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s退出,Air登場,“史上最薄”iPhone僅支持eSIM
北京時間9月10日凌晨1點,“前方超燃”的蘋果公司秋季新品發布會拉開序幕。蘋果此次發布的新品包括四款 iPhone、三款 Apple Watch 和 AirPods Pro 3,其中 iPhone 新品與此前外界爆料基本一致,除了整體性能升級外,產品的命名和外觀設計都迎來了近年來的最大更新,國內官網已經更新最新產品信息和價格。
整體來看,蘋果此次共計發布了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和 iPhone 17 Pro Max四款機型,全系起步存儲為256GB,不再提供128GB版本;所有機型從9月12日(本周五)晚8點接受預購,9月19日正式發售。
具體來看:
iPhone 17外觀提供五種顏色選擇:薰衣草紫色、鼠尾草綠色、青霧藍色、白色、黑色,兩種存儲容量選擇:256GB、512GB,價格分別為5999元、7999元;
iPhone Air有四種顏色選擇:天藍色、淺金色、云白色、深空黑色,三種存儲容量選擇:256GB、512GB、1TB,價格分別為7999元、9999元、11999元;
iPhone 17 Pro和 iPhone 17 Pro Max的顏色也再度更新,除了銀色和深藍色,還提供類似于“愛馬仕橙”的星宇橙色,價格分別為8999元起、9999元起,其中 iPhone 17 Pro Max在256GB、512GB、1TB之外,還提供2TB版本,價格為17999元,該版本也是iPhone新品中售價最高的機型。
迄今為止最薄的Air登場
過去幾年,除了常規的數字系列和 Pro 系列,iPhone 細分產品線經歷了 mini、Plus、Air 的調整,主打路線也從“小屏”轉向“大屏”再轉向“輕薄”。
從2020年的 iPhone 12 系列開始,蘋果將每年秋季發布的新品數量增加到四款,首先是迎合小屏用戶需求的 mini 版本,但事實證明,智能手機屏幕的主流趨勢是越來越大,小屏手機仍停留在小眾需求,并不能撐起足夠的市場銷量,mini 系列僅發布了兩款;之后,從2022年開始,暫停了幾年的 Plus 系列回歸,作為數字系列的放大版本,其最大的特征便是屏幕尺寸更大,其他優勢并不突出,和 mini 系列類似,市場定位失敗的 Plus 系列整體出貨量并不高。
于是,從今年開始,蘋果推出了全新的輕薄機型 iPhone Air,這是迄今為止最薄的 iPhone,蘋果給這款機型打出的標簽是“超薄、極輕”,厚度僅有 5.6 毫米,重量僅 165 克,同時配備 6.5 英寸大屏和 A19 Pro芯片。
由于機身足夠纖薄,iPhone Air的背面凸起設計也與以往有很大不同。根據發布會現場介紹,蘋果重新設計了擴展平臺,頂部平臺塞下了后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揚聲器和蘋果芯片這些重要內部組件,目的是將其余的空間全部留給電池。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在尺寸方面,iPhone Air 和此前的 Plus 系列一樣主打大屏,但在命名方面,與此前傳聞不同的是,蘋果并未采用 iPhone 17 Air 的命名,而是直接命名為 iPhone Air,這也為蘋果明年將推出何種形態的下一代 iPhone 新品留下懸念。
此前,外界有不少分析認為,蘋果是在借助主打輕薄的 iPhone Air 為接下來發布折疊屏手機做鋪墊。當前,折疊屏手機市場呈現華為與三星主導的格局,在蘋果發布會之前,華為在9月4日發布了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s。不過,今年以來,關于蘋果折疊屏的消息愈發明朗,據國外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此前爆料,蘋果將開啟重塑 iPhone 的三年計劃,每年推出一款形態突破的新品,iPhone Air 之后,蘋果將在明年推出首款可折疊 iPhone,將在2027年推出采用全曲面玻璃機身設計的 iPhone,以作為 iPhone 20 周年紀念款。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也在近期表示,蘋果計劃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疊iPhone,未來還將在2028年發布可折疊iPad。對于可折疊 iPhone,他預測2026年出貨量將達800萬—1000萬臺,2027年有望增長至2500萬臺。
