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鋪黃金:港股“新股王”,還能瘋狂多久?
瘋狂的金價,擋不住滾燙的消費熱情。
9月6日,老鋪黃金(HK:6181)南京IFC門店正式開業。據悉,現場擠爆,排隊蔚為壯觀。
這里不僅沒有新店打折促銷,而且兩周之前老鋪黃金剛進行了一輪提價,單品漲幅10%-20%不等。
從二級市場表現看,自去年6月登陸港交所以來,老鋪黃金股價已累計上漲逾15倍,漲幅之大足以讓整個行業為之側目。
目前,老鋪黃金最新價格接近800港元/股,高居港股第一,已經將昔日股王騰訊控股遠遠甩在了身后。最新總市值接近1400億港元。
9月4日,海通國際發布報告,預計老鋪黃金2025-2027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238.4%/34.4%/17.2%。基于2026年22倍市盈率,老鋪黃金目標價為957.2港元,仍有31.6%的上升空間。
“炸裂”的業績
“賣黃金的,如果比不過賣皮具的,我們要回去反省一下。”在2024年業績說明會上,老鋪黃金創始人徐高明公開叫板愛馬仕。
公開資料顯示,老鋪黃金成立于2009年,總部位于北京,專營“中國古法手工金器”,是業內第一家推出“足金鑲嵌鉆石”產品和“金胎燒藍”產品的品牌。
所謂“古法黃金”,是指采用非遺制金古法工藝(包括摟胎、錘揲、鏨刻、鑲嵌、花絲、修金等)打造的黃金首飾。
今年以來,金價持續攀升,加重了消費者觀望情緒,黃金消費市場受到不小的沖擊。上半年,周大福、周大生、老鳳祥、中國黃金等黃金珠寶上市公司業績普遍承壓。
但老鋪黃金依舊逆勢狂飆。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51%至123.54億元,遠超去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86%至22.68億元;同店銷售同比增長200.8%,業績表現堪稱“炸裂”。
不同于其他黃金珠寶品牌的加盟店模式,老鋪黃金只有自營門店,且選擇在SKP系、萬象城系、廣州太古匯、南京德基廣場、鄭州丹尼斯大衛城等具有嚴格準入要求的頭部商業中心。
以剛剛開業的南京IFC門店為例,IFC是重奢場,這里匯聚著香奈兒、路易威登、迪奧、蒂芙尼、梵克雅寶等一系列國際品牌旗艦店,撬動的是高端客戶。
截至6月30日,老鋪黃金共有41家自營門店,6家位于SKP系,11家位于萬象城系商業中心。上半年,老鋪黃金單個商場平均實現銷售業績約4.59億元,在2025年上半年所有國際、國內珠寶品牌中,老鋪黃金在內地的單個商場持續保持平均收入、坪效第一。
據悉,本月老鋪黃金還將在北京、西安等多個城市開店和優化店鋪面積。同時,香港也會開出當地面積最大的商場店鋪。
6月,老鋪黃金海外首店在新加坡開業,選址新加坡地標性建筑——金沙購物中心,正式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徐高明透露,2026年將“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同時啟動歐美市場前期調研。”
賣黃金,更賣文化
老鋪黃金的成功,歸功于品牌定位、產品調性、高客管理等多方面的差異化打法。
“老鋪最誘人的是把黃金這個依賴原材料的品類,經營成‘文化黃金’奢侈概念。”有觀點認為,老鋪黃金的最大優勢在于其抓住了中國文化自信上升的歷史機遇。
在國潮文化和悅己消費的驅動下,消費者愿意為文化敘事和個性化體驗支付溢價,而老鋪黃金的“非遺工藝+奢侈品運營”模式恰好踩中這一時代脈搏。
截至上半年,老鋪黃金忠誠會員達到48萬名,較去年年底增加13萬名,與路易威登、愛馬仕、卡地亞、寶格麗等國際五大奢侈品牌的消費者平均重合率高達77.3%。
而據招股書披露,其年消費超過30萬元的高級會員占比不到1%,卻帶來四分之一的收入;而不足0.1%的頂級會員——年消費破百萬——貢獻了近16%的營收。
為了留住這些核心客群,老鋪黃金專門成立高端客戶管理部門,并在門店中設置被戲稱為“茶室”或“藏寶閣”的VIC空間,延續了奢侈品牌慣用的尊享體驗模式。
“高客(管理),我們有兩個成果指標。第一,他/她(高客)成為老鋪的文化、價值主張的大使,幫我們去推廣我們的文化、價值主張;第二,能夠給老鋪帶來新的消費增量。”
據徐高明介紹,增量部分來自飾品,更多是來自金器。金器有三條主線,分別是宗教、用器、文玩。“在金器方面,老鋪一直在籌劃,把全部的產品系列形成閉環以后,才會形成更大、更有力的動作,通過高客把金器‘打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老鋪黃金對門店服務人員的資質和要求頗高,相應的薪資和福利待遇也很誘人。
“對應聘者身高、體重、親和力都有要求,淘汰率很高。”一位獵頭稱,“順利入職的話,一天工作7個小時,包含吃飯時間。五險一金繳納齊全。月休的話,已婚員工是8天,未婚員工是6天。在北京工作還配備專門的營養師。”
能否撐起千億市值?
然而,令不少投資者焦慮的是,“為何同為港股明星的泡泡瑪特,財報發完股價大漲,老鋪黃金卻在下跌?”
“老鋪黃金畢竟不是寶格麗、卡地亞這樣的全球奢侈品巨頭。”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老鋪黃金雖然業績增長迅猛,但與國際奢侈品巨頭通過收購供應商、深度控制供應鏈的做法相比,其奢侈品敘事的基石并不牢固。
一方面,老鋪黃金過于依賴“古法黃金”這一細分品類在當前消費市場的熱潮。目前,從周大福、老廟黃金、老鳳祥等眾多連鎖品牌,到多寶閣黃金、琳朝黃金等新興品牌,都已加速布局古法黃金賽道,競爭日益加劇。
另一方面,公司自身的研發和生產體系也難言厚實。截至2024年底,老鋪黃金的研發和設計團隊僅20人,生產端429人,員工占比僅35%。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雖然增長到2451萬元,但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卻進一步下降。長期來看,或可能導致產品設計乏力、煥新速度慢。
黃金是典型的高價值商品,高存貨意味著公司的巨額流動資金被固化在商品上。為滿足門店優化和新店拓展帶來的產品需求,老鋪黃金的存貨由去年底的40.88億元增加至上半年末的86.85億元。
一旦國際金價出現大幅下跌,公司存貨的賬面價值將高于市場價值,勢必會對財務健康程度造成影響。
與此同時,上半年,老鋪黃金新增18.1億元短期貸款,配發新股所得款項凈額26.98億港元,所融資金大多數投入門店擴張及黃金備貨。
截至上半年末,老鋪黃金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20.61億元,陷入了“收入高、現金流低”的尷尬境地。這意味著公司短期可能再次進行股權融資來滿足后續的銷售需要。
6月28日上市一周年之際,老鋪黃金迎來解禁期。8月28日早間,老鋪黃金發布公告,北京金部、北京金積、北京金諦、北京金詠及北京金蒞五家公司,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老鋪股份。
自今年7月觸及1108港元/股高點以來,老鋪黃金股價就出現震蕩下滑,也從側面揭示了其商業模式的脆弱性。
老鋪黃金究竟會晉級成真正的黃金界“愛馬仕”還是淪為下一個“消費網紅”,壓力測試才剛剛開始。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