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廣電上市公司求變!部分企業加速入局微短劇,廣西廣電置入智慧交通業務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趙鵬
來源:圖蟲
近日,廣西廣電(600936.SH)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控股股東廣西北部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投集團”)的資產置換已完成交割過戶手續。廣西廣電正式將所持廣西廣電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廣電科技”)100%股權置出,同時置入北投集團持有的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交科集團”)51%股權。
通過本次交易,廣電科技經營的廣電業務退出資本市場,告別廣電業務,經營智慧交通的交科集團進入資本市場。廣西廣電完成資產置換標志著老牌廣電企業正式切入智慧交通賽道。
目前,A股擁有15家廣電行業上市公司,但半數公司經營慘淡。除廣西廣電外,貴廣網絡(600996.SH)、ST廣網(600831.SH)、湖北廣電(000665.SZ)、吉視傳媒(601929.SH)、天威視訊(002238.SZ)、歌華有線(600037.SH)6家廣電公司今年上半年也出現了虧損,其中貴廣網絡僅今年上半年虧損就已經達到了5.62億元。
此外,還有8家上市廣電公司保持盈利,其中新媒股份(300770.SZ)、東方明珠(600637.SH)、華數傳媒(000156.SZ)、海看股份(301262.SZ)、江蘇有線(600959.SH)、無線傳媒(301551.SZ)6家公司上半年盈利超過1億元。
以東方明珠為代表的東部省份廣電公司,在內容制作、版權運營等方面仍然有明顯的優勢。僅上半年東方明珠就完成了《蠻好的人生》《紫川》(第二季)等影視作品的播出,其中《蠻好的人生》收視率持續高漲,頻繁打破央視八套多項收視紀錄,網端熱度也居高不下,成為全民熱議的爆款劇集。據不完全統計,東方明珠、ST廣網、江蘇有線、海看股份等公司均已入局微短劇。
曾在券商擔任文娛傳媒研究員的業內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移動互聯網興起后,不僅分走了廣電的觀眾和廣告,更重塑了內容生產、分發、變現和交互的全鏈路規則,甚至中老年觀眾也迅速流失,廣電行業“渠道+內容+用戶”均面臨很大挑戰。
他表示,盡管廣電行業做了很多嘗試,但截至目前尚未明確有可復制的成功轉型方向。移動互聯網擅長流量、算法,傳統廣電行業的優勢則在于版權,除廣電5G業務外,在優勢領域尋找增長點或許同樣值得關注。
廣西廣電完成資產置換
今年1月18日,廣西廣電發布關于籌劃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的提示性公告,首次公告有關資產置換的相關消息。7月1日,該公司公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本次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議案。8月30日,廣西廣電與北投集團的資產置換已完成全部交割過戶手續。至此,廣西廣電資產置換完成,整個資產置換流程前后歷時7個多月。
完成資產置換前,廣西廣電通過廣電科技主要從事廣電網絡的建設運營、廣播電視節目傳輸、數據專網業務以及數字電視增值業務的開發與經營。公司是北投集團的唯一上市平臺,也是廣西唯一的有線廣播電視運營商。
廣西廣電披露的財報顯示,2017年至2024年,廣西廣電營業收入連續8年下降,由2017年27.09億元收入下降至2024年13.59億元。2020年至2024年,廣西廣電連續5年虧損,其中,2022年虧損達到了10.37億元。今年上半年,廣西廣電實現營業收入5.78億元,歸母凈利潤-3.42億元。
置入標的交科集團為北投集團全產業鏈中舉足輕重的核心子公司,成立于2000年,前身系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科學研究所。
交科集團的業務主要在智慧交通領域,該公司最核心的數智工程業務包括收費、通信、監控三大系統及隧道機電系統等公路交通機電工程設計、研發、系統集成及施工,具體業務主要包括實時路況監測的監控系統、ETC及人工車道的收費系統、數據傳輸的通信系統等。換句話說,廣西廣電正式告別廣電業務切入智慧交通賽道。
根據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備考審閱報告》,本次交易完成后,2024年度廣西廣電備考營業收入為31.90億元,較本次交易前增加18.31億元,備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近2億元,實現凈利潤扭虧為盈。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將從91.04%顯著下降至75.76%,利息保障倍數從-3.95提升為1,282.14,重組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情況改善效果明顯。
廣電行業積極求變
根據申萬三級行業分類,A股電視廣播行業公司共有15家,其中7家今年上半年為虧損,8家盈利。虧損的公司中,貴廣網絡、ST廣網、廣西廣電、湖北廣電、吉視傳媒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2億元、-3.60億元、-3.42億元、-2.46億元、-2.32億元。盈利的公司中,新媒股份、東方明珠、華數傳媒、海看股份、江蘇有線、無線傳媒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6億元、3.44億元、2.54億元、2.32億元、2.03億元、1.47億元。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迭代以及智能設備降價普及,廣電行業受到了全方位、深層次的沖擊。抖音、B站的彈幕、打賞、二創、直播帶貨讓觀眾從“看客”變成“用戶”,用戶可以變相給內容“投票”,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與此同時,互聯網推薦也讓用戶更加依賴互聯網平臺。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我國的電視開機率從70%斷崖式下降至2022年的30%。
當然,廣電行業也在積極求變。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大部分廣電公司在近年來的財報中均提到了廣電5G業務,同時,入局微短劇的廣電公司也逐步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僅半年報中就有東方明珠、ST廣網、江蘇有線、海看股份提到了自身短劇業務的發展。
海看股份表示,截至2025年7月,公司運營的北方微短劇影視基地聯動青島多個優質拍攝場景,已服務拍攝微短劇183部,其中出海短劇33部,上線作品爆款率突破30%。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2024年全國廣播電視行業統計公報顯示,網絡視聽用戶付費、節目版權等服務收入1830.94億元,同比增長34.60%,微短劇成為激活創新發展強勁引擎;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收入4515.24億元,同比增長5.43%;有線電視網絡收入739.37億元,同比增長3.84%,廣電5G業務收入呈現爆發式增長。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