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商譽的臥龍電驅,赴港IPO能否逆襲機器人賽道?
8月13日,中國電機行業龍頭臥龍電驅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成為2025年“A+H”上市浪潮中的又一重量級選手。
在恒瑞醫藥、海天味業等行業巨頭紛紛南下布局的背景下,臥龍此舉不僅是資本路徑的拓寬,更是其深化全球化戰略、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關鍵落子。
臥龍電驅的業績韌性與其在三大前沿領域的戰略卡位密不可分,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這三條賽道不僅代表未來產業方向,更因技術協同性使臥龍形成獨特競爭優勢。
這場醞釀已久的資本躍遷背后,是其貫通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三大萬億賽道的野望,用162億營收和36.7%的凈利增速,演繹“電機為軸,三翼齊飛”的跨界傳奇。
技術軸心,30年電機霸主的生態裂變。
臥龍電驅的跨界底氣,源于其深厚的電機技術積淀。
2024年業務矩陣解析。
“電機是智能運動的血液,我們要讓它流遍每個機械肢體。”董事長陳建成的宣言,揭示了技術復用的底層邏輯,同一套電磁設計、精密制造能力,正注入三大新興場景。
從關節電機到整機落地的三級跳?
當人形機器人步入量產前夜,臥龍已完成全鏈布局。
垂直整合戰略。核心部件突破,無框力矩電機扭矩密度達35Nm/kg,關節模組壽命超200萬次循環,成本較日本廠商低40%。
整機制造能力,意大利SIR技術轉化良率95%,浙江希爾基地年產5000臺產能,云深處四足機器人戰略訂單。
生態卡位。
2025年機器人業務營收有望突破15億,毛利率預計達35%(超傳統電機10個百分點)。
低空雄心,航空電機的“飛天證”。
在萬億低空經濟賽道,臥龍電驅手握關鍵入場券。
航空電機技術壁壘。
eVTOL領域深度綁定。沃飛長空AE200機型主驅電機供應商,時的科技蕪湖基地首批電機訂單,中國商飛聯合開發兆瓦級支線飛機電機。
隨著2027年eVTOL商業化運營啟動,其中功率(30-200kW)產品將迎來爆發,單機價值量達20萬元。
新能源歐洲爆發的第二曲線。
當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破40%,臥龍在歐洲開辟新大陸。
出海戰略成效。
技術-資本雙輪驅動。采埃孚合資工廠年產能擴至200萬臺,800V高壓平臺電機量產良率99.2%,商用車電驅系統配套宇通氫能巴士。
2025年上半年汽車電機營收同比激增45%,歐洲市場貢獻超六成增量。
36.7%凈利增長背后的管理待解題。
盡管業績亮眼,14億商譽與高管理費用仍是待解題。
商譽安全邊際分析。
管理費用優化路徑。
1. 數字化提效:SAP系統削減30%審批流程。
2. 產能整合:關閉歐洲3家低效工廠。
3. 人才結構:研發人員占比提至35%(2024年28%)。
2016至2024年間,公司營收從89.14億元穩健攀升至162.47億元;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達5.37億元,同比大增36.76%,增長動能強勁。2025H1凈利率回升至7.1%(同比+1.2pct),證明改革初見效。
赴港上市,全球化2.0的關鍵跳板。
此時赴港上市,暗藏三重戰略深意。資本破局三箭。
1. 品牌溢價:H股工業板塊平均PE較A股高40%。
2. 并購整合:構建跨境收購資金池(目標歐洲電機廠)。
3. 債務優化:置換利率6.2%的存量借款。
參照三花智控H股上市后海外營收占比從22%躍至45%的路徑,臥龍有望復制成功。
電機之王的生態遠征。
在紹興上虞的智能制造基地,同一條產線正交替生產機器人關節電機與eVTOL推進器。這些電磁特性高度相似的銅線圈,即將嵌入智元機器人的靈巧手腕、驅動沃飛長空的飛行汽車、賦能奔馳EQE的驅動系統,它們正在成為智能運動控制的“通用語言”。
從收購SIR的機器人整機野望,到DO178C認證的航空級突破;從稱霸工業電機到問鼎新能源電驅。臥龍電驅的進階之路印證著中國制造的終極法則。在機電結合領域,縱向深耕構建技術軸心,橫向遷移引爆指數增長。當陳建成宣布“要讓中國電機托舉萬物運動”時,這家企業的野心已超越行業本身,它正成為智能運動生態的底層架構師。
隨著港股上市打開資本通道,隨著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降臨,臥龍電驅的三棲戰略進入收獲期。
在這個3.5萬億低空經濟、百萬臺人形機器人的宏大敘事里,這位電機之王的生態遠征,正為中國智造寫下最磅礴的注腳。
注:(聲明:文章內容和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