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少妇搡BBBB搡BBB搡澳门/中文字幕丰满孑伦无码专区

去創作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億緯鋰能中報增收不增利,受累價格戰儲能業務失色,砸180億布局海外難掩隱憂

證券之星 陸雯燕

在鋰電行業寒冬未散、動力與儲能電池賽道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億緯鋰能(300014.SZ)今年上半年經營呈現增收降利的態勢。自2021年以來,億緯鋰能業績大幅放緩,2024年僅微增0.63%,近乎原地踏步。

證券之星注意到,億緯鋰能上半年利潤折損包含了股權激勵費用、壞賬計提等因素。從業務端看,盡管動力、儲能電池兩大主力業務出貨量與營收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受行業價格戰影響,儲能電池毛利率同比下滑,表現不及去年。

為謀求業務增量,億緯鋰能大力布局國內外產能,但公司面臨負債率攀升、資金壓力加劇的挑戰。僅兩大海外項目就需約180億元投資,促使億緯鋰能啟動港股上市計劃。然而,動力、儲能電池國內產能利用率逐年下滑及海外工廠的出口替代,讓國內產能過剩的風險進一步凸顯。

股權激勵、壞賬“吞噬”利潤

億緯鋰能主要業務是消費電池(包括鋰原電池、小型鋰離子電池、圓柱電池)、動力電池(包括新能源車電池及其電池系統)和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今年上半年,億緯鋰能實現營收281.7億元,同比增長30.06%;對應歸母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下降24.9%。營收觸及上市以來同期最高點,但凈利卻不及2023年同期水平。

在鋰電寒冬仍未結束的背景下,動力與儲能電池賽道競爭加劇,億緯鋰能的盈利能力較前期大幅放緩。2021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規模從169億元擴大至486.15億元,期間同比增速分別為107.06%、114.82%、34.38%、-0.35%;同期歸母凈利潤增幅分別為75.89%、20.76%、15.42%、0.63%,2024年業績增速幾乎停滯。

與去年相比,億緯鋰能今年上半年凈利進一步走弱,主要是受股權激勵費用和單項壞賬計提影響所致。數據顯示,億緯鋰能上半年資產減值損失為2.22億元,同比增長279.32%。因客戶哪咤汽車的破產風險,公司主動對約1.5億元的應收賬款進行了全額壞賬計提。

此外,據媒體披露,因申報港股上市的合規要求,億緯鋰能提前計提了約5.7億元股權激勵費用,該費用往年通常在四季度確認。億緯鋰能管理層表示,上半年股權激勵稅前的費用對利潤影響約4.9億元。下半年預計略低一些,大概4億費用。若剔除股權激勵費用及單項壞賬計提影響,則上半年歸母凈利潤為22.18億元,同比增長3.78%,但漲幅仍遠低于營收增速。

證券之星注意到,億緯鋰能期間費用規模同比大幅攀升,也“吃掉”了部分利潤。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同比增長52.1%、181.21%、139.91%,而研發費用卻同比下滑11.33%。其中14.47億元管理費用是最大的開支,主要是股權激勵費用攤銷、職工薪酬等增加所致。

凈利率持續下滑

2023年,億緯鋰能儲能電池收入163.4億元,彼時動力電池營收達239.84億元。到了2024年,儲能電池成為增長引擎,營收同比增長16.44%至190.27億元,而動力電池則同比下滑20.08%至191.67億元,二者營收占比平分秋色,分別為39.14%、39.43%。

今年以來,億緯鋰能動力電池出貨21.48GWh,同比增長58.58%;儲能電池出貨28.71GWh,同比增長37.02%。雖然仍錄得兩位數增速,但儲能電池出貨量增速較2024年的133.18%顯著放緩。

營收方面,動力電池、儲能電池上半年分別錄得收入約127.48億元、102.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75%、32.47%;消費電池也同比增長4.75%至50.79億元。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三大板塊的營收占比分別約為45.26%、36.56%、18.03%。

但出貨量、營收的增長伴隨著價格壓力,據東吳證券(601555.SH)研報分析估算,億緯鋰能今年上半年儲能電池均價0.41元/wh,同比下降15%,動力電池均價0.67元/wh,同比下降15%。

利潤端上,動力電池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長6.92個百分點至17.6%,主要受益于海外大客戶出貨量增加,以及完成改造后的產線逐漸起量,OEE和良率改善,攤薄了成本。

