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醫藥(00460):醫美爆發+創新藥兌現,估值洼地正在被填平
南向資金洶涌而入,港股成為亞洲資本的"蓄水池"。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3日,年內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合計流入9359.97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其中恒生醫療保健板塊資金凈買入1636.83億元,成為資金追逐的核心賽道。
在這輪港股醫藥的"黃金搶籌期"中,四環醫藥(00460)亦被港股通大幅買入,港股通持有股份由年初的5.28億股,占港股總股數比例的8.83%提升至9月3號的13.21億股,占港股總股數比例的14.15%。
南向資金的持續買入,也帶動了公司股價的大幅提升,年內四環醫藥累計漲幅超140%,表現亮眼。那么市場為何用真金白銀投票四環醫藥呢?
答案藏在公司最新發布的中報里:醫美業務全面爆發,創新藥進入收獲期。更引人注目的是,四環醫藥手握近39億現金,而其當前估值甚至低于"醫美+現金儲備"的總和——這意味著市場幾乎對其創新藥業務給出了“白送”的定價。
資本向來聰明,總是提前布局“業績拐點”和“估值洼地”。如今隨著風口漸起,四環醫藥正站在資金與業績共振的爆發臨界點上。
醫美+創新藥雙輪驅動,業績扭虧進入拐點期
從業績角度來看,四環醫藥已明確進入業績拐點,2025年中報正式實現扭虧為盈,標志著公司經營狀況顯著改善。上半年,四環醫藥實現總收入約11.46億元,同比增長20.7%;凈利潤達到約1.03億元,成功扭轉虧損局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整體毛利率為66.1%,較去年同期的64.2%提高2.0個百分點,進一步體現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產品結構優化方面的成效。
具體來看,醫美業務作為四環醫藥當前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約5.8億元,同比增長81.3%;分部利潤達到3.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15.3%。這不僅是一次數字上的躍升,更是戰略落地、產品矩陣成熟、渠道深度滲透的綜合體現,也成為推動公司整體業績扭虧的關鍵力量。
同時,創新藥業務迎來收獲期,上半年實現收入0.58億元,同比增長96.6%,該增長主要得益于降糖藥銷售的大幅攀升。創新藥業務的快速放量,進一步鞏固了公司的業績拐點趨勢。
隨著多款產品從研發步入商業化階段,公司研發開支同比下降21.9%至1.53億元,研發資源明顯向商業化傾斜。這一變化不僅減輕了利潤壓力,也反映出四環醫藥核心產品陸續進入回報期,公司整體邁向良性增長軌道。
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在實現扭虧的同時宣布派發中期現金股息每股人民幣0.99分,延續了自2010年上市以來至2024年累計33次分紅、總額約75億元的“分紅常客”記錄。穩定的分紅政策,不僅回報股東信任,也彰顯出管理層對未來現金流和盈利能力的信心。
綜上,從業績拐點的顯現到成功扭虧為盈,再到連續穩定的分紅派息,四環醫藥正展現出全面向好的發展態勢。在醫美與創新藥雙輪驅動之下,公司不僅當前業績扎實回升,更為后續成長蓄足動力。
醫美板塊全品類布局,增長邏輯硬核
醫美板塊,四環醫藥產品矩陣進一步完善,成為業績增長的關鍵因素。
公司旗下渼顏空間已構建起國內醫美行業最全產品線之一,覆蓋肉毒毒素、玻尿酸、少女針、童顏針、光電設備等,形成抗衰、塑形、煥膚等全場景解決方案。核心產品樂提葆?肉毒毒素市占率已提升至近20%,光電設備Sylfirm X上半年出貨量超100臺,成為業績“加速器”。
更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童顏針、少女針兩款重磅新品已獲批上市,并快速啟動商業化推廣。水光針、膠原蛋白等潛力品種也將在2025-2027年間陸續落地,形成持續的產品迭代能力。
在研發端,四環醫藥已搭建合成生物學、再生材料、生物大分子等五大技術平臺,管線內產品超30款。近日,公司還在積極探索“AI+醫美”領域,與深原質藥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署框架協議,共同推進AI驅動的醫美產品開發,構建“AI設計-高通量實驗驗證-數據回饋迭代”的干濕閉環研發平臺。AI技術的應用,有望加速公司醫美產品的開發,為醫美業務長期發展注入動能,進一步提升四環醫藥在醫美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價值。
研發實力是構建豐富產品矩陣的基石,而渠道運營則是將產品勢能轉化為市場銷量的引擎。
