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賣電站,一邊建電站:明陽智能的“滾動開發術”
導語:明陽不是第一個走這條路的企業,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風電巨頭明陽智能(601615.SH)的半年報,把新能源行業的 “現金流焦慮” 擺上了桌面。
8月26日,明陽智能發布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其上半年的營業收入為171.43億元,同比增長45.33%;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6.10億元,同比下降7.6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5.03億元。
與盈利能力和現金承壓形成對應的是,公司或正加速存量電站的變現。
一位風電行業內人士透露,在找新訂單拉產量的同時,明陽、三一中能(688349.SH)等廠商,都在想辦法變現自己的存量電站資產。一是為了回籠資金;二是,以前的電站還能享受老的電價政策,目前還能談談價格。“所有項目都可交易,無非是價格的問題。”他提到。
把時間線往前拉,細節更能說明問題。
今年3月26日,明陽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將洮南百強新能源100%股權轉讓給廣州越秀新能源,作價9683.01萬元,標的為已并網投運的吉林洮南50MW(一期)風電場。
而早在2024年6月,公司曾短期內接連以賬面凈資產為基準將開魯、奈曼旗兩家項目公司分別以9.6億元和5.58億元出售給中廣核風電,后價格均有所下調。下調后,兩筆交易合計回籠約13.03億元,公告中都以“擇機出讓成熟項目、控制存量資產規模”的“滾動開發”作為解釋。
表面上,這些交易并未帶來可觀的溢價,但對明陽而言,卻是一筆筆真金白銀的回籠。
明陽的出讓并非個別現象。
金風科技(002202.SZ)早在此前就將旗下天潤風電項目對外轉讓;三一重能、林洋能源(601222.SH)等制造端或整機企業也都有將自持發電資產轉讓、分拆或通過其他金融化手段盤活存量的動作。
與電站處置同時進行的,還有明陽不斷擴張的在建項目。
報告同時披露,公司在建裝機接近3.99GW,幾乎是現有運營新能源電站2.12GW容量的近兩倍。
這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打算賣出,為何還要繼續建站?
這里面,既有經營邏輯,也有資本層面的權衡。
一個常見的電站運作路徑是:用較小的自有資本撬動銀行貸款和其他融資(例如只需約20%的資本金就能啟動整套電站項目),可獲得產品收入,項目成熟并網后再擇機對外轉讓回籠資金。
圖源:2024年明陽智能財報
這種做法,盡管增加了財務費用、影響部分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率,但為公司貢獻了收入與利潤,同時資產收益率未必會降低。甚至在這一套敘事體系之下,完全有可能通過在資本市場進行“市值管理”實現正收益。
但這種“資本循環術”,并非沒有風險。
短期內,它能放大利潤表上的營業收入、展示交付能力與訂單簽約數據,從而加強資本市場對“增長故事”的關注;長期看,如果外部融資環境收緊、買方市場收縮,或者電價持續市場化導致存量電站的收益率下降,這條鏈條就可能斷裂。
正如一位與筆者熟悉的風電行業分析師所擔憂的,若“滾動開發”的邏輯變成了掩蓋自生現金不足的常態,公司實際上是在以未來穩定收益作賭注——賭資本市場愿意繼續按制造板塊的想象值來定價公司。
這樣的賭注,一旦被市場重新估價,后果往往是股價與融資條件的雙重受挫。
比如,如果接盤方稀缺、自身資金緊張,或收購定價僵化,這套“先建后賣”的資本循環,就很容易被延長甚至中斷。
前述業內人士透露,“國有五大、地方六小”電力平臺,仍然是電站的傳統接盤方,但這些買方,將按“十四五”規劃目標進行,即使超額也不會太多,且本身在資金面上也并非毫無壓力。“放棄建設”和“轉讓旗下新能源公司”的消息亦屢見不鮮。
圖源:索比光伏網
圖源:北京產權交易所
此外,近年市場上出現的新能源類ABS/REITs試點,表明電站資產證券化正在被探索為一種可能的長期出路:它可以把單體電站的現金流打包成更標準化的金融產品,吸引長期資本入場,從而緩解“誰來接盤”的問題。
但這一通道尚處于發展初期,規模與流動性遠未達到可以全面吸納制造企業大量處置需求的程度。業內也有人提醒,證券化并不等于高溢價買入,更多是優化融資結構和延長資金期限的一種工具。
回到明陽自身,“滾動開發”帶來的賬面收益,也有可持續性之虞。
2023年,行業洗牌與招標價下行給整機廠帶來了明顯利潤壓縮,加之部分電站由于交易標的客觀原因致交易延期,轉讓不及預期,歸母凈利潤在2023年出現大幅下滑,明陽在那一年經歷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擠壓。
明陽智能采取借款133億等舉措,才使得當年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15億元。
圖源:明陽智能2023年報
對外出售電站,短期能“補血”;但長期看,若只是靠不斷的處置、融資維持資金鏈,并不能根本解決制造端競爭和利潤率下行的問題。
制造商能否把“高成長”的想象,持續轉化為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以及金融市場能否為存量電站打造出長期、規模化的退出通道,將共同決定這輪“建站——賣站”方法論,能走多遠。
明陽不是第一個走上這條道路的企業,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但這一輪的勝負,很可能決定新能源行業接下來三至五年的資本與產業格局。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