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銀行,仍在「找回過去」
文 / 八真 來源 / 節點財經
繼2024年年報彰顯經營復蘇起色后,鄭州銀行又在近期交出了一份有進步的中期“答卷”。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鄭州銀行實現營收66.90億元,同比增長4.64%;實現凈利潤16.27億元,同比增長2.1%。截至2025年6月末,資產總額7197.38億元,同比增長11.47%。
但“多增”的財務表現并未反饋到資本市場。《節點財經》注意到,年初至今,鄭州銀行A股漲幅遠不及板塊整體,震蕩了一圈,股價還圍繞2元/股原地踏步。
問題出在了哪里?
一、何時打破“2元”緊箍咒?
股價徘徊不前的背后,其實是鄭州銀行業績的原地打轉。
鄭州銀行成立于1996年11月,2015年12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2018年9月登陸深交所,是全國首家“A+H”股(06196.HK、002936.SZ)上市城商行。
自2000年起,通過消化歷史包袱、增資擴股、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措施,鄭州銀行進入快速成長階段,營收在2017年突破百億大關,當年凈利潤達到歷史巔峰42.8億元。
之后幾年(2018年-2022年),鄭州銀行的營收仍保持著一股沖勁,從111.6億元壯大到151億元,但凈利潤卻一降再降,從30.59億元萎縮到24.22億元。
2023年堪稱鄭州銀行最困難的一年:營收下滑9.5%至136.7億元,凈利潤下滑23.62%至18.5億元。
圖源:公開信息
慶幸的是,凈利潤終于在2024年有了好轉,盡管只微增1.39%,但至少穩住了。不過,當年營收仍然跌了5.78%。
2025年上半年,鄭州銀行難得迎來“雙喜臨門”,但拉長視線,營收大致相當于2019年中報的水平,凈利潤甚至不及2015年“期中考”(17.51億元)。
換句話說,折騰了一大圈,鄭州銀行差不多又得“原點”修煉。換句話說,如今鄭州銀行的上升,更像是“找回過去”,而非創造未來。
這顯然與資本市場要求的持續成長力有悖,也是鄭州銀行股價遲遲無法打破2元魔咒的強大阻力。
值得一提的是,推動鄭州銀行本期凈利潤上揚的功臣,重點指向非息收入中的投資收益。
2025年上半年,鄭州銀行錄得利息凈收入53.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0.55億元,增幅僅1.04%;非利息收入13.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42億元,增幅22.02%。
非利息收入中,投資收益12.29億元,同比猛增111.10%。
圖源:鄭州銀行財報
較大程度上,是投資收益撐住了鄭州銀行此番門面。
二、資產質量仍承壓
鄭州銀行前些年業績大幅滑坡,除了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更多還是自身原因,主要是大手筆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嚴重吞噬凈利潤,也反映出該行資產質量承壓的狀態。
比如, 2018年,鄭州銀行信用減值損失41.60億元,比2017年增加22.03億元,增幅112.58%,直接拉低當年凈利潤28.53個百分點。
回撥時間軸,最近五年(2020年-2024年),鄭州銀行每年的信用減值損失都不低,分別為71.84億元、72.63億元、86.6億元、80.75億元、71.83億元,均遠超同期凈利潤。
由此,也導致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多年高位“站崗”,2018年-2020年連續三年“2”字頭往上,后逐漸壓降到2024年的1.79%。
截至2025年6月末,鄭州銀行不良貸款率1.76%,較上年同期回落0.11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鄭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處在改善通道,但如果放在臺面上同場競技,仍暴露其“遙遙領先”的尷尬局面。
國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今年二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9%。相比之下,鄭州銀行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0.27個百分點。
細分地看,鄭州銀行在多個細分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居高不下。
截至2025年6月末,鄭州銀行的公司貸款中,住宿和餐飲,房地產業,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率分別為33.02%、9.75%、4.4%、3.84%。
圖源:鄭州銀行財報
尤其是住宿和餐飲的不良貸款率達到駭人的33.02%,相當于每放貸100元,就有33收不回來,變成壞賬。
再看資金“安全墊”,截至2025年6月末,鄭州銀行的撥備覆蓋率為179.2%,較上年同期減少12.2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末減少11.96個百分點。
同樣以國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為“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211.97%,較一季度末上升3.84個百分點,
該指標同比、環比走低,凸顯鄭州銀行風險抵御屏障變薄,也說明其通過調節撥備釋放利潤,對業績形成支撐。
三、追討債務忙
資產質量的承壓狀態,也可以從鄭州銀行的追債動向簡單管窺。
據《節點財經》了解,2024年8月3日,鄭州銀行公告了和房地產企業相關的三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的案件進展,包括鑫盈置業、河南美景新瑞房地產、康橋房地產及相關貸款擔保關聯公司。
作為敗訴方,上述三家房地產公司需要向鄭州銀行支付本金21.94億元及利息、違約金等。
可對鄭州銀行來說,判決雖已落槌,錢卻很難拿到。若把因之產生的減值損失與2023年18.59億元的凈利潤并列看,光這一筆,就足以鄭州銀行把全年的利潤吃抹干凈,還不夠。
今年7月底,鄭州銀行(原告方)披露了一起訴訟:2021 年8月,該行下屬的中原路支行與鄭州金威實業有限公司簽訂 11 億元借款合同,河南中光城市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等提供連帶責任保證。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按約還款,中原路支行于 2025 年7月23日向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償還本金、利息等,目前案件已受理尚未開庭。
圖源:鄭州銀行公告
追討債務忙,反饋到具體的財務指標上,鄭州銀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率長期高企。
總體來講,鄭州銀行雖現在本期實現業績“雙增”,但偏高的不良貸款率、趨薄的撥備覆蓋及頻繁的追債訴訟,仍暴露其深層資產質量之憂,股價低迷亦是市場對其真實價值的冷靜審視。
*題圖由AI生成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