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站上26000點!波動加劇之際,港股哪些板塊更值得關注?
9月10日,恒生(sheng)指(zhi)數迎來(lai)“四連陽”,站上26000點,創下(xia)階段性新高,年內(nei)已(yi)累漲(zhang)近31%;與此同時,恒生(sheng)科技指(zhi)數也連續4個交易日錄得(de)上漲(zhang),年內(nei)上漲(zhang)逾30%。
在恒(heng)指成分股方面,聯想集團(00992.HK)、京東(dong)物(wu)流(02618.HK)、新(xin)鴻(hong)基地產(00016.HK)今日漲逾(yu)4%,中芯國(guo)際(ji)(00981.HK)、舜宇光(guang)學科技(02382.HK)等多股漲逾(yu)2%。
不過,相較于(yu)此前的(de)(de)(de)漲(zhang)(zhang)勢如虹,恒生指數近(jin)期(qi)的(de)(de)(de)波動有所(suo)增大,且近(jin)日(ri)連(lian)漲(zhang)(zhang)期(qi)間的(de)(de)(de)成交量也有所(suo)收縮,這引(yin)起了一些投資(zi)者的(de)(de)(de)擔憂。
港股后市如何走?哪(na)些板塊(kuai)更值得(de)關(guan)注?這些也是投資者所關(guan)心的關(guan)鍵問題。
業績、資金層面表現如何?
從基本面來看,銀河證券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部港股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0.67%,增幅較2024年報小幅上升0.02百分點;全部港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59%,增幅較2024年報下降5.53百分點。
港股(gu)三大(da)指數(shu)中,恒(heng)生指數(shu)、恒(heng)生中國企(qi)業指數(shu)的營(ying)業總收入(ru)同比增速分別(bie)為2.46%、2.59%,較(jiao)2024年(nian)報分別(bie)下降0.22百(bai)分點(dian)(dian)、0.48百(bai)分點(dian)(dian);恒(heng)生指數(shu)、恒(heng)生中國企(qi)業指數(shu)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bie)為-2.01%、1.87%,較(jiao)2024年(nian)報增速分別(bie)下降12.05百(bai)分點(dian)(dian)、8.12百(bai)分點(dian)(dian)。
不(bu)過,恒生科(ke)技指(zhi)數業績增(zeng)速相對(dui)較(jiao)高,2025年(nian)上半(ban)年(nian)營業總收(shou)入(ru)同(tong)比增(zeng)長16.12%,較(jiao)2024年(nian)報增(zeng)速上升8.01百分點;2025年(nian)上半(ban)年(nian)歸母凈利潤同(tong)比增(zeng)長19.24%,較(jiao)2024年(nian)報增(zeng)速下降(jiang)21.1百分點。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港股盈利能力改善,但業績增速有所放緩。
從資金層面來看,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是港股飆升的關鍵助力。銀河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期間,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港股市場9790億港元。此外,港股通成交額占港股市場總成交額比例震蕩上行,8月日均成交額占比已達55.9%。
而Wind數據顯示,進入9月后,南向資金依然保持著凈流入狀態。
此外,高盛的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對亞洲股票市場風險偏好連續4個月高企。8月,全球對沖基金對中國股市(包括A股和港股)的凈買入量為自2024年9月以來的新高。高盛主經紀商平臺觀測到的數據顯示,8月,全球對沖基金的中國股票倉位上升76個基點,至兩年來的高點。
后市還能漲?哪些方向更值得關注?