在渠道運營方面,四環醫藥采用“直銷+經銷”雙輪驅動模式。目前,樂提葆與鉑安潤的營銷團隊規模已超過660人。上半年公司共舉辦超過200場實操培訓會,覆蓋醫生近1800名。此外,四環醫藥還組建了60人的直營團隊和20人的醫學團隊,專注少女針和童顏針的學術推廣與營銷工作,后續將推動這兩款產品持續放量。
積極落實營銷3.0版本策略,目前,四環醫藥渠道網絡已覆蓋全國370多個城市的6800多家醫美機構,其中戰略合作機構超過1400家。同時,公司通過學術會議賦能、新媒體營銷等多維度活動持續打造品牌聲譽,構筑醫學高地。
這些營銷策略將持續有力的提升四環醫藥的品牌知名度與市場滲透率,為公司新品放量提供有力的基礎。
創新藥邁入收獲期,估值催化在即
四環醫藥的創新藥業務主要源于軒竹生物及惠升生物。
軒竹生物擁有10余個在研藥物,涵蓋消化系統疾病、腫瘤和NASH等治療領域。目前,軒竹生物已成功獲批上市3個重點創新藥,包括:安奈拉唑鈉腸溶片(安久衛?)、吡洛西利片(軒悅寧?)及地羅阿克片(軒菲寧?),重點藥物的獲批上市,標志著軒竹生物從研發階段正式進入收獲期。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吡洛西利片(軒悅寧?)作為國內首個獲批單藥治療HR+/HER2晚期乳腺癌的CDK4/6抑制劑,憑借突破性的臨床數據以及長期用藥的耐受性,具備十足的競爭力,從獲批到首批處方落地僅用時兩個月。而乳腺癌作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國內乳腺癌的新發病例數位居第四位,僅次于肺癌、結直腸癌和胃癌,群體受眾大。國內CDK4/6在2021年被納入醫保,市場正處于放量階段,預期2032年CDK4/6將至人民幣130億元,軒悅寧?上市時期正趕上行業高增階段,且憑借其優異的臨床數據,有望獲得不錯的市場份額。
安奈拉唑鈉腸溶片(安久衛?)是我國首個且唯一自主研發的質子泵抑制劑,依托差異化代謝和排泄的特點,以及安全性更好的優勢,持續提升市場滲透率。不僅如此,安久衛?用于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新適應癥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隨著新適應癥的獲批,其后續的商業價值將進一步提升。
地羅阿克片(軒菲寧?)則于8月獲批上市,是軒竹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ALK抑制劑,用于一線治療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具有突出的全身及顱內抗腫瘤療效,安全性更好,可穿過血腦屏障,對肺癌腦轉移患者有效,預計也將于年內實現商業化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軒竹生物已提交香港主板分拆上市資料,若軒竹成功登陸港股市場,將有望更高效地推進研發管線,加速核心項目的臨床進展與上市進程。
惠升生物則主要聚焦糖尿病及并發癥治療領域,近20個已獲批的產品正陸續上市銷售,即將邁入高速增長期。
上半年,惠升生物的達格列凈片獲批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治療。該品種已納入國家醫保和基藥目錄,借助政策紅利迅速下沉基層。司美格魯肽的降糖適應癥NDA已獲受理,減重適應癥也完成Ⅲ期臨床,預計明后兩年上市,將成下一增長引擎。
渠道方面,公司打造“自營+分銷+零售”立體網絡,讓新品快速觸達患者,商業化提速;同時布局拉美、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獨聯體及東歐五大新興市場,國際化“第二曲線”雛形已現。
不難看出,四環醫藥的創新藥業務已經開始發力,隨著多款創新藥的落地,公司創新藥業務將扛起大旗,毛利率及凈利率都有望得到明顯的提升。
估值拆解:醫美+現金已覆蓋市值,創新藥等于“白送”
截至2025年9月3日收盤,四環醫藥市值僅151億港元。而公司上半年醫美凈利潤達3.1億元,若全年按6億元估算,給予20倍PE,僅醫美業務估值即達120億元。再加上賬面現金39億元,合計已超159億元,折合港元約173億,即僅醫美+現金就已覆蓋當前市值。
這意味著,市場幾乎未給予創新藥任何估值,軒竹生物、惠升生物及整個仿制藥板塊的價值被完全忽視。隨著創新藥商業化加速、醫美持續高增、仿制藥企穩回升,估值修復空間巨大。
此外,公司管理層也持續釋放信心信號,2025年內已實施12次回購,累計金額達9486.74萬元,充分表明公司管理層對四環醫藥未來發展的信心。
結語
綜合上述來看,四環醫藥不再是那個靠仿制藥“吃老本”的傳統藥企。醫美業務全面爆發,創新藥邁入收獲期,仿制藥提供現金流支撐,三大板塊協同發力,構成一個清晰、可持續、可驗證的增長模型。隨著醫美與創新藥雙輪驅動的業績增長邏輯不斷夯實,四環醫藥正完成從成長預期到價值兌現的跨越。
當前估值仍處于“醫美+現金”即覆蓋的低估區間,創新藥部分幾乎白送。隨著業績持續兌現、催化事件落地,四環醫藥的估值洼地,正在被快速填平。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