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創業板指下跌1%,科技板塊呈現分化,CPO回調,半導體異動拉升,機器人執行器概念震蕩走強。截至11:10,兩市成交額突破1.5萬億,相較前一日同期放量2005億。
熱門ETF方面,機器人指數ETF(560770)小幅下跌,盤中成交額突破7000萬元,出現溢價。
消息面上,超過100款機器人正式亮相今年的2025年外灘大會:從高風險高難度的救援與工業領域,到田間農業種植,再到AI支付、AI健康管家、AI醫療、AI養老等,由機器人參與的智能生活場景正在加速落地。
機構指出,進入9月以來,AI行情或呈現高低切換,在泛AI主線下,機器人板塊或有超配機會。
資料顯示,機器人指數ETF(560770)追蹤中證機器人指數,據iF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其標的指數2025年以來累計漲幅為34.39%,同期算力板塊(以中證算力指數為例)漲幅為83.24%,人工智能板塊(人工智能指數為例)漲幅為76.80%,三者的最大回撤相當。因此,在科技創新的主線下,中證機器人指數或許存在一定的“滯漲”空間。
海外方面,據報道,馬斯克在All-In峰會上指出,人形機器人當前的核心環節在于供應鏈從零開始打造以及大腦的模型技術迭代。據財聯社,工信部于9月9日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我國已具備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制造能力。
從產業趨勢上看,華泰證券認為目前人形機器人的卡點在于:1)硬件的降本和非標化;2)大腦的智能。隨著中國產業鏈公司大規模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中國制造業企業入場有望帶來硬件成本非線性下降,更重要的在于AI賦能下的機器人大模型創新。
華泰證券指出,隨著產業進度不斷加快,機器人板塊正從早期的純主題行情向趨勢行情切換,市場正在加強對人形機器人的遠期市場空間的信心和認可度。
在泛AI的科技創新主線下,場內投資者或可借道指數基金,通過機器人指數ETF(560770)布局相關產業機會,場外投資者可以借到聯接基金(A類:020481,C類:020482)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