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200家門店+1.5億用戶,狂飆的途虎正在改寫汽車后市場規則
隨著汽車保有量突破3.59億輛、平均車齡超過6年,這個萬億級市場正從"小散亂"的傳統格局加速向集約化、品牌化轉型,中國汽車后市場正站在歷史性拐點。
在此背景下,途虎養車于近日發布半年報,其上半年實現了收入同比增10.5%至78.8億元的成績。經調整凈利潤同比增長14.6%達到4.1億元。
這份財報不僅體現了途虎養車在營收和利潤上的增長,更揭示了汽車后市場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變革。
7000家工場店形成網絡效應,規模經濟構建護城河
過去,中國汽車后市場長期被貼上"散而多"的標簽——4S店體系占據高價值服務但價格溢價顯著,區域連鎖和獨立維修廠雖靈活卻難以標準化,這種碎片化格局導致行業效率低下、用戶體驗參差。
而途虎養車通過構建全國性標準化網絡,正在改寫這一競爭邏輯。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途虎工場店數量達7205家,覆蓋全國320個地級市和1855個縣級區劃,在乘用車保有量2萬以上的縣域覆蓋率已達70%,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域服務能力。
這一規模不僅是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更關鍵的是其網絡布局聚焦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核心經濟區,平均每隔一段固定距離就有一家途虎工場店,這種毛細血管般的滲透率極大降低了用戶獲取服務的決策成本。
途虎的規模優勢也并非簡單“堆量”, 而是建立在精細化加盟管理和深度下沉的戰略之上。
2025年上半年,途虎推出"十億補貼,萬店同行"計劃,通過補貼和流量扶持降低加盟商運營壓力;同時聯合共青團中央實施"新青年計劃",以百萬資金支持青年創業,解決行業人才斷層問題。
這些舉措成效也十分顯著。開業六個月以上的工場店盈利比例保持在90%的高位,同店履約用戶數同比增長超7%,在行業整體進廠臺次下滑的背景下尤為難得。
值得注意的是,途虎在下沉市場的策略并非"掠奪式擴張",而是通過數字化工具幫助縣域門店精準匹配當地車型需求,例如在西北地區增加SUV底盤防護服務,在沿海地區強化防腐蝕養護方案,這種本地化適配使得縣域門店的復購率甚至高于一二線城市。
規模經濟的另一端是用戶積累。財報顯示,途虎注冊用戶已突破1.5億;全渠道累計12個月交易用戶達2650萬,APP月活1350萬,分別同比增長23.8%和17.5%。
更值得關注的是用戶質量的提升——復購率高達64%,這種用戶黏性源于途虎構建的"標準化-信任-復購"的正向循環。
整體來看,途虎養車通過構建覆蓋全國、深入縣域的標準化服務網絡,不僅打破了汽車后市場長期"散而亂"的格局,更形成了規模經濟與用戶增長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技術賦能行業變革,智能化驅動高質量增長
上半年高達64%的用戶復購率和智能客服帶來的成本優化,讓途虎從單純的規模競爭,邁入了通過技術賦能提升服務質量與運營效率的新階段。
這種從"量"到"質"的演進,恰恰為接下來的技術變革敘事埋下伏筆。當規模優勢遇到技術杠桿,途虎養車正通過AI與智能化驅動行業走向高質量增長。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途虎的研發投入環比提升13.8%,這些投入并非追逐概念,而是精準聚焦于AI應用與供應鏈智能化兩大能直接提升人效和體驗的領域。
據悉,今年開年,途虎主動部署了DeepSeek-R1、V3等先進AI模型,并將其融入核心業務體系。隨著更高性能的AI模型的部署,途虎養車對于AI技術的前瞻布局如今已步入收獲期。
在AI工具的加持下,上半年,途虎的售前轉化率同比提升了2%、智能客服滿意度提升了7%,同時客服人力成本同比下降了18%,顯著提高客服質量的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
而供應鏈智能化是其上半年技術投入的另一個核心領域,也是途虎養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追求高質量增長的集中體現。
今年二季度,其廣州自動化標桿倉建成并投入運營。這種高度的自動化使其人工成本降低60%,分揀效率達傳統倉儲的2.5倍,可支撐廣東省及周邊省份未來五年增長需求,并在"618"大考中得到相應驗證。
與此同時,其倉儲效率也在不斷提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途虎物流當次日達率提升至83%。輪胎與保養業務的倉儲坪效較去年同期提升超7%。
更前沿的探索在無人配送領域。上半年,途虎與頭部無人車企業合作,在南京、成都試點"無人車+工場店"的閉環配送。這種創新對汽車后市場也具有特殊價值,緊急救援場景下,傳統物流難以滿足時效要求,而分布式部署的無人車能提供解決方案。
在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消費者對即時服務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技術已從"可選"變為"必選",這也是其相較傳統汽修門店構建代際優勢的關鍵。
結語
途虎養車在中報中展現的不僅是業績數字的增長,更是一種良性發展模式的驗證。途虎通過規模擴張占領市場,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效率,通過生態建設鞏固優勢,正在中國汽車后市場開辟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
隨著中國乘用車平均車齡增長,大量快修類目需求爆發,以及新能源車售后市場的快速崛起,汽車后市場將迎來更多機遇。途虎養車已經在這場變革中占據了有利位置,其構建的標準化服務網絡、數字化效能與智能化運營能力,正不斷鞏固其市場領先優勢。
作者:琴聲奏響時
來源:港股研究社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