對比鮮明的是,儲能電池出貨、營收雙位數增長,但毛利率卻在走弱。該產品上半年毛利率水平12.03%,同比下滑2.32個百分點。

根據鑫欏咨詢數據,億緯鋰能上半年儲能電池出貨量穩居全球第二。但公司仍需正視當前儲能市場嚴峻的供需格局,大量資本涌入推動產能快速擴張,而實際應用需求的增速相對緩慢,產能過剩問題導致企業不得不通過價格戰來爭奪有限的市場份額。

據了解,儲能電芯價格從2024年初的0.6元/Wh跌至年末的0.4元/Wh,行業已進入微利甚至虧損時代。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電芯報價范圍為0.26元/Wh-0.38元/Wh,平均報價0.289元/Wh。

此外,第三大主營產品消費電池毛利率上半年同比下降1.63個百分點至26.68%。在動力電池的拉動下,億緯鋰能上半年整體毛利率較去年同期提升至17.33%。但體現公司真實盈利水平的凈利率表現承壓,同比下滑3.73個百分點至6.19%,且這一指標早在2024年上半年就已下滑了1.1個百分點。

急赴港融資紓解資金壓力

在動力電池寡頭壟斷的市場格局下,寧德時代(300750.SZ)與比亞迪(002594.SZ)合計占據超六成份額。為搶占市場,億緯鋰能不斷融資擴產,以產能換份額。

在業內人士看來,動力電池產業的技術壁壘并不高,很難形成強力的技術壁壘,規模效應是動力電池行業現階段最關鍵的成長因素。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億緯鋰能在建工程賬面價值達122.65億元,重要在建工程本期投入金額47.18億元,資金投向主要集中在華中、西部以及海外地區。然而,產能擴張的同時,億緯鋰能需面臨負債率高企的難題。公司負債率從2020年的35.13%震蕩走高至2024年的59.36%,今年上半年攀升至62.57%。

具體而言,今年上半年末,億緯鋰能賬上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約145.9億元。但超60億元短期有息債務以及279億元應付賬款依舊給運營帶來不小壓力,同期長期借款亦高達202.67億元。從融資歷程來看,2019年至2025年,億緯鋰能已4次在資本市場融資合計達190億元。

除資金層面的壓力,產能端的挑戰也逐步顯現。雖然2025年半年報未提及動力和儲能電池的產能利用率情況,但數據顯示,億緯鋰能動力和儲能電池2022-2024年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2.8%、72.9%、69.2%,產能利用率在一路走低。

證券之星注意到,尚存產能缺口的海外市場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但在海外布局上,億緯鋰能的資金壓力進一步凸顯。僅匈牙利項目和馬來西亞三期項目的投資金額就超過180億元,公司在手現金難以滿足兩大海外項目的投資需求。為緩解資金壓力,減輕海外產能布局負擔。億緯鋰能于6月宣布赴港上市,部分募集資金將用于擴充產能,包括為公司匈牙利生產基地的持續建設及馬來西亞生產基地第三期建設提供部分資金。

據悉,匈牙利基地規劃年產能達30GWh,主要產品為動力電池,預計2027年投產,規劃產能基本等同于去年全年的出貨量。而馬來西亞項目第三期設計年產能為38GWh,計劃生產儲能電池。

需要關注的是,過去國內產能可通過出口消化,但海外工廠的建設對國內產能的出口替代效應逐步顯現,這意味著國內產能或面臨持續過剩的壓力,對億緯鋰能而言又是一個棘手難題。(本文首發證券之星,作者|陸雯燕)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熱股榜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
加載中 ...
加載中...

二維碼已過期

點擊刷新

掃碼成功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

云掌財經

使用云掌財經APP掃碼登錄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點擊掃一掃登錄

  • 驗證碼登錄
  • 密碼登錄

注冊/登錄 即代表同意《云掌財經網站服務使用協議》

找回密碼

密碼修改成功!請登錄(3s)

用戶反饋

0/200

云掌財經APP下載

此為會員內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請下載云掌財經APP進行加入

此為會員內容,請下載云掌財經APP加入圈子

云掌財經
掃碼下載

更多功能與福利盡在APP端:

  • 精選會員內容實時推送
  • 視頻直播在線答疑解惑
  • 達人一對一互動交流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