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踩雷”的恒大供應商,如今怎么樣了?
山有信/文
近日,恒大退市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回憶起當初恒大上市時,許家印左手持酒杯,右手豎大拇指,意氣風發。如今卻身陷囹圄,因財務造假、挪用資金等被追責……只能說,物是人非,市場從不會永遠寬容錯誤行徑,曾經那些靠不正當手段堆砌起的虛假繁榮,終會在陽光下被照出原形。
許多人也紛紛感嘆,恒大退市,不僅標志著一個曾經市值超4000億港元的“宇宙房企”走向終結,更象征著中國房地產行業“高杠桿、高周轉、高增長”模式的徹底失敗。
那么,隨著恒大的落幕,它背后那些供應商又怎么樣了呢?我們根據公開信息及報道,了解到此前踩雷恒大的A股上市公司有26家,其中2021年有20家業績虧損,6家大幅下滑。基于此,我們對其中一些公司當下的情況進行了收集和了解,發現他們的日子也并不好過……
中國恒大,于2009年11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成為在港上市最大的內地民營房企,2017年市值一度高達3700億港元。可以說,巔峰時期的恒大,是地產行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住宅開發業務覆蓋全國超百城,項目超千個,2019年合約銷售額突破6000億元,常年穩居行業前列。
但命運的齒輪,在2020年悄然轉向。這一年,不僅是恒大從輝煌走向震蕩的關鍵轉折點,更藏著后續危機的伏筆——“三條紅線”政策,成了壓在這家房企肩上的重要砝碼。彼時的恒大,早已習慣靠借貸擴張的模式,而“三條紅線”劃出的硬杠杠毫不含糊:房企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不能超70%、凈負債率要控制在100%以內、現金短債比不得低于1。這三條清晰的約束,直接戳中了恒大高負債運轉的要害,讓過去依賴借錢“滾雪球”的它,第一次直面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
到了2021年,恒大以高杠桿、高負債的經營模式隱患集體爆發。同年12月,恒大發公告表示首筆美元債違約,正式陷入財政危機,導致公司股價一路下跌,一年間從14元跌至2元以下。同時,隨著A股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預告陸續發布,一些裝修、材料等房企上游上市公司因踩雷恒大商票,業績受到嚴重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受恒大商票影響的A股上市公司涉及上海電氣、三棵樹、老板電器、廣田集團、金螳螂、文科園林、江河集團、全筑股份、索菲亞、嘉寓股份、皮阿諾、世聯行等眾多企業。其中,廣田集團、金螳螂、文科園林、江河集團、全筑股份、上海電氣、索菲亞、嘉寓股份、皮阿諾、世聯行等10家企業對恒大的壞賬均超10億元,老板電器也因2021年計提恒大壞賬6.3億元,導致上市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
據悉,2023年中國恒大披露了2021年和2022年財務年度的經營數據,合計虧損超8000億元,刷新了中國企業最高虧損紀錄。
如今,據恒大暴雷已過去多年,它退市的結局也近在眼前。但那些供應商們又過得如何?是否已擺脫當年踩雷帶來的影響?還是說因為恒大的退市更加雪上加霜了呢?我們整理了其中一些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凈利潤情況,發現大部分公司的經營情況也不是很樂觀。其中,金螳螂和世聯行兩家公司的凈利潤逐年遞減。
部分受恒大商票影響的A股上市公司近三年收入狀況
天眼查顯示,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蘇州金螳螂控股有限公司成員,位于江蘇省蘇州市,是一家以從事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265532.3689萬人民幣,超過了99%的江蘇省同行,實繳資本265532.3689萬人民幣,并已于2016年完成了戰略融資。
通過天眼查大數據分析,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共對外投資了54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10026次;知識產權方面有商標信息91條,專利信息2605條,著作權信息21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66個。風險方面共發現企業有天眼風險信息10572條;還發現企業有裁判文書737條,涉案總金額550.77532萬元;涉訴關系2199條,開庭公告1211條,立案信息873條。
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金螳螂與恒大開始業務往來,彼時也成為了他們倆家“糾葛”的開始;2010年11月,兩家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12年,恒大成為金螳螂的第一大客戶,當年其業務占比達6.71%。之后,恒大業務占比繼續走高,到2020年最巔峰時業務收入占比更是超過了20%,可以說,恒大成了金螳螂最核心的客戶。
但是,隨著恒大危機的爆發,金螳螂的態度也隨之迅速轉變,一改此前的合作姿態。2021年10月20日,鄂州市梁子湖區人民法院對金螳螂因其他民事起訴恒大武漢公司、鄂州恒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案正式立案;2021年12月3日,金螳螂發布公告稱,本次起訴恒大涉及案件共694件,案由均為恒大及其成員企業未按合同約定如期支付工程款等款項,案涉標的額共8.82億元;沒多久,其再次發布公告稱,自前次披露訴訟事項至公告披露之日,公司及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累計訴訟、仲裁案件合計17.17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0.09%。
