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Keep:港股AI應用板塊的“啟明星”
新一輪科技浪潮正重塑資本市場對“工具”應用類公司的估值邏輯。
今年以來,擁抱AI的垂類應用如多鄰國、美圖等均實現市值躍升,展現出市場對優質AI應用的追捧。
上半年,運動科技平臺Keep提出“All in AI”戰略后,也通過上半年業績初步驗證AI轉型成效。財報顯示,Keep實現營收8.22億元(人民幣,下同),非國際財報準則下經調整凈利潤1035萬元,AI驅動平臺架構轉型,并推動經營結果扭虧為盈。
那么,已經成為港股市場稀缺“AI+運動科技”公司的Keep,能打造出最具潛力的AI應用嗎?
AI應用龍頭引爆資本市場 業績與估值雙雙起飛
2025年,AI應用已成為資本市場最關注的板塊之一。
無論是美股的AppLovin、多鄰國,還是港股的美圖,均因AI轉型而獲市場重估。從共性來看,這些頭部垂類應用依托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積累切入AI,并迅速在業績上體現成效。
教育科技領域,多鄰國在全面轉向 AI-First 后,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40%至4.8億美元,市值突破150億美元,市場給予超過百倍的估值;影像科技領域,美圖多年虧損后收縮部分傳統業務,憑AI實現扭虧,凈利潤同比增長超70%至4.67億元,市值接近500億港元。
從“工具”走向AI原生,成為垂類應用釋放新一輪成長性的關鍵。
乘著這股東風,運動科技的“頭號玩家”Keep也在今年全面轉向AI公司。上半年,公司主動“瘦身健體”,精簡非核心的低毛利的居家大器械業務,聚焦運動科學與運動美學兩大板塊,提升整體經營質量與AI業務專注度。
事實證明,拳頭只有縮起來才能更好地打出去。財報顯示,Keep毛利率由上一年度同期的46.0%提升至52.2%。同時,AI技術正推動成本效率提升和盈利模式轉型,AI教練等產品讓訂閱業務更加滿足“千人千面”的服務需求,平臺會員滲透率從去年同期11.1%提升至12.4%,用戶付費意愿增強。
半年報的扭虧為盈,意味著Keep與多鄰國、美圖類似,兌現了AI商業化邏輯,進入了AI驅動的新估值周期。
從多鄰國、美圖到Keep的轉型成功,說明AI能夠顯著拓展垂類應用的成長空間,并帶來更大的估值彈性。問題在于,誰能在下一階段脫穎而出,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級AI應用?
孵化全民級AI應用 垂直賽道王者為何一路領跑?
全民級AI應用,更可能誕生于擁有深厚數據壁壘和高頻剛需場景的垂直領域領跑者,而非從零開始的創業公司或側重AI基建的巨頭。
首先,頭部垂類應用積累的海量場景數據是AI時代的“金礦”。
Keep宣布“All in AI”后,國泰君安就指出,Keep聚焦垂類場景,數據聚焦運動,有足夠的規模性、全面性和復合性。
依托超過4億用戶數據訓練的模型Kinetic.ai,Keep推出了AI教練“卡卡”,通過多模態交互實現智能方案生成和實時反饋,將線上訓練體驗進一步拉近至線下私教模式。
這意味著Keep的服務形態從內容銷售向陪伴式訓練轉變,為ARPU值提升打開空間。上半年,Keep每名月活躍用戶的每月平均收入從去同期的年5.8元同比增加至人民幣6.1元,大幅提升4.5%。這也反映出Keep基于高質量數據打造了“好用”的AI。
除數據外,AI的落地也離不開軟件與硬件協同,部分“工具”類應用早期的硬件布局形成了生態級閉環優勢。
比如,Keep在裝備、服裝、穿戴等高潛力硬件品類上的布局,與AI應用形成閉環體驗,提升用戶為產品和服務付費的意愿。上半年,Keep發展裝備、服裝、穿戴等高潛力品類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板塊實現營收約4.0億元,毛利率同比提升3.3個百分點。