值得一(yi)提的(de)是,在中報披露完(wan)畢、市場(chang)波動加劇之(zhi)后,有(you)多家券商機(ji)構于近日發表了(le)對于港股(gu)市場(chang)的(de)最新看法(fa)。
中泰國際在每周策略(lve)建議中指出(chu),港股近(jin)期(qi)于高(gao)位呈現整固態(tai)勢(shi),交投活躍但波幅收窄,整體估(gu)值(zhi)(zhi)修復至(zhi)近(jin)年高(gao)位,隨著前期(qi)政策及流(liu)動性利好(hao)逐步(bu)兌現,市場短期(qi)進(jin)一(yi)步(bu)估(gu)值(zhi)(zhi)擴張空(kong)間有限(xian)。
基本面上,中國經濟呈現溫和修復態勢,內需逐步筑底,出口結構持續優化,民營企業活力有所增強;資金面上,美國就業市場走弱強化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當前利率期貨顯示年底前預計降息三次,疊加南向資金持續積極流入,流動性對港股利好。盈利層面中報季后結構分化顯著,除信息科技、材料及金融板塊盈利預期上修外,多數行業遭遇下修。若缺乏盈利支撐,歷史數據顯示漲勢難以持續,恒生指數26000點水平或有較強阻力,但在24000-24500點具備再吸納的價值。整體來看,市場短期缺乏強勁催化劑,預計維持震蕩格局。策略上建議側重個股alpha,關注業績確定性高的科技龍頭、受益產業升級的半導體及AI算力板塊,以及對利率敏感的有色金屬等方向。
招商證券在最新策略研報中表示,短期來看,港股行情更多依靠流動性驅動,隨著Hibor穩定、美聯儲重啟降息將落地、中報季告一段落,在戰術上推薦積極參與流動性驅動的新一輪上漲行情。行業上精選互聯網科技、有色金屬、非銀三個方向,對應恒生科技/港股通互聯網、港股通有色、港股通非銀等指數。
浙商證券在(zai)港股市場(chang)策(ce)略周(zhou)報中指出,基本面(mian)來(lai)看,經濟數據有亮點,但整體表現(xian)仍然偏弱;政策(ce)面(mian)來(lai)看,近(jin)期(qi)(qi)官方“反內卷(juan)”政策(ce)繼續推進;資金面(mian)來(lai)看,美國再(zai)次大幅(fu)不(bu)及(ji)預期(qi)(qi),9月降息(xi)近(jin)乎板上釘(ding)釘(ding),南向資金凈(jing)流入繼續保持(chi)強勢(shi);情(qing)緒(xu)面(mian)來(lai)看,資金面(mian)強勢(shi)驅(qu)動市場(chang)情(qing)緒(xu),但市場(chang)對于(yu)基本面(mian)的(de)擔憂(you)仍在(zai)。
在板塊配置方面,浙商證券看好行業相對景氣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汽車、新消費、創新藥、科技等;業績和股價走勢穩健且受益于政策利好的低估值國央企紅利板塊;基本面相對獨立且受益于降息周期的香港本地銀行、電信及公用事業紅利股。
另外,浙商證券特別指出,仍需注意中美貿易爭端帶來的潛在影響,盡可能回避對美業務敞口較大的行業板塊及上市公司。
中金公司則在9月9日的文中表示,港股市場今年的突出特點是結構勝于指數、主線不斷輪動。在基本面和指數大幅上行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把握港股的結構性優勢,以盈利趨勢主導的景氣方向為主,同時輔以一定的中美映射主題作輔助。
中金公司指出,港股盈利預期承壓、指數上行動力可能不足,使得結構性機會更為突出,盈利增長前景較為確定景氣行業值得關注。方向上,制藥、科技硬件、有色、非銀、消費電子、以及部分新消費和汽車零部件盈利確定性較高。
而在流動性和情緒主導的市場環境下,如果國內基本面和政策無法提供更多支持,那么海外需求和映射鏈條也是一個配置思路,包括兩個方面:1)科技鏈,包括海外AI科技龍頭映射的算力、特斯拉研發生產Optimus映射的機器人、蘋果產業鏈等科技敘事。2)美聯儲降息拉動的地產鏈與投資鏈:美聯儲降息會提振當前疲弱的美國房地產和傳統制造業需求,地產需求帶動的后周期板塊如家電家具家居、以及投資需求帶動的有色等部分大宗商品,可能是直接受益的方向。
花旗在此前的研究報告中,上調年底恒生指數目標7%至26800點,并預期明年上半年及年底進一步升至27500點及28800點;該行又指與A股相比,更看好H股,因為后者對美聯儲未來減息的敏感性更高。
花旗預計,中國政府下半年將在反內卷政策框架下,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以提振CPI與PPI。預計中國“十五五”規劃的核心議題可能涵蓋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社會民生、綠色發展及改革開放。重點行業預計包括科技(如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半導體等)、旅游、醫療健康、保險和可再生能源。
此外,花旗還看好醫療健康行業和保險行業,將兩者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增持”,預計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和保險需求增長的背景下,它們將受益于“十五五”規劃;同時該行下調電信行業的評級,因其利潤增長緩慢,此外,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評級亦下調,認為其與可再生能源相比的價格競爭力下降,且煤炭價格下跌。花旗又下調互聯網和汽車行業的權重,主要受累于行業競爭加劇。
作者:明羲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gong)眾號(hao)(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