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理將辭職
當地時間9月8日,法國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在國民議會舉行的信任投票中未獲通過,此次投票結果為364票不信任、194票信任。由于未能獲得超過半數的選票支持,貝魯將不得不辭去總理職務。
據央視新聞報道,貝魯將于9月9日向法國總統馬克龍遞交辭呈。
這場政治危機的直接導火索是貝魯提出的438億歐元財政緊縮計劃。該計劃是用以應對法國公共債務危機,但由于同時提出凍結社會福利與養老金支出、削減醫保增幅,甚至提議取消兩個公共假日,引發民眾與反對黨強烈反彈。不到一年內,法國兩任總理因預算案下臺。
法國總統府在周一發表聲明稱,馬克龍將在“未來幾天內”任命一位新總理。貝魯政府將在新總理任命前繼續負責日常政務和應急管理。
馬克龍去年6月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議會選舉。新一屆議會呈現左翼、中間派、極右翼“三足鼎立”格局,政府僅在國民議會574個席位中擁有約210席的支持,處于少數派執政地位,使得任何重大立法都難以推進。這種政治僵局源于各黨派在如何削減財政開支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左翼堅持社會福利優先,反對削減公共支出;中間派主張財政緊縮;極右翼則關注移民政策等問題。
去年12月,時任總理巴尼耶在任僅3個月即遭國民議會彈劾辭職,貝魯繼任不足9個月又被迫下臺。
法國經濟正深陷結構性泥潭。據法國央行預測,2025年,法國經濟增速僅0.7%,較2024年預期(1.2%)大幅下調,遠低于歐元區平均水平。巴黎奧運會后的提振效應消退、家庭消費疲軟(儲蓄率高達18.8%,創45年新高)、企業投資萎縮及外貿拖累(預計拉低GDP 0.7個百分點)形成“惡性循環”。
貝魯此前在新聞發布會上警告說,過去20年里,法國的公共債務一直在不斷增加,每天每小時公共債務都在增加1200萬歐元。債務利息支出已成為國家最大的一項預算,今年預計為660億歐元,明年可能達到750億歐元。
2024年法國赤字占GDP的5.8%,而歐盟規定成員國赤字上限為GDP的3%。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法國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已達114%,在歐元區僅次于意大利和希臘。
分析指出,除了經濟挑戰,新政府還需應對即將到來的社會動蕩。工會已計劃在9月18日組織大罷工抗議預算計劃,9月10日還將舉行一場“封鎖一切”的抗議活動。左翼政黨繼續要求馬克龍辭職或被彈劾,其議員將提交相關動議。這些社會壓力將進一步制約新政府的行動空間,使其難以推行必要的財政改革。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