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覓,下一個小米?
一場智能家居行業的格局重塑持續進行。在技術的驅動下,無邊界競爭正在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而近日,智能家居市場的頭部玩家——追覓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2025年上半年營收規模已遠超2024年全年總額,實現跨越式增長。這主要歸功于技術驅動的產品矩陣升級與全球化戰略深化。
圖源來自追覓科技官方微博
今年,在智能家居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追覓科技憑借系統性技術創新實現逆勢增長,為整個行業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業績增長背后,技術驅動是基石
追覓科技業績的爆發式增長并非一時之功,更多是長期堅持技術創新產生的必然結果。
截至2025年6月30日,追覓科技全球累計申請專利達6379件,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3155件,其中發明專利占比高達45%。
如今,在智能清潔領域,追覓構建了獨特的“機械臂科技樹”。T60 Ultra與H60 Ultra兩款旗艦洗地機搭載了行業首創的AI雙刮洗機械臂,形成“前柔后剛”的協同方案。
而Matrix10 Ultra掃地機器人則搭載全球首創的自動換拖布技術,三組獨立拖布模塊可為廚房、衛生間等不同功能區自動匹配專屬拖布,從根本上解決了家庭地面清潔時的交叉污染問題。
此外,在全屋高頻場景上,追覓U10凈水與S1凈飲完成“清洗—飲用—冷熱即享”的用水閉環;Aura MiniLED智屏與Pano S2回音壁則構建沉浸視聽旗艦。在大廚電領域,追覓圍繞“水—火—煙—烤—洗”,構建了體系化的廚房體驗。
而且,截至目前,追覓的清潔電器品牌已是中國線上高端市場份額第一,掃地機器人更以行業最高增速領跑市場。同時,追覓大家電于近日斬獲了20億元的意向訂單。
這些專利和技術沉淀構成了追覓技術創新的基石,使其能夠在更多領域同時發力。
回顧來看,追覓科技的成長之路,起點始于一場核心技術攻堅戰。2017年,清華“天空工場”實驗室出身的俞浩帶領團隊,耗時兩年終于攻克戴森壟斷的10萬轉/分鐘高速馬達技術。
篤信“核心技術是一切的根本”的追覓,以高速數字馬達為“心臟”,以智能算法為“大腦”構建核心競爭力,從而驅動產品矩陣持續迭代拓新。
當技術突破單點功能的局限,沉淀為跨品類、跨場景的系統能力,生活中的每一次清潔、每一口空氣的凈化、每一次衣物的洗護,都能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確定性體驗。
從AI雙刮洗機械臂到拖布自動更換系統,從水氣分離科技到5%超低氧恒鮮技術,追覓正將技術創新融入產品全鏈路重構,重塑智能家居的體驗標準。
全球布局加碼,追覓走向更大的舞臺
隨著智能清潔行業成為中國品牌出海的成功典范,追覓也逐漸邁出更大的步伐。
IDC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清潔機器人市場表現出色,石頭科技以15.2%的份額領跑市場,科沃斯以13.7%位居第二,追覓則以10.2%的份額排名第三,小米、irobot市場份額較小,市場份額分別為7.4%、5.8%。
而追覓科技的全球化戰略突破了傳統出海模式。不同于許多中國品牌選擇“先東南亞后歐美”的常規路徑,追覓直擊品牌競爭激烈的歐洲市場。
憑借前沿核心技術的攻堅,追覓的無線吸塵器、掃地機器人等產品迅速在德國、意大利等歐洲高端市場嶄露頭角。
圖源來自追覓科技官方微博
第三方數據顯示,追覓掃地機已經在數十國家成為當地消費者選購掃地機的首選品牌。其中,追覓掃地機在比利時的市場占有率超過64%,在哈薩克斯坦、瑞士兩國的市占率突破54%;
此外,包括瑞典、丹麥、芬蘭、德國在內,追覓掃地機在12個國家市占率超40%。這一成績印證了追覓科技以技術創新驅動全球市場策略的成功。
深入來看,追覓科技全球化的成功離不開其“一市一策”的本地化策略。針對歐洲整體居住面積更大、環境地毯偏多等特點,追覓推出了抹布自動拆卸功能,使得掃地機器人成為了地毯場景下的最佳清潔解決方案。
全球擴張步伐加速的同時,追覓還在全球營銷體系,以及海外供應鏈方面做了全球化布局。2025年,追覓在全球已經遍布100多個國家”,并計劃在2025年使全球門店總數突破10000家。而且,追覓的美國工廠項目也已經在籌備中,下一步擬在中東非設廠。
在全球清潔電器市場取得穩固地位后,追覓科技正將其全球化戰略推向縱深。其成功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的擴張,更在于通過“一市一策”的深度本地化和全球供應鏈布局,構建了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
這種以技術創新為根基、以本地化運營為觸角的全球化模式,為其向更廣闊領域擴張奠定了堅實基礎。
跨界野心滋長,追覓想做清潔賽道里的“小米”
只是,追覓的野心早已不止于清潔賽道。畢竟智能清潔市場空間有限,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挖掘新的業績增長點無可厚非。
深入來看,我們會發現追覓的增長邏輯也在發生改變,正從“技術復用”走向“生態擴展”,跨界進軍大家電、無人機乃至造車領域,這也標志著其打造“全生態矩陣”的野心全面顯現。
近日,追覓科技一次性發布超30款新品,全面涵蓋智能清潔、智能家電、家庭健康與個護等核心領域。
可見,追覓已經開始明目張膽的搶大家電的蛋糕。產品方面,追覓推出超低氧純平嵌入冰箱,主打全球首創5%超低氧恒鮮技術,以及全變頻洗烘套裝L9等。
不僅如此,追覓在掃地機、洗地機產品上引以為傲的機械臂能力,也復制到了其首款空調產品中。洗烘套裝也同樣沿用了機械臂結構,搭載了仿生機械臂旋鈕。此外,追覓還首次發布了智能顯示產品,包括電視、電腦顯示器、音響。
近期的新動作里,追覓正式宣布進軍無人機業務,并開始招募“無人機導航建模算法工程師”和“無人機運營業務銷售負責人”等崗位。
從業務與技術遷移的角度來看,追覓科技仍然可以用自身的航空積累、智能清潔領域的技術積淀來支撐無人機業務。
如果說跨界無人機賽道還在意料之中,那么追覓官宣造車,這無疑是一次量級跨越。無論是技術難度、資金投入還是行業門檻,都遠高于此前的業務領域。
然而,全盤來看,這一系列動作何嘗不是一次向“前輩”致敬的關鍵布局。
以消費電子為起點的小米,從2013年開始打造其以“手機×AIoT”為核心的互聯生態,隨后在2021年官宣造車,沉淀多年的全生態產品鏈在八年后迎來質變,邁向“人車家全生態”戰略新方向。
不僅如此,以生態體系聞名的小米,同樣高度重視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雷軍表示,預計小米2021-2025年的研發投入高達1050億元,其中僅2025年的投入就可能達到300億元。
而最終成果如何,也隨著2024年發布的小米SU7交出答卷,尤其今年的小米YU7持續佳績,小米“人車家全生態”的思路已然深入人心。
面對這樣一條被驗證過的全生態之路,或許追覓也有“以人為鏡”之心。
結語
在這場沒有邊界的競爭中,最終勝出的或許不是那些追求單一技術突破的企業,而是那些能夠實現全面突破的科技生態公司。
作者:琴聲奏響時
來源:松果財經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