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之爭升級,華住如何領跑酒店業「下半場」?
文 / 六金
來源 / 節點財經
2025年上半年,外資高星酒店再現“摘牌潮”,鎮江、無錫、徐州三家同一品牌的五星級酒店更是一個月內集體摘牌。看到曾經的高星王者們也玩不轉了,投資者們不禁疑惑:酒旅行業還有投資機會嗎?
答案是:有結構性機會。
所謂結構性機會,核心在于“需求”和“資金”仍在流動,只是走向更細分、更高效的領域。
當前酒店行業,下沉市場的標準化供給仍存在很多空白市場,一二線城市存量改造也持續釋放業務空間,行業投資邏輯正從“無序增長”轉向“結構優化”,更加考驗酒店投資者的“系統能力”。
何為“系統能力”?中國連鎖酒店行業頭部企業華住曾提出“三位一體”商業模式,即會員、品牌、科技。品牌又可細化為:開店、營銷、運營。這一系統能力基于華住20年的酒店管理經驗,正成為連鎖酒店品牌抵御風險的“防風林”。
據《2025中國酒店業發展報告》,截至2024年底,中國酒店連鎖化率為40.99%,遠低于美國的70%。據分析,未來這一比例有望升至50%-60%,在酒店行業結構性升級的大背景下,連鎖化仍是明確趨勢。但酒店前期營建的復雜性一直以來是酒店投資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勸退了無數潛在玩家,也成為了行業規模化的隱形天花板。
酒店前期營建長期面臨“不可能三角”——品質、成本、工期難以兼顧。無論是對于擁有多家門店的加盟商還是單體加盟商,前期營建的焦慮真實存在——他們既擔心標準落不了地,也擔心工期無法如期完成,對于加盟商而言這都是影響最終回本周期與投資回報率的關鍵。
可以說,當下結構優化背景下,對于中國本土連鎖酒店企業來說,誰能解決這個痛點,誰就抓住了打開結構性增量空間的鑰匙。華住似乎找到了這把鑰匙——強大的供應鏈生態。
01 重構“不可能三角”:華住的供應鏈解法
在面對前期營建的行業痛點時,全國擁有超12000+門店的華住,給出的選擇是:不走傳統老路,不搞零和博弈。
在“卷價格”和“卷投入”之間,它選擇“卷體系”——用平臺、規則與生態,重塑酒店業的成本、品質與交付標準。
就在最近,華住旗下的供應鏈采購平臺推出了《“華住易購網站”平臺&供應商九大服務承諾》,并在官網公布了各項承諾的具體適用條件和細則,通過平臺和體系使得營建的“品質更好、造價更低、時間更短”。
“華住易購”官方網站
“九大服務承諾”,正是通過整合服務質量與成本控制,實現對“更低造價 × 更高效率 × 更穩客源”這一單店盈利模型的系統性提升,強化加盟酒店的競爭優勢。
拿最新升級的漢庭4.0來說,在供應鏈的支撐下,漢庭4.0的軟裝、基礎建材、IT設備、家具、設計服務等采購成本下降6%-20%不等;
依托模組化設計、材料升級,大幅節省了施工、維保的人力與時間;
另外,華住會近2.9億會員的流量優勢也不容小覷,已開業的漢庭4.0酒店綜合RevPAR(每間可售房收入)最高達360元;南京首店開業三天即滿房,出租率達103%,綜合RevPAR最高達311元。
漢庭4.0南京首店
在二季報的業績說明會上,華住集團首席執行官金輝披露,漢庭4.0產品采用的模組化生產模式,可將營建周期縮短30天。
這意味著,華住的供應鏈解法,讓加盟商得以高品質更快開業、顯著提速現金流回正、有效縮短投資回報周期。同時還大幅減少了管理支出、財務利息、現場人力成本等持續投入,甚至還降低了因項目延期所帶來的市場風險與機會成本。
02 從供應鏈,到共贏鏈
