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不再是泡泡瑪特財報關鍵詞!中國潮玩品牌的全球化新范式
8月19日,泡泡瑪特公布了2025年半年報,成績相當亮眼:半年營收破百億,收入利潤都超過了2024年全年。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它收入結構的變化——
此前泡泡瑪特收入分為中國內地和海外,隨著今年上半年啟動了一輪大范圍的組織架構調整,最新財報中收入結構已經分成了四大區域,分別是中國、亞太、美洲、歐洲及其他,四大區域增幅分別為135.2%、257.8%、1142.3%、729.2%,“海外”不再是泡泡瑪特財報關鍵詞,取而代之的是外界對這家泡泡瑪特全球化的高度認可。
放眼望去,能在全球主流市場做到這一步,還不依賴低價競爭的中國企業,本就寥寥無幾。
我們熟知的米哈游、大疆都沒有上市。在上市企業中,泡泡瑪特幾乎是獨一份的存在。
這個“用品牌價值贏得全球青睞”的故事,越來越有看頭了。
半年凈利潤超47億元,預計今年營收300億元
財報顯示,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138.8億元,同比增長204.4%,經調整凈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362.8%。
在上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創始人王寧表示:“集團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并預計全年營收將不低于300億元。
這份“最好業績” 不僅體現在規模增長上,盈利質量的提升同樣顯著。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毛利率達70.3%,同比提升6.3個百分點,創下歷史新高。
粉絲會員池也在持續壯大。上半年,泡泡瑪特的中國內地累計注冊會員總數,已從去年底的4608萬人增長至5912萬人,新增注冊會員1304萬人。這些會員貢獻了九成以上的銷售額,復購率超過50%。
在亮眼的整體表現背后,全球化無疑是最強勁的引擎。
分區域來看,泡泡瑪特四大市場全部實現三位數增長:中國營收82.8億元,同比增長135.2%;亞太營收28.5億元,同比增長257.8%;美洲營收22.6億元,同比增長1142.3%;歐洲及其他地區營收4.8億元,同比增長729.2%。
而從收入結構上,上半年,泡泡瑪特海外收入55.93億,占總收入40.31%。
此前王寧曾在央視采訪中透露:“今年海外業務增長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今年海外整體收入有可能超過國內。”顯然,泡泡瑪特離這一目標的實現,已經越來越近。
這樣的成績,讓投資者們難掩興奮。有投資者坦言,“即便我已經是社區里最樂觀的那個,泡泡瑪特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亦有觀點認為“只有偉大的企業才會有如此美妙的時刻。”
機構反饋也呈積極態勢。中信里昂發布研報稱,將泡泡瑪特目標價從300港元上調6%至318港元,并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二級市場上,泡泡瑪特股價一路攀升。截至今日收盤,泡泡瑪特股價報316港元/股,漲12.54%,市值4243.7億港元。
泡泡瑪特的全球化:不走低價老路
一個出人意料的事實是:泡泡瑪特亮眼的成績背后,是一套不同于傳統打法的全球化路徑。
很多中國品牌走全球化之路,習慣用“物美價廉”打開市場,家電、手機、甚至汽車都繞不開這條路。雖然能帶來銷量,但也容易陷入利潤薄、增長空間受限的困境。
泡泡瑪特沒選這條路。它在海外市場,價格定得比國內還高。
一個在國內售價69元的常規手辦,在歐美輕松賣到15-20美元(約合100-140元),比國內貴兩三倍。
此前,新品LABUBU搪膠毛絨三代前方高能系列在美國定價27.99美元,比前兩代高出近三成;HIRONO回聲系列手辦在美國定價18.99美元,也同比漲價約11.8%。
價格漲了,消費者購買熱情卻一點沒減。據報道,4月24日,LABUBU三代全球發售當天,美國洛杉磯門店外的長隊一眼望不到頭,甚至有人凌晨四點就開始等候,場面不輸蘋果新機發售時的盛況。
次日,泡泡瑪特App更是登頂美國App Store購物榜,這也是其官方應用在購物榜的首次登頂。同時,泡泡瑪特App還在一日之內躍升114個位次,成為免費總榜第四名。
美銀美林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泡泡瑪特的LABUBU三代4月在美國及歐洲市場銷售同比分別增長約8倍和5倍。
社交平臺上,消費者則普遍表示,漲價對他們的購買意愿影響不大,反而因為產品稀缺更想買了。
“雖然價格確實漲了,但看到別人都有LABUBU而我沒有,這錢我還是愿意花。能買到就是賺到,買到手的那一刻最開心。”一位消費者這樣說道。
全球買單,憑的是什么?
