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銀發,飛鶴以第一之名重塑全生命周期生態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元君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2025年上半年,盡管嬰配粉市場面臨出生率下行與價格戰雙重挑戰,但飛鶴仍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末,飛鶴實現91.5億元營收、10.3億元凈利潤,嬰配粉全渠道市場份額及銷量繼續穩居市場第一。此外,飛鶴還計劃投入10億元進行股份回購,并派發10億元中期股息。
作為仍以嬰配粉為核心的企業,飛鶴2025年上半年展現出穩健的經營基本盤。飛鶴經典星飛帆系列收入占整體銷售收入的26%,卓睿系列收入約占整體銷售收入的1/3。目前,飛鶴已經建立覆蓋全國的母嬰系統,全國已覆蓋超2700家經銷商,超69000家門店,飛鶴星媽會會員已經超過8400萬。2025年二季度,飛鶴品牌穩居用戶心智首位,品牌認知度高達99%。飛鶴管理層在財報發布的業績溝通會上表示,下半年還有望推出符合市場趨勢與用戶定制化需求的高端產品,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助力業務企穩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飛鶴并未止步于嬰配粉核心業務。近幾年,人口出生率指標有所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雞蛋也不再適合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因此,飛鶴以“銀發經濟”為新增長極,以“生育補貼”邁出責任步伐,以技術研發為底層支撐,打造覆蓋“從寶寶到老人”的全生命周期營養生態。
顯然,這份財報背后,蘊含著一家乳企重構增長邏輯的長期布局,民族企業的戰略韌性與創新活力已悄然體現。
1、銀發經濟紅利逐步釋放,飛鶴功能營養板塊賦予業務更大想象空間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加速,銀發經濟正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據中福協發布的報告,截至2024年末,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達到30萬億元,市場前景相當廣闊。
2024年1月,國辦還曾發布《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首次以“銀發經濟”命名發文,重點支持智慧養老、功能性食品等領域。
但不可忽視的是,銀發經濟一端連著產業,一端連著民生。如此龐大的市場背后,是可支配收入更高、健康焦慮更深的“新老年群體”。他們的需求呈現出品質化、多元化、個性化趨勢,需要“適合自己”的產品,而不是籠統針對老年人的產品。
不過,從實際情況看,供需不足的情況依然嚴峻。
以老年營養食品為例,據灼識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中老年營養健康食品專題報告》,雖然很多產品打著“中老年”概念,但并未從中老年功能化的真實需求出發,營養補充方面也缺乏考量。
(來源 / 灼識咨詢)
乳業市場情況也驗證了上述結論。當下,傳統乳企仍主要聚焦0-3歲群體,面臨嬰配粉存量競爭,功能營養市場被海外品牌割據,國產供給稀缺。而老年營養產品還多停留在“基礎補鈣”的同質化階段,像肌肉流失、骨骼退化等精準功能需求存在明顯缺口。
市場缺口下,飛鶴展開了一場心智破局戰。
此前,飛鶴愛本洞察到中老年人因肌肉骨骼流失導致的腿腳無力、走路易累、腰酸背痛等行動力下降情況普遍,衰老及各種慢病高發問題嚴峻。今年初,飛鶴精準卡位政策風口,推出飛鶴愛本躍動蛋白粉,不僅填補了肌肉骨骼協同養護市場的空白,更為廣大“新老年”帶來新選擇。
據「子彈財經」了解,飛鶴愛本躍動蛋白粉主要針對40歲以上人群“骨骼+肌肉”雙重退化的痛點,突破傳統的單一骨骼營養補充模式。動物實驗研究表明,使用該產品后運動距離、肌肉神經信號傳導大幅提升,能有效改善骨密度等狀況。飛鶴與尼爾森IQ開展的30天人群試用結果還顯示,超70%用戶表示腿腳更有力、久坐不適感減少,超80%用戶表示睡眠質量提高、身體疲乏感減輕。
由此,飛鶴愛本完成“肌肉骨骼一起補”的心智占位,功能營養板塊迎來新增長極。
但更重要的是,作為核心業務仍為嬰幼兒奶粉的頭部乳企,飛鶴詮釋了自己的戰略野望:當“銀發經濟”寫進國家戰略,老齡化不是行業噩夢,而是被低估的金礦。
直面趨勢并敢于布局,這正是飛鶴對沖嬰配粉周期波動、完成增長邏輯重構的關鍵。
2、母乳研究與乳蛋白科技,構建全生命周期布局“護城河”
實際上,任何業務遷移和拓展都不是簡單地新開一個部門、新招幾個員工的邏輯。對于飛鶴來說,想要從單一嬰幼兒乳品賽道向覆蓋孕產婦、兒童和中老年的全齡段沖擊,就需要對不同生命階段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的差異性有深度的洞察和理解,并通過創新技術和研發支撐發展戰略落地,每一個環節都考驗著企業的全方位能力。
可喜的是,在飛鶴身上,這種能力是踏實且具體的。
一則,飛鶴是國內率先布局母乳研究的企業之一。早在2009年,依托著國家863計劃,飛鶴便著手建立中國母乳數據庫。基于中國母乳數據庫,飛鶴精準定量DHA、HMOs、OPN(骨橋蛋白)等關鍵營養成分,通過大量研究,首次揭示了中國母乳中DHA與ARA的黃金比例為1:1.7,這一明顯有別于歐美等他國的情況,讓國人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母乳研究與每個人的關聯。
