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可科技——高壓化成分容替代等靜壓,當前位置有40%-100%空間
在后道高壓化成分容環節,杭可占據明顯技術優勢 1、在全固態電池生產中,高壓化成分容帶來技術升級邏輯:在化成過程中,為了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完美激活,單個電芯所需壓力最高要提升至200噸,是液態電池所需壓力的40倍以上;因此傳統化成分容設備升級為高壓化成分容設備,難度提升&所需設備數量增加,# 現階段單GWh設備價值量是傳統設備的3-5倍、預計量產階段仍有2倍以上彈性; 2、公司是軟包電池高溫加壓夾具機的首創者,技術優勢顯著:在液態電池階段,公司憑借高溫加壓夾具機在軟包電池客戶中占據極高份額,客戶包括日韓電池企業和國內孚能科技等;目前軟包路線已成為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的必然選擇,公司率先開發高壓化成分容設備,# 目前已推出60噸、80噸、100噸、200噸的系列設備產品。
# 高壓化成分容替代等靜壓,有望解決全固態電池量產瓶頸 1、等靜壓設備生產節拍低、安全風險高:等靜壓工藝主要用來實現固態電池致密化,在密閉腔體內通過液體加壓,每次“加壓-保壓-泄壓”循環需要十幾分鐘到半個小時,# 是非連續性生產模式、生產節拍較低、難以滿足未來量產要求;腔體內部壓力要求達到500MPa,密封難度較大,存在安全風險; 2、高壓化成分容替代等靜壓,極大提升生產效率:1)可行性分析:高壓化成分容同樣要求高壓力、均勻施壓和溫度控制,按照當前固態電池尺寸,當壓力提升至1000噸以上時,# 在極片垂直方向可提供媲美等靜壓設備的500MPa壓強,改善固固界面接觸性能;2)技術路線優勢:# 通過高壓化成分容設備同時實現致密化和化成分容二合一,將繞開等靜壓瓶頸環節,極大提升固態電池生產效率,是面向量產的積極嘗試;3)待驗證技術點:高壓化成分容設備無法提供極片平行方向壓力,是否會影響電芯整體致密度有待進一步驗證;# 但鑒于目前全固態電芯的厚度較薄、僅有3-4mm,我們傾向于認為影響有限; 3、公司布局及進展:該思路是由國內外兩家頭部電池廠客戶提出,# 公司已立項研發500噸的高壓化成分容設備、預計年底推出樣機,在此之前公司將用已有的200噸設備配合國內客戶做聯合測試。 # 市場空間測算 我們預估量產階段高壓致密化&化成分容一體機價值量為7000萬/GWh;按2030年100GWh測算,公司享50%市場份額,20%凈利率,對應7億凈利潤,給予30xPE,對應固態設備市值210億。 若僅考慮高壓化成分容設備,價值量為3500萬/GWh,對應固態設備市值為105億。考慮主業2026年凈利潤預期為7億元,給予20xPE,對應市值為140億。 # 公司整體市值目標245億/350億,當前位置有40%-100%空間,堅定推薦。
# 高壓化成分容替代等靜壓,有望解決全固態電池量產瓶頸 1、等靜壓設備生產節拍低、安全風險高:等靜壓工藝主要用來實現固態電池致密化,在密閉腔體內通過液體加壓,每次“加壓-保壓-泄壓”循環需要十幾分鐘到半個小時,# 是非連續性生產模式、生產節拍較低、難以滿足未來量產要求;腔體內部壓力要求達到500MPa,密封難度較大,存在安全風險; 2、高壓化成分容替代等靜壓,極大提升生產效率:1)可行性分析:高壓化成分容同樣要求高壓力、均勻施壓和溫度控制,按照當前固態電池尺寸,當壓力提升至1000噸以上時,# 在極片垂直方向可提供媲美等靜壓設備的500MPa壓強,改善固固界面接觸性能;2)技術路線優勢:# 通過高壓化成分容設備同時實現致密化和化成分容二合一,將繞開等靜壓瓶頸環節,極大提升固態電池生產效率,是面向量產的積極嘗試;3)待驗證技術點:高壓化成分容設備無法提供極片平行方向壓力,是否會影響電芯整體致密度有待進一步驗證;# 但鑒于目前全固態電芯的厚度較薄、僅有3-4mm,我們傾向于認為影響有限; 3、公司布局及進展:該思路是由國內外兩家頭部電池廠客戶提出,# 公司已立項研發500噸的高壓化成分容設備、預計年底推出樣機,在此之前公司將用已有的200噸設備配合國內客戶做聯合測試。
# 市場空間測算 我們預估量產階段高壓致密化&化成分容一體機價值量為7000萬/GWh;按2030年100GWh測算,公司享50%市場份額,20%凈利率,對應7億凈利潤,給予30xPE,對應固態設備市值210億。 若僅考慮高壓化成分容設備,價值量為3500萬/GWh,對應固態設備市值為105億。考慮主業2026年凈利潤預期為7億元,給予20xPE,對應市值為140億。
# 公司整體市值目標245億/350億,當前位置有40%-100%空間,堅定推薦。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