泡泡瑪特讓全球年輕人心甘情愿掏腰包,背后是公司在IP與渠道的持續深耕。
泡泡瑪特早期定位為“潮流雜貨鋪”,賣各種選品、采購來的潮流商品。當時,賣得最好的產品是一款叫日本IP玩具。
可惜IP不在自己手里,泡泡瑪特賣得再好也毫無掌控力——他們想擴大代理、做定制款、甚至請來參展,全都被拒了。
IP的重要性就此凸顯。后來,泡泡瑪特團隊拜訪了眾多IP設計師和版權擁有者。2016年,泡泡瑪特推出了第一個MOLLY星座系列。時至今日,MOLLY都是泡泡瑪特最受歡迎的IP形象之一。公司也從那時起逐步轉型成一家潮流玩具公司。
在王寧看來,“我們本質上是一家IP公司”。
目前,泡泡瑪特已建立起龐大且成熟的 IP 矩陣。上半年,光是LABUBU所在的THE MONSTERS系列就貢獻了48.1億元收入,占比34.7%。MOLLY、SKULLPANDA、CRYBABY、DIMOO這幾個IP營收都超過10億元,總共13個IP邁入了“億元俱樂部”。
這些IP的成功絕非偶然,每個形象背后,都是對年輕人情緒的深度連接。比如,Hirono小野詮釋出現代人的敏感與孤獨,星星人用紅撲撲的臉蛋講述勇氣與治愈,Peach Riot則以鮮明群像點燃集體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業績發布會上,王寧坦言,相比數據,他更關心LABUBU成為世界級IP的意義。
他表示,當LABUBU成為世界級IP以后,這個IP的價值挖掘才剛剛開始。LABUBU作為一個符號化的IP有許多可以挖掘的品類、開發的方向,但產品開發還是會相對克制。
王寧還展示了本周即將發售的mini版LABUBU,并表示未來LABUBU可能會適用于更加多元化的場景。
而要讓這些IP真正穿透全球市場,渠道的深度布局仍是重要支撐。這些年來,泡泡瑪特在渠道建設上下了很大功夫,已經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融合覆蓋。
線上,泡泡瑪特的官網目前已覆蓋37個國家,其中34個國家同步上線了自研App,業務觸達近百個國家和地區。
線下,泡泡瑪特把店開到了英國劍橋、印尼巴厘島這些標志性地點,持續進駐全球知名地標。
截至6月底,它在全球18個國家共開設571家門店,新添40家線下店和105臺機器人商店。
具體到區域,美洲市場聚焦美國,上半年凈增線下門店19家,達到41家;歐洲市場繼續布局全球知名地標,上半年凈增線下門店4家,達到18家;亞太市場深化旅游零售策略,布局全球知名旅游目的地以及機場,上半年凈增線下門店5家,達到69家。
除此之外,泡泡瑪特在線下體驗創新體驗上持續發力:城市樂園不斷升級吸引全球游客,星星人IP發起關愛孤獨癥兒童公益項目,LABUBU助力青少年攀登珠峰活動,支持體育事業發展......這些動作既為品牌增添了人文溫度,又不斷延伸著其文化影響力。
結語
泡泡瑪特在全球市場的成功,已經超越了單純的商業成就。
它為中國上市公司乃至整個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極具參考價值的樣本:在全球化競爭中,與其陷入價格戰泥潭,不如專注打造品牌價值,建立與消費者的情感連接。
它證明著,真正的全球化,始于產品,成于品牌,久于價值。
?END?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