2022年,在國家“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中,飛鶴與多個院校、企業、科研機構同臺競技,通過層層選拔,揭榜掛帥重點科研項目,組建“母乳研究國家隊”,研發新一代嬰配粉。這個因一句“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而收獲大量認可和青睞的企業,也在過去的研究成果上,用新方法、新理念、新技術,開始了對還原中國母乳鮮活營養新一輪的深入探索。
今年二季度,飛鶴發布了國內首個應用型母乳低聚糖(HMOs)全譜系結構數據庫。該數據庫依托“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通過對大量中國母乳樣本進行系統解析,突破了HMOs精細化檢測與結構表征的技術瓶頸,經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評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這些研究的核心價值在于,飛鶴已經形成基于人群特征的精準營養配方能力。簡單來說,飛鶴不僅知道寶寶的發育剛需,也了解廣大父母的營養需求。
了解需求是開拓成人市場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長期科研積累下來的技術和知識能否有相應實現的工藝。而飛鶴愛本圍繞牛奶中十分重要的各種乳蛋白成分,進行了一場工藝升級。
今年1月,飛鶴愛本發布了全球領先的“乳蛋白鮮萃提取科技”,涵蓋新鮮活性低溫分離、層析超濾、定向酶解三大核心技術,可以直接從優質鮮奶中精準提取各類活性蛋白成分。截至目前,飛鶴已落地5條規模化乳蛋白生產線、完成6種產品技術儲備,為快速響應產品多樣化原料需求提供重要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飛鶴不是悶頭做科研與技術,而是將最前沿的AI與生命科學結合,大大提高研究準確性與效率,不僅保障了嬰配粉原料自主與品質升級,更成為飛鶴全生命周期產品迭代的“加速器”。
今年7月底,飛鶴作為“首批AI乳業”,受邀參展在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其中,飛鶴深刻揭示了在研發、生產、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中的AI運用。
飛鶴愛本作為飛鶴全生命周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展會中吸引了不少關注。長期以來,飛鶴愛本以更易吸收的小分子乳蛋白為核心研發成人功能營養品,并借助AI賦能,高效預測小分子乳蛋白潛在功效的作用機制,對產品配方進行補充和優化,率先鎖定小分子乳蛋白的“肌肉骨骼養護”方向,推出了首款AI功能營養品——飛鶴愛本躍動蛋白營養粉,挖掘“肌肉骨骼一起補”及全面營養的市場新增量。
另外,從即將上線的“愛博士”AI營養顧問,到聯合華為云等成立的“AI精準營養聯盟”,飛鶴試圖通過技術創新打破營養服務邊界,讓精準營養健康管理從概念走向現實。
由此可見,飛鶴全生命周期布局的核心底氣,從來不是多品類堆砌,而是技術能力可遷移、可復用。
飛鶴用母乳研究積累的精準配方思維、乳蛋白攻堅形成的成分掌控力,以及AI技術構建的需求洞察能力,共同構成了穿越行業周期的技術護城河。
這種積淀,或許也將決定全生命周期營養賽道的話語權。
3、生育補貼計劃“暗線”:飛鶴服務生態的戰略躍遷
蛋白粉新品上市之際,飛鶴在上半年的另一舉措同樣引人關注。其在業內率先推出12億生育補貼,不僅體現了一家民族乳企的社會責任心,更吹響了服務生態躍遷的“沖鋒號”。
飛鶴的12億元生育補貼計劃覆蓋全國孕期家庭,惠及一孩、二孩及多孩家庭,提供每戶不少于1500元的現金補貼,切實助力更多家庭降低育兒成本。補貼計劃還包含孕期指導、母乳喂養支持、產康護理、專家問診和育兒課程等母嬰關愛服務,給予新生代父母實際、及時、專業的幫助,與廣大新生兒家庭構建起強大穩定的信任關系。
在國家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日臻完善的背景下,飛鶴用補貼的方式踐行了頭部企業責任,為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做出了貢獻。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這一計劃展現出飛鶴在未來市場拓展中的前瞻布局與增長空間。
大多數企業可能會將母嬰與銀發看作兩個獨立賽道,畢竟無論是客群年齡結構還是消費習慣均有不小差別。但需要注意的是,“家庭”是二者難以脫離的核心連接點。
就拿參加補貼的孕期家庭用戶來說,他們不僅是飛鶴嬰配粉客戶,也具備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特征,更是未來銀發產品的潛在目標人群。一言以蔽之,他們承擔著家庭營養需求決策者、傳播者、消費者多重身份。
可以想象,未來的新生代家庭中將出現這樣一種模式,即“寶寶喝奶粉——媽媽買孕產營養品——祖輩用銀發產品”。在這樣的格局下,誰能守好國人的“奶瓶子”,自然也就擁有全生命周期布局的強大底氣。
顯然,飛鶴通過推出生育補貼的行動范式擔起了民族品牌責任,也通過打造“家庭營養管理”場景,使自身服務生態實現了戰略級躍遷。
從短期來看,新生兒出生率很難快速扭轉,就像人們常說的經濟有周期,但在每一輪行業周期中也都藏有機會。只有具備戰略眼光、市場洞察、技術實力和消費者信任的企業,才能在穩健度過本輪周期的同時,迎來下一輪周期的風口。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