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資金破萬億!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乘勢而起
近期,港股市場再度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就在9月2日,南向資金年內凈買入金額突破1萬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不僅彰顯了港股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吸引力,也反映出在互聯互通機制不斷深化背景下,跨境資金流動的活躍度正持續提升。
港股市場,正悄然成為資金眼中的“價值洼地”。在這股資金浪潮中,科技板塊無疑是最受矚目的焦點。
阿里巴巴于8月29日發布2026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后,股價單日大漲逾18%,不僅點燃了市場對科技龍頭的熱情,也帶動港股科技板塊整體走強。作為緊貼港股市場脈搏的工具型產品,港股通科技ETF南方(159269)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該基金緊密跟蹤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931573),為投資者提供了一鍵布局港股科技龍頭的高效通道。
鋒利標的:解碼龍頭黑馬平衡術
要讓投資工具真正“鋒利”,離不開其背后優質的指數標的。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選股池鎖定港股通范圍內的科技類上市公司,通過市值、研發投入、營收增速三大硬指標層層過篩,最終只留下五十只“硬核”成員。與傳統市值加權指數不同,該指數對單一股權重設置10%的天花板,每半年定期調整,既防止“一家獨大”,也給新晉黑馬預留上升通道。
目前,該指數的前十大成分股涵蓋了騰訊控股(0700.HK)、阿里巴巴(9988.HK)、小米集團(1810.HK)、比亞迪股份(1211.HK)、中芯國際(0981.HK)、美團(3690.HK)、信達生物(1801.HK)、小鵬汽車(9868.HK)、理想汽車(2015.HK)等一批在港股市場中極具代表性的科技企業,既有耳熟能詳的龍頭,也有細分賽道的黑馬。作為指數第二大權重股,阿里巴巴的強勁表現對指數走勢起到了顯著推動作用:近一個月來,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年化收益率達5.09%,而近一年年化收益率更是高達89.27%,遠超同期恒生科技指數的46.95%,展現出強勁的上漲動能。(數據來源Wind,截至9月8日,個股僅作舉例,不代表投資建議。)
除了收益表現亮眼,指數的股息率也值得關注。當前,指數股息率為0.80%,顯著高于歷史均值,突破近五年“均值+1倍標準差”波動區間的上沿,進入極端高位區間(數據來源Wind)。中泰證券指出,此類情形通常反映成分股公司盈利穩定性增強、分紅意愿提升,或股價超跌導致股息率被動抬升,凸顯出當前港股科技板塊的“高分紅吸引力”。對追求穩健增值的長期資金而言,高分紅吸引力無疑為滾燙的行情再添一把干柴。(來源:中泰證券《聚焦港股科技,擎動未來新勢》,//www.fxbaogao.com/view?id=4959485)
熱潮背后,港股引力再發現
事實上,港股市場的熱度并非偶然。在全球資金重新布局的背景下,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港元與美元利差收窄,推動國際資金回流估值相對較低的港股市場。與此同時,國內對平臺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科技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盈利拐點與估值修復形成“雙擊”效應。作為港股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成長板塊,科技賽道自然成為南下資金搶籌的首選方向。
當科技賽道高歌猛進時,同樣受益于港股流動性改善的醫藥板塊也悄然蓄力。與科技ETF的高彈性不同,南方港股醫藥行業混合發起(QDII)(A/C:019415/019416)將港股通標的與海外優質中概醫藥資產“一網打盡”,重點布局創新藥、醫療器械、AI制藥等高成長領域,通過嚴控波動、分散配置,力爭讓投資者在享受產業紅利的同時“少坐過山車”。
以南方港股醫藥行業A(019415)為例,該基金近三個月漲幅達39.81%,近六個月漲幅達73.11%,近一年漲幅達117.65%,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數據來源Wind,截至9月8日)。
對于既想把握科技攻勢、又希望平衡波動的投資者而言,不妨將兩只產品納入配置,一邊搭乘科技快車,一邊以醫藥為盾,攻守兼備,或許能在這場港股“秋季攻勢”中走得更穩、更遠。
市場永遠在下注未來。南向資金用創紀錄的凈買入表明態度,阿里巴巴用一份財報點燃情緒,中證港股通科技指數則用持續抬升的分紅與收益,把“成長”與“回報”同時寫進投資者底稿。
下一站行情或許難以預判,但至少,那些站上風口的人,已經握緊了通往未來的通行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