同時,與硬件廠商合作形成的更大生態擴大了數據來源,有助于AI應用的迭代優化。上半年,Keep與更多智能穿戴設備對接,比如接入蘋果旗下Beats品牌發布的Powerbeats Pro 2運動耳機,拓展心率等實時數據采集。可以預見,隨著越來越多廠商在智能穿戴領域加大投入,Keep等優質應用能夠觸達更廣闊的用戶群體。
最后,相比聚焦做AI“水電煤”的巨頭,垂直領域玩家在應用層更專注落地和場景優化。
上半年美圖等AI應用估值飆升之時,華泰證券等機構提到一個關鍵因素:在更進一步的垂直場景應用中,國內應用在產品設計、迭代能力、用戶反饋等維度均有優勢。
Keep在上半年持續優化自研微調模型Kinetic.AI,并快速推出多款AI產品,并試水海外市場,展現出敏捷的執行力。無論是AI教練、AIGC課程生產、智能助手Kiri,還是面向海外健身人群的個性化健身訓練產品FitPulse和AI飲食記錄管理產品Calcut,都證明Keep正形成完整的AI產品生態,加快商業化落地。其中,AI教練抓住AI飲食記錄這一典型高頻剛需場景,對App DAU的留存率攀升至79%,展現出顯著產品留存優勢。
從數據積累到生態閉環,再到產品留存,垂直領域領跑者具備更強的先發優勢。下一個全民級AI應用,大概率會由這些公司孵化。而隨著多鄰國、美圖、Keep的成功轉型,AI應用的“英偉達時刻”漸行漸近,這輪科技重估的浪潮更加澎湃。
AI牛市估值邏輯變遷 Keep站在全民運動的黃金賽道
市場正進入以AI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牛市。8月,高盛時隔半年再次明確表態“做多中國”,提出“ 科技股業績爆發,AI成最大催化劑”。
值得關注的是,與2017年依靠流量驅動的行情不同,本輪牛市更強調技術落地與商業化效率,市場關注的焦點已轉向AI訂閱收入的占比和利潤率。
因此,多鄰國以AI驅動的個性化學習模式,贏得超過百倍市盈率;美圖依靠AIGC重塑影像美學與電商設計,獲得近五十倍估值。
與多鄰國(語言學習)、美圖(影像美化)類似,運動健身是兼具高頻、剛需和個性化特征的優質場景。尤其在中國這樣擁有龐大人口基數和日益增強健康意識的市場,運動科技產業正處在黃金發展期。
Keep通過AI教練等功能改進“教與學”關系,彌補了優質教練稀缺的痛點,也展現出與多鄰國類似的成長邏輯。
當前,相對于喝到這輪AI重估行情“頭啖湯”的Applovin、多鄰國、美圖等公司,Keep估值仍在相對低位。隨著本次半年報初步體現AI戰略的成效,市場有望重新定價Keep,公司正站在估值模型切換的起點。
注:企業價值/收入(倍);數據來源:Wind
短期來看,AI硬件迭代將帶來密集催化。下半年,蘋果iPhone 17系列、Meta的Hypernova、阿里的夸克AI眼鏡等AI手機、智能眼鏡等產品密集發布。從歷史看,應用端兩次飛躍都依賴硬件革新(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如今巨頭加碼智能穿戴,將為AI應用爆發奠定條件。
長期來看,中國龐大的運動市場也有足夠空間孵化全民級AI運動應用。IDC報告顯示,全球 AI +健身市場規模2025年將達32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還高達31%。而在AI運動健身賽道,Keep手握2249萬平均月活用戶和280萬平均月度訂閱會員,以軟硬件協同布局觸達更多人群,無疑已經卡位成功。
依托現有的網絡效應和不斷提升的用戶粘性,Keep有望成為一個以“運動科學”為核心的全民級AI平臺,增長空間和估值天花板也將隨之打開。
來源:港股研究社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