如今,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金螳螂似乎仍未走出“困境。從業績來看,2021年金螳螂實現營收253.71億元,同比下滑18.79%;實現凈利潤-49.5億元,同比大幅下滑308.52%,虧損金額創出新高,而當時導致業績巨額虧損的原因,正是恒大帶來的大批壞賬。如今,自2022年至2024年,其凈利潤收入也仍呈現下降趨勢,從2022年的14.2億元,到2023年的11.65億元,再到2024年的6.28億元,逐年遞減。
可見,在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調整導致裝飾行業需求萎縮、競爭加劇的嚴峻外部環境下,金螳螂自身盈利能力(銷售毛利率、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均同步下降)減弱、資金壓力較大(工程款回款難、大額資產減值計提吞噬利潤)及運營效率不足(盈利質量弱、應收賬款回收困難)等也存在問題,其整體經營面臨多重挑戰。
此外,從股價方面來看,金螳螂面臨的困境更為明顯。據悉,截至2025年8月21日收盤,金螳螂股價報收3.61元/股,總市值為94億元。跟歷史最高點24.65元/股相比,金螳螂如今的股價仍只有零頭,市值更是縮水超過500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世聯行的前身“世聯地產”成立于1993年,是國內最早從事房地產專業咨詢的服務機構;2007年,整體改制為深圳世聯地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8月28日,世聯地產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成為首家登陸A股的房地產綜合服務提供商。
天眼查顯示,該企業注冊資本199282.9038萬人民幣,超過了99%的廣東省同行,實繳資本6145.9186萬人民幣,并已于2022年完成了定向增發。大數據分析顯示,世聯行共對外投資了111家企業,參與招投標項目83次;知識產權方面有商標信息258條;此外企業還擁有行政許可11個。風險方面共發現企業有天眼風險信息25115條;還發現企業有裁判文書13條;涉訴關系101條,開庭公告61條,立案信息17條。
據悉,2025年5月6日,世聯行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有關恒大欠款的提問時表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應收恒大集團及其關聯方的應收款項總額合計12.09億元,其中應收賬款(包括應收賬款、合同資產以及其他應收款)為11.65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11.07億元,累計計提壞賬準備比例達95%,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約為0.6億元。公司已對恒大應收款項提起全面訴訟,雖然絕大多數判決案件獲得勝訴,但實際執行起來難度較大。
換句話說,即使勝訴了,但世聯行也有可能一分錢都收不回來……這樣的情況所導致的結局可能就是,世聯行隨著恒大的崩塌而受到拖累。想當初為了獲得恒大的大單,世聯行下足了血本,自從2017年間接入股恒大地產后,世聯行從恒大方面獲得的業務量與日俱增,相關傭金收入占比從2017年的7.85%上升至2020年的10.64%。
然而,2021年12月,恒大正式爆雷。世聯行也受到拖累,同年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1.29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就是計提對恒大應收賬款以及投資的減值準備。
另一方面,據公開資料,恒大是世聯行最重要的客戶,與恒大深度“捆綁”,世聯行主要為恒大集團提供代理銷售和“互聯網+”服務。2018年至2020年期間,來自恒大的相關收入在世聯行總收入中的占比不斷攀升,從2017年的7.85%上升至2020年的10.64%。到2021年,世聯行與恒大集團確認業務收入仍有約3.4億元,占世聯行營業收入的5.59%。因此,當恒大發生實質性違約,資金鏈出現嚴重問題時,自然就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世聯行的生存境況。
有媒體報道到,面對大額應收款項,以及低迷的房地產市場行情,世聯行也采取了一些應對措施,但根據近三年的經營情況來看,這些措施貌似成效并不是很大。
“一損俱損”。據報道,除了金螳螂、世聯行之外,從恒大暴雷起至今,老板電器、文科園林等企業事實上也遭受了巨大的沖擊。例如,據媒體統計,老板電器2024年消毒柜、蒸箱、烤箱等嵌入式產品收入降幅均超10%,集成灶收入1.83億,同比下滑10.68%;洗碗機收入3.18億,同比下降4.01%。
文科園林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截至2021年年末,文科園林持有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開出的應收票據合計14.42億元,其中逾期未兌付票據7.04億元,未到期票據7.38億元,應收賬款4.37億元,應收票據與應收賬款共計18.79億元。文科園林承接恒大項目數量多、單個項目合同金額小且區域分散,結算催款及法律主張難度極大,在兌付風險出現時處于弱勢地位。
總而言之,恒大退市,其龐大的債務窟窿依舊存在,對于眾多像金螳螂、世聯行、老板電器、文科園林這樣的供應商而言,影響深遠。貨款回收困難,企業資金鏈緊張,業績下滑,市值縮水,部分企業甚至陷入虧損困境,經營發展面臨巨大挑戰,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穩定性也受到嚴重沖擊,這些供應商想要完全擺脫恒大暴雷帶來的陰霾,恢復往日的經營活力,仍需漫長的時間與不懈的努力。
[引用]
① 昔日地產龍頭恒大終退市,16萬散戶未逃生,一文回顧許家印從巔峰到落難.星島記事.2025-08-25
② 恒大負債2.44萬億,26家供應商計提壞賬353億元.樂居財經.2023-07-21
③ 恒大慘淡退市!那些年被“坑慘”的供應商,如今都怎么了?.鳳凰網財經.2025-08-25
④ 恒大退市迎來終章,帶給出險房企什么啟示?.36Kr.2025-08-19
⑤ 被恒大拖欠12億,世聯行已經不抱任何希望.騰訊網.2025-05-07
⑥ 地產代理遇困難時刻,世聯行上半年業績透出恒大“寒氣”.華夏時報.2022-09-02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