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營收下滑12.11%!格力電器,釋放了什么信號?
多元化破局,一直是格力電器的方向。
但時至今日,格力電器的多元化相比于美的、海爾都不算成功。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按行業來看,格力電器制造業營收占比高達89.9%,其他業務占比10.1%;按產品分類其消費電器營收占比為78.38%,按地區分類格力電器內銷占比達到了73.12%。
對于一家成長型公司而言,聚焦有助于破局,但是對于一家成熟企業而言,產品過于單一則風險較大,其受制于行業天花板的影響,營收規模容易受到限制。
而格力電器中期業績報告,印證了上述觀點。
根據格力電器最新發布的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營收為973.25億元,同比下降2.46%;歸母凈利潤為144.12億元,同比增長1.95%;扣非凈利潤為139.46億元,同比僅增長0.59%。
如果僅從上半年整體來看,格力電器的財報并不算糟糕,但是具體到二季度來看,其財報下滑就比較明顯了。
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格力電器總營收為599.80億元,同比下滑12.11%;歸母凈利潤為85.08億元,同比下滑10.07%;扣非凈利潤為82.29億元,同比下滑11.88%。
對于業績增速的下滑,格力電器宣布,公司計劃不派發現金紅利,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財報發布之后,次日格力電器股價大跌5.88%,成交量放大至108億元。
實際上,格力電器業績增速的下滑,早有征兆。
財報發布之前,空調行業就已經掀起了一輪價格戰。董明珠此前還表示,家電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大家不再追求技術突破,簡單地偷工減料,以價格忽悠用戶。我們要堅守品質,消費者總有一天會看到,如果圖便宜買1000元的空調,面臨的維修成本遠遠大于購買一臺質量好的產品,劣質產品耗電量也是正常產品耗電量的翻倍。
當然,作為空調市場的老大,格力電器還遭到了來自小米的挑戰。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此前表示,小米空調2024年是中國市場第四名,今年目標坐穩第三名,最近提出2030年目標,在中國市場空調要做到數一數二。雖然目標蠻難,但他認為小米機會很大。
據奧維羅盤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空調線上市場,格力空調市占率23.62%,同比減少0.17%;小米空調市占率15.32%,同比增長4.78%。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格力電器在空調市場的市占率正在遭到挑戰。
當然,格力電器并非沒有意識到公司產品結構單一帶來的影響,從十年前開始,格力電器就開始嘗試多元化。尤其是對珠海銀隆的投資,也證明了董明珠眼光的正確性,但是從結果來看,格力電器多元化一直沒有合適的契機,不管是新能源還是小家電都沒能有效地突圍。
從美的集團以及海爾智家的營收結構來看,美的集團66.85%營收來自于智能家居業務,8.74%的營收來自于新能源與工業技術業務,7.77%來自于智能建筑科技業務,7.72%來自于其他業務;而海爾智家就更加全面,27.17%的營收來自于冰箱,20.94%的營收來自于空調,20.22%的營收來自于洗衣機,13.1%的營收來自于廚電,18.56%的營收來自于其他。
美的以及海爾多元化的戰略,則是業績增長的良好保證。
根據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海爾智家實現營收1564.94億元,同比增長10.22%;實現凈利潤為 120.33億元,同比增長15.59%。而美的集團上半年則實現營收2523.31億元,同比增長15.68%;實現凈利潤260.14億元,同比增長25.04%。
相比于格力的業績,美的以及海爾都表現出了多元化的韌性。
侃見財經認為,由于市場競爭對于格力電器沖擊比較明顯,因此想要破局,多元化之路還是格力電器的必由之路。未來,格力電器應該適當降低分紅比例,大力拓展小家電市場以及相關配套的新能源市場,我們認為只要格力電器步子邁得更大一些,憑借其在制造業深厚的底蘊,成功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