事實上,供應鏈的深度整合與生態化運營并不局限于酒店行業,它已成為中國供應鏈能力實現全球共贏的典型范式。
華住供應鏈體系正是這一模式的縮影——核心在于構建創新平臺與規則、強化服務能力、打造讓多方持續受益的生態循環。
與華住酒店品牌的“輕資產”趨勢不同,華住把供應鏈做得足夠“重”。
這種“重”并非冗余或低效,而是體現在系統能力建設的三個關鍵維度:
對酒店品牌而言:常見的籌建模式是向加盟商提供產品目錄由其自行采購,品牌方較少介入產品質量、交付及履約管理等環節。這種“撮合式”供應鏈往往責任模糊、標準不一,商品質量、交期、價格等關鍵環節缺乏有效約束。
“九大服務承諾”正是為了打破這一行業現狀,承諾不僅補全了服務短板,更通過系統嵌入強化條款可執行性,推動責任認定從“模糊協商”轉向“清晰履約”。
全季5.0
對加盟商而言:“九大服務承諾”構建了一套可信賴的保障體系。從華住對單房造價的精準把控,到每一個環節對“運營可控”的極致追求。這種將風險前置拆解、利潤清晰量化的能力,正成為當前酒店投資中最稀缺的競爭力。
對供應商而言:進入華住供應鏈體系意味著接入覆蓋超12000家門店、年增超2000家門店的巨大市場。規模化且穩定的訂單不僅帶來業務增長,更推動供應商在產品品質與服務能力上持續進階,與華住的協同進化。
如今,華住所構建的“平臺—規則—服務—生態”正向循環機制,即便被同行模仿,也難以在短期內被超越。因為這一體系鏈條長、細節復雜、依賴深厚的運營經驗與資源積累。
正如華泰證券所言,華住集團在推動桔子、全季、漢庭持續升級,新版本占比不斷提升,在相對平淡的商旅環境下能保持一定韌性。展望長期,向內打磨供應鏈夯實成本優勢,向外積極推動門店煥新等舉動,有望強化品牌定價權。
或許未來,華住可以為加盟商、供應商提供更加共贏的盈利模型。
桔子3.0
03 供應鏈或成為“盈利杠桿” 撬動華住確定性長期價值
越是進入行業存量競爭階段,中小型酒店獨立獲客就越發困難,品牌所能提供的背書、會員流量支持、標準化產品、專業運營管理,成為應對市場波動的重要保障。正因如此,華住得以持續在下沉市場開拓新增長點,吸引越來越多認同其理念的加盟商,遠未觸及行業天花板。
今年第二季度,華住中國酒店平均入住率仍高達81%,RevPAR(每間可售房收入)達到235元,持續穩居行業第一梯隊,而且華住會員規模還同比增長了17.5%。在存量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華住不僅會員數量持續增長,用戶消費黏性也在進一步提升。
所以多家機構研報同樣看好華住發展,國信證券指出,華住門店擴張驅動加盟業務增勢良好,且加盟業務逐步成為發展核心。
不僅如此,華住的供應鏈體系已成為集團構建成本優勢、提升盈利確定性的核心支柱,可以直接轉化為財務韌性與利潤穩定性。剛剛過去的二季度,華住實現營業額269億元,同比增長15%,經調整EBITDA 23億元,同比增長11.3%,仍然延續了規模與盈利的“雙軌增長”。
可見,華住要做的,從來不僅僅只是酒店生意,本質上更是一場圍繞供應鏈、品牌與生態系統建設的馬拉松。
特別是伴隨地產行業周期性調整與投資行為日趨理性,市場正重新回歸酒店經營的本質。華住所代表的專業化、標準化、可復制的運營模式,高度契合當前階段加盟商與投資者的核心需求。它強大的供應鏈能力,不僅是品質規模化的基石,更是在行業新一輪整合中持續領先的“確定性利器”。
有投資者表示,華住供應鏈的升級,不僅支撐其品質化規模擴張,更在財務層面構筑起扎實的競爭壁壘,有望成為撬動華住長期確定性價值的“盈利杠桿”。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