僅支持eSIM或將成為挑戰
雖然 iPhone Air 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全新設計,給外界帶來了全新面貌,但在中國大陸市場,這款機型的未來市場銷售將面臨不少挑戰。
作為一款搭載了第三代 3 納米制程 A19 Pro芯片、前后超瓷晶面板、120Hz ProMotion 刷新率面板、48MP 融合攝像頭的超薄大屏手機,iPhone Air 走的是高端路線。從價格方面來看,由于取消了 128GB 的入門版本,蘋果此次發布的 iPhone 新品系列中缺少6999元價格檔的機型,iPhone Air 起售價比 iPhone 17 起售價高出2000元,比 iPhone 17 Pro 起售價低1000元。
從往年銷售表現來看,蘋果消費者更傾向于多花 1000元購買專業級別的 Pro 系列,這也使得蘋果牢牢占據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大部分份額。市場調查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最新報告顯示,在 2025 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中,蘋果依然位居榜首,同比增長 3%,占據了高端市場 62% 的份額。
另外, iPhone Air 自身也存在著部分難以說服消費者購買的痛點。由于該機型的機身是迄今為止最薄的 iPhone ,實現輕薄的同時,其電池續航能力讓不少消費者捏一把汗。雖然蘋果官方聲稱,內部設計徹底重構從而給電池盡可能多的空間,以及iOS 26 也推出了新的節電功能,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在講解 iPhone Air 時,蘋果還同步推出了多款配件,其中便包括一款全新的 MagSafe 電池(磁吸移動電源),可以將觀看視頻續航時間提升至 40 小時。
僅 5.6 毫米機身厚度也意味著, iPhone Air 將沒有空間留給實體 SIM 卡。根據蘋果官方介紹,iPhone Air 將在全球市場統一采用僅支持 eSIM 的設計,不再配備實體卡槽。
eSIM(嵌入式SIM卡)是一種通過軟件激活的數字SIM技術,無需實體卡槽即可管理運營商網絡連接,從而為電池、攝像頭模組等零件預留更多空間。隨著消費電子產品輕薄化、可穿戴設備應用更加廣泛,eSIM 需求正在迎來爆發。根據GSMA Intelligence預測,至2025年底,全球預計將有約10億 eSIM 智能手機連接,2030年將增長至69億。
蘋果是推動 eSIM 技術發展的核心廠商,早在2011年,蘋果就提交了 eSIM 卡專利技術,并在2014年發布的iPad Air 2中首次實現商用;自2022年發布 iPhone 14 系列起,在美國市場上市的 iPhone 便不再配備傳統的實體 SIM 卡槽。
在中國大陸市場,三大運營商和安卓陣營廠商也在加速布局 eSIM,過去幾年,已經有部分用戶通過 Apple Watch 和 iPad 體驗到 eSIM 功能。不過,國內智能手機用戶仍習慣于使用實體卡槽,而運營商手機 eSIM 商用仍處于試驗階段。馬克?古爾曼表示,在蘋果和運營商解決 eSIM 問題前,iPhone Air 在中國大陸的發售會受到限制或分階段進行。
根據蘋果官網9月9日更新的內容,在中國大陸地區,僅 iPhone Air(型號 A3518)支持 eSIM,所有其他 iPhone 機型都無法安裝中國大陸運營商提供的 eSIM 描述文件,包括在中國大陸境外購買的 iPhone 機型。中國聯通是唯一受支持的 iPhone eSIM 運營商,要在 iPhone Air 上激活 eSIM,用戶需要前往中國聯通營業廳辦理。另外,當用戶在中國大陸境外旅行時,可以在從中國大陸購買的 iPhone Air(型號 A3518)上,激活當地運營商提供的 eSIM,但必須啟用定位服務才能進行這項操作。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