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網銀行凈利4.86億卻難掩隱憂,AI戰略成轉型“勝負手”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李薇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8月末,國內商業銀行陸續交出2025年中報。其中,民營銀行作為具備“互聯網基因”的金融新勢力,在數字金融賽道的業績表現備受關注。
近期,紅旗連鎖在2025年半年報中,披露其參股的四川新網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網銀行”)相關業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新網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4.12億元,同比增長14.17%;實現凈利潤4.86億元,同比增幅達21.59%,扭轉了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處境。
同時,該行資產總額達到1056.96億元,較年初上升1.99%。負債總額實現972.57億元,較年初上升1.65%。
新網銀行成立于2016年12月底,是全國第七家獲批籌建的民營銀行,也是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同時,該行也是繼微眾和網商之后,全國第三家互聯網銀行。目前,該行總部位于成都高新區,注冊資本30億元。
在股東構成上,該行包括新希望集團、四川銀米科技和紅旗連鎖等6家股東。其中,四川銀米科技屬于雷軍持股的小米電子全資子公司。
然而,成立八年半的時間,該行卻接連更替了五任董事長,并且存在兩家問題股東,面臨著股權被拍賣的風險。
危機之下,新網銀行應如何加快自身轉型?新任董事長能否帶領該行實現業務變革,在數字普惠金融領域尋求全新的盈利增長空間?
1、凈利潤大增21.59%,位列“頭部”民營銀行
在股東構成上,新網銀行涵蓋了來自于農業、科技與零售等領域7位股東。前三位股東分別是: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0%)、四川銀米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9.5%)與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5%)。
其中,四川銀米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小米電子”)的旗下全資子公司,雷軍持有小米電子90%股權。
股東構成的多元化,對于該行拓展線上場景和跨界合作,起到了關鍵支撐作用。
(圖 / 新網銀行的股東構成與持股比例(來源 :新網銀行2024年報))
從業績表現來看,該行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尤其是凈利潤增速,從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下滑6.5%,轉變為2025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21.59%,可見其經營管理狀況有所改善。
放長時間周期,回顧該行2020年至2024年的經營數據,可發現其業績并非穩定增長,而是陷入了“震蕩式”發展困境。
在營收增速上,該行2020年同比下滑12.09%,近五年增速最高的是2023年,高達50.6%,但2024年同比增速滑落至16.07%。
同時,凈利潤的起伏變化尤為引人關注。過去五年,該行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37.69%、29.97%、-25.84%、48.48%及-19.7%。從先后三次下跌可看出,其業務發展存在一定的不穩定因素。
「子彈財經」選取了2024年業績排名TOP10的民營銀行,橫向對比來看,新網銀行的綜合競爭力究竟如何?
排名結果顯示,該行的總資產排在第五位,凈利潤排在第四位,在民營銀行之中處于頭部地位。
(圖 / 民營銀行年報)
整體來看,新網銀行在民營銀行之中的綜合優勢較為明顯。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回歸兩位數的增速,使其擺脫了2024年“增收不增利”的不利局面。
然而,過去五年間震蕩起伏的凈利潤變化,提示其業務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
2、定位數字原生銀行,AI賦能小微信貸風控
截至2025年上半年,新網銀行已成立八年半的時間,力求打造成為一家數字科技普惠銀行,堅持服務小微群體,在客群結構和產品體系上已經逐漸成熟。
面對日趨激烈的同業競爭,該行提出了“數字原生銀行”的概念——指運用大數據、隱私計算與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借助其技術人員占比超過70%的優勢,打造“全在線、全實時、全客群”的金融新業態。
在產品布局上,該行的拳頭產品包括信用貸和抵押貸兩類。在經營模式上,新網銀行以線上零售貸款業務為主,通過與頭部流量平臺合作的助貸模式,實現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張。
其中,信用貸包括消費貸產品“好人貸”、個人經營貸產品“好商貸”、中小微企業貸產品“好企e貸”。抵押貸包括房抵、車貸等產品。
伴隨著助貸業務的監管趨嚴、存量市場飽和、銀行凈息差的持續收窄,新網銀行近兩年尋求轉型新出路,即加大普惠小微金融的投入力度。
這種轉型符合監管推進“五篇大文章”的政策導向,展現了該行對于扶持實體經濟的作用。
