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證券靠炒股利潤增長超13倍,母公司近六年遭股東減持超10億元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段楠楠
編輯 | 馮羽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在資本市場持續活躍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證券公司業績普遍高增,對于地方券商江海證券而言也是如此。
8月14日,江海證券母公司哈投股份公布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其全資子公司江海證券業績開始浮出水面,由于2024年同期歸母凈利潤基數較低,在資本市場持續回暖的背景下,江海證券歸母凈利潤增長超13倍。
江海證券業績大增主要得益于公司公允價值轉正所致,除此之外江海證券其他基礎業務并不亮眼。
在大型券商擠壓下,小型券商的經紀業務、投行業務等開展較為困難。在此背景下,背靠哈爾濱國資委的江海證券又該如何突出重圍?
1、資本市場回暖,靠炒股利潤增長超13倍
在資本市場較為火熱的情形下,地處東北的江海證券交出了一份極為亮眼的答卷。
2025年上半年,江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24億元,同比增長超80%,實現持續經營利潤2.88億元,同比增長超13倍。
江海證券業績大增與資本市場回暖有很大關系。
在監管支持下2025年上半年A股走勢較為理想,上證指數上漲超2.7%,深成指及創業板指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在此背景下,江海證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轉正。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江海證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2988.05萬元,2024年同期則虧損1.9億元。
與其他行業不同,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券商會直接參與買賣股票、基金、債券等高風險交易品種。因此,在會計處理中通常會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營業總收入當中。
因此,當資本市場表現較好時,券商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較高,從而讓公司營業總收入大幅上升。當資本市場低迷時,公允價值變動也會出現虧損,拖累公司總營收及利潤表現。
與大型券商經紀業務、投行業務等基礎業務收入較高不同,小型券商經紀業務、投行業務收入較低,因此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對公司業績影響極大。
如2024年上半年,由于江海證券公允價值變動收益虧損超1.9億元,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公司業績增長。
除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大幅轉正外,投資收益的上升也給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了不小助力。
2025年上半年,江海證券實現投資收益4.93億元,2024年上半年則為4.61億元。
投資收益指處置金融資產取得的收益或持有期間的利息、股利收入等已實現收益,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未實現的賬面損益。
但不管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還是投資收益,都是投資股票、債券等取得的收益。
在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共同增長帶動下,江海證券實現了營收及經營凈利潤大幅增長。
對此,「子彈財經」試圖向江海證券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大幅上升,是否是投資股票及類股票資產帶來的收益?公司自營投資中,股票、債券占比分別是多少?截至發稿,未獲得江海證券回應。
2、利息凈收入虧損,經紀和融資融券業務表現低迷
除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大幅增長之外,江海證券經紀業務、融資融券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及投行業務并無亮點可言。
以經紀業務為例,2025年上半年,公司經紀業務收入為1.53億元,同比增長超39%。雖然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增長近40%,但仍顯著低于行業平均增速。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A股總成交金額為162.68萬億元,較2024年上半年的101萬億元增幅超60%以上。
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增速低于行業增速,與傭金費率持續下行有很大關系。上海證券同業公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區A股平均傭金率較2024年同期下降8.2%。
2025年上半年,上海地區證券經紀業務分支機構營業收入(含傭金收入、利息)為148.44億元,同比上升47.1%,行業增速也低于A股總成交金額的增幅。
大型券商如東方財富憑借自身流量優勢能逆勢擴張,因此2025年上半年其經紀業務增速仍在60%以上。而江海證券由于規模較小,想要逆勢擴大市場份額并不容易。
