實現了風險與收益的有效平衡。
結語
回望過去,大眾公用曾因業務多元、估值折價而被市場忽視;立足當下,公司穩健的主業現金流與政策加持的盈利修復,疊加創投業務的政策與資本雙風口,正在重塑其估值體系。
中期業績只是一個起點,隨著順價政策的全面落地、城燃價差持續修復、港股與一級市場退出窗口進一步打開,公司“現金牛+成長股”雙重價值有望持續釋放。對于追求穩健底倉又不失彈性的投資者而言,大眾公用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防御標的,而是一只兼具分紅安全墊與科技成長彈性的稀缺核心資產。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