在組織架構上,新網銀行體現出明顯的小微信貸特色,目前設立了B2B平臺金融部、小微金融部、普惠金融部、交易金融部以及企業金融業務部等專屬部門。
(圖 / 新網銀行組織架構圖(來源:新網銀行2024年報))
早在2021年2月,新網銀行就入選了成都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第二批應用,入選的項目名稱為“基于遷移學習技術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
該行基于稅務、發票、貿易和企業信用等場景數據,應用遷移學習技術,實現“無抵押、純信用、全線上”授信,使其小微企業客群覆蓋率提升50%左右。
試點期間,該行提出服務四川區域客戶6000戶,累計信貸額度25億元。
(圖 / 新網銀行入選金融科技試點項目(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網站))
公開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新網銀行的普惠小微貸款年均復合增長率近100%。客戶均屬于100%民營經濟成分、100%小微經營規模、100%自主辦理、100%全自動審批,小微客戶的戶均授信審批時長不超過10分鐘。
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小微貸款余額戶數22.13萬戶,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為218.12億元,較年初增長4.79%。
2025年6月末,新網銀行接入全國中小微企業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中小微企業主可直接通過新網銀行線上授權入口完成相關操作,進而構建多維信用評估體系,助力中小微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必須指出的是,該行的小微客群普遍屬于“信用白戶”,大部分客戶來自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因此更考驗其科技賦能小微信貸風控能力。
尤其是AI技術方面,2025年以來新網銀行在此領域的投入較大。
該行構建了以AI中臺為核心的智能化服務架構,覆蓋了智能客服、貸后管理和智能風控等環節;還打造了基于大模型的智能服務平臺“識卷”,可智能化處理十余種授信自證數據,使用該服務的客戶人均提額幅度超過30%。
作為一家技術立行的數字銀行,新網銀行將AI戰略與小微信貸風控深度捆綁,進而實現小微信貸的規模化發展,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發展路徑。
3、八年更換五任董事長,疊加問題股東風險
「子彈財經」發現,新網銀行成立八年半,先后輪換了五任掌舵人。民營銀行作為傳統商業銀行的“補位者”,在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的同時,高頻的人事變動或將成為常態。
新網銀行在2024年報中披露,該行原董事長王航因工作原因,自2024年6月起,不再擔任董事、董事長及專門委員會職務。
同月,新網銀行選舉朱韜為該行董事長,任職資格尚需四川金融監管局核準。
公開資料顯示,朱韜現任新希望集團黨委副書記、新希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此前在2014年12月,朱韜從中國銀行跳槽到華瑞銀行,任職該行首任行長,直至2020年7月,朱韜因“家庭原因”遞交辭呈。
然而,在2020年朱韜辭任的第二個月,華瑞銀行就收到40萬元的監管罰單,理由為薪酬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鑒于此,朱韜由華瑞銀行前行長轉為新網銀行董事長,這樣的高管任命讓業界較為意外。
在五任董事長之中,新希望集團的原副董事長王航曾兩次擔任新網銀行的董事長,合計任職時間長達5年11個月,見證了該行資產規模突破上千億。
從個人履歷來看,王航此前擔任了金融行業相關職務,曾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中國民生銀行第四至六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
此外,2024年新網銀行的兩名股東,所持股份被司法裁決或拍賣。
該行第六大股東四川省巨洋企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在2023年已啟動破產重整程序,由于無力償還債務,所持的1.8億股股份已經由法院做出司法裁決,待進一步協調處理。
該行第七大股東南充嘉美印染有限公司,持有該行的3%股權被拍賣,這些股權由成都冠銘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競得,相關法律流程正在進行中。
(圖 / 新網銀行兩個股東的股權變動情況(來源:新網銀行2024年報))
當前,新網銀行正處于變革關鍵期,一面是變更董事長,另一面是股權變動。這將對銀行治理結構和風控體系帶來一定的挑戰,更考驗其管理層的戰略定力。
4、小結
成立八年半的新網銀行,憑借著2024年度超8億的凈利潤表現,位列民營銀行的頭部賽道。然而,擺在其面前的最大挑戰在于,近五年盈利出現“震蕩式”發展的困境,整體業績的起伏波動較大。
2025年上半年,該行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增速回歸雙位數,但也面臨著董事長更換、股權變動等潛在風險。
今后,新網銀行的新任董事長將帶來哪些業務變革?能否繼續保持民營銀行領軍者優勢?「子彈財經」將持續觀察。
*文中題圖來自:百度百科。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