對此,「子彈財經」試圖向江海證券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經紀業務收入增幅低于A股總成交金額,是什么原因所致?2025年上半年,公司經紀業務傭金費率是否下行?同期,公司經紀業務市場份額是否下滑?截至發稿,未獲得江海證券回應。
除此之外,對于各大券商重點發力的融資融券業務,江海證券表現也乏善可陳。2025年上半年,江海證券利息收入為2.19億元。其中融出資金利息收入為1.31億元,同比增長15.79%。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兩融余額為18394億元,同比上升24.2%,江海證券融資利息收入低于行業增速。
不過從公司融出資金來看,其市場份額并未下滑。2025年6月底,江海證券融出資金為42.85億元,較2024年6月底的33.39億元增長超28%,略高于行業增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對外借款較多,2025年上半年江海證券利息凈收入為-1368.86萬元。作為券商的重要收入來源,一般而言在融資融券業務加持下,證券公司利息凈收入十分可觀。
如東方財富2025年上半年利息凈收入高達14.32億元,西南證券2025年上半年利息凈收入為2.34億元。像江海證券這樣,利息凈收入為負的證券公司極為少見。
對此,「子彈財經」試圖向江海證券了解,2025年上半年公司融出資金利息增長低于行業增速,是否是融出資金利息下降所致?且近幾年公司利息凈收入持續為負,作為券商重要收入來源,公司未來將如何推動企業利息凈收入回正?截至發稿,未獲得江海證券回應。
投行業務及資管業務也是如此,2025年上半年江海證券投行業務收入僅為3000萬元左右,同比下降16.53%,資管業務收入還不到1000萬元,經營規模極小。
在大型券商擠壓下,地方小型券商想要獲得IPO、定增等股權融資并不容易,更多是依靠在區域內影響力獲取債券承銷,對于江海證券來說也是如此。但區域債券發行總量有限,想要憑此拉動投行業務增長較為困難。
對此,「子彈財經」試圖向江海證券了解,公司投行業務收入規模極小、且2025年上半年收入出現下滑,未來公司將通過何種途徑推動公司投行業務發展?截至發稿,未獲得江海證券回應。
3、股價大漲股東拋減持計劃,近六年股東減持超10億元
在資本市場持續火熱的背景下,憑借江海證券優異的業績表現,母公司哈投股份股價表現較為亮眼。自2024年9月至今,公司股價上漲超60%以上。
公開資料顯示,江海證券成立于2003年,其初始注冊為1.09億元。2006年,通過吸收合并天元證券公司經營規模有所擴大。
2008年,通過引入吉林亞泰集團和黑龍江省大正投資作為戰略投資者,江海證券將注冊資本擴大至13.6億元。
隨著自身資本實力的增強,江海證券逐漸獲得經紀、承銷與保薦、資產管理、融資融券等綜合業務資格,形成全牌照經營模式。
2016年,江海證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哈爾濱國資上市企業哈投股份耗資近百億元將江海證券納入麾下,公司注冊資本大幅提升至67.67億元。
資產重組完成后,江海證券業績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因此公司股價在資本市場表現也乏善可陳。
2020年,江海證券還因為開展債券自營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股票質押業務過程中存在多個問題,被證監會暫停債券自營業務6個月、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暫停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
2022年因為自營業務虧損,其母公司哈投股份扣非后虧損超10億元。
業績表現不佳,哈投股份也被各大股東輪番減持。Wind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哈投股份被中國華融及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計減持近1.8億股,合計套現資金近10億元。
近期,公司股價大漲,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又計劃減持不超過2080.57萬股。
股東是否減持并不受上市公司控制,但若是企業業績能持續增長,給予股東豐厚的分紅和不斷上升的股權價值,股東也不會接二連三地減持。
從業績來看,自并購江海證券后,哈投股份業績波動巨大,整體仍在原地踏步。
由于盈利能力不佳,哈投股份分紅較少。2019年至2024年六年時間里公司僅分紅3.1億元,平均每年僅分紅5000萬元左右,相較于公司160億元市值計算,其每年分紅率約為0.4%。
此外,由于業績較差,哈投股份股價大部分時間都在6元/股左右波動,表現并不理想。
對此,「子彈財經」試圖向江海證券及哈投股份了解,過去五年公司股東中國華融及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合計套現超10億元,股東如此大規模減持是何原因?
由于業績較差,過去五年公司分紅金額相對較小,對于股東而言投資回報率并不高。未來,公司又該如何提升經營業績,努力回報股東?截至發稿,未獲得江海證券及哈投股份回應。
對于江海證券而言,由于資本市場的回暖,依靠股票、基金等金融投資工具讓自身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大幅增長,公司業績也隨之大幅增長。但除此之外,公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融資融券業務等表現卻乏善可陳。
資本市場波動性極大,想要憑此維持業績穩定增長并不容易。如何借助政策支持,擴大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融資融券等基礎業務,是江海證券管理層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
*文中配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