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idGlasses(海外版)中國香港首發,Rokid深化全球化布局
出品 | 子彈財經
作者 | 燁楠
編輯 | 閃電
美編 | 倩倩
審核 | 頌文
科幻電影中的產品終成真。
一副“AI+AR”眼鏡,輕至49克,戴上如同正常眼鏡一樣。但與此同時,只要輕按兩下右側按鈕,一切變得科幻起來:眼前出現《黑客帝國》里熟悉的綠色字體,可實時翻譯、可提詞、可AI識圖、可導航,還能以第一視角拍攝照片和視頻Vlog。
今年因“提詞器”功能火爆出圈的AI+AR眼鏡Rokid Glasses,至今已拿到全球30萬訂單。另一邊,其主要供應合作方藍思科技正在加班加點供應生產,以保證產品交付。
8月13日,Rokid在中國香港舉辦發布會,首發了支持粵語交互的Rokid Glasses(海外版)。中國香港成為Rokid Glasses海外藍圖的第一站,此次事件也成為Rokid加速全球化布局的關鍵里程碑。
1、Rokid Glasses中國香港首發,全球首款消費級“AI+AR”眼鏡
Rokid Glasses中國香港發布會上,引進這款產品的中國香港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CSL的個人業務行政總裁CEO林國誠戴著這款眼鏡試用講解,成為Rokid Glasses出海歷程的一個記憶點時刻。
CSL Mobile與中國香港科技及家電品牌代理商UNITY Tech成為Rokid此次布局中國香港市場的兩個主要合作方,并一同進行Rokid Glasses的聯合首發。此次發布會地點“io.t by HKT”概念店便是UNITY Tech旗下店鋪,待產品上市后,Rokid Glasses將成為這間店鋪、以及UNITY Tech旗下全港店鋪的明星產品之一,并鋪開線上線下全渠道售賣。
Rokid Glasses從一個想法到如今落地,歷時三年,成為全球首款“AI+AR”(人工智能+增強現實)一體式智能眼鏡。
當用戶真實地將這款產品戴在眼上,會感嘆Rokid Glasses是一件如此超越時代的作品。
它僅僅49克,甚至比許多框架眼鏡還要輕巧和無負重感。而在這樣一個看起來、戴起來與普通眼鏡無異的產品上,集成了包括題詞、翻譯、導航、AI問答等強大的AI+AR信息交互體驗。
Rokid Glasses(海外版)還在現場展示了粵語交互能力,當用戶面對一幅畫,以“Hi, Rokid”喚醒AI助手,并用粵語提出“幫我描述下眼前的這幅畫”的需求時,粵語文字版的問答信息可以直接呈現在用戶視野中。
Rokid Glasses還支持近視和散光人群定制鏡片,并通過磁吸緊密貼合,可以作為日常功能性眼鏡使用。
它將數字信息無縫融入現實世界,為用戶在工作、學習、娛樂和日常生活中帶來革命性的效率提升和體驗革新。
據Rokid海外負責人邵華強介紹,相關中國香港代理商已為這款產品下訂數萬臺,等待十月份產品交付,便可展開全港落地售賣。目前,用戶已經可以通過CSL的官方渠道進行預定。
2、Rokid全球化戰略深化,中國香港成為出海門戶
2012年,Google推出第一款AR眼鏡Google glass,成為AR行業中的標志性事件。隨后國內也進入了AR眼鏡探索期,在各個技術維度上不斷爭相探索,歷年間AR眼鏡產品經歷了數次迭代。
2014年,Rokid由前阿里巴巴M工作室負責人祝銘明在杭州創辦,致力于以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探索下一代人機交互平臺。
在過去的十一年,Rokid此前研發的數款AR眼鏡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工業、文旅博物等數個B端市場。也陸續發布Rokid AR Lite等注重AR功能的C端產品。
去年11月18號,Rokid Glasses作為Rokid首款面向C端,支持用戶全天候佩戴的“AI+AR”眼鏡,正式在杭州發布。
今年2月18日,在杭州余杭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Rokid Glasses通過用眼鏡題詞展示了產品的跨時代功能,這個場景被現場視頻記錄后迅速登上社交媒體熱搜。
在最近的一年里,Rokid Glasses也頻頻亮相各大行業活動,在社交媒體高頻曝光,從行業破圈,引發市場和大眾的廣泛關注。
目前,Rokid Glasses全球預訂單達到30萬,于去年預定的第一批用戶(F碼用戶)已經收到產品,公司按照不同的付款優先級陸續發貨。
Rokid創始人祝銘明此前提到,相比AR眼鏡,AI眼鏡市場的消費體量,使之成為“另一個級別的賽道”。也因此,能夠真正做出一款面向大眾消費者的產品,其在技術成熟度、交互體驗、使用體驗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Rokid Glasses的亮相,以及如今Rokid Glasses(海外版)的即刻上市,也標志著這家行業頭部的先驅公司,奠定了能夠向全球更廣闊市場走去的信心。
邵華強說,在成立伊始,Rokid事實上就將自己定義為全球性的公司,Rokid的市場野心從來就不局限在國內市場。此次中國香港發布會,也成為Rokid Glasses出海歷程的第一站以及關鍵性一步。
Rokid選擇中國香港作為Rokid Glasses全球化戰略的重要首發站,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中國香港不僅是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更是連接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特別是亞太地區的關鍵樞紐。其成熟的消費市場、開放的商業環境以及對新科技的高接受度,為Rokid Glasses(海外版)的落地提供了絕佳土壤。
“中國香港連接了中國大陸和整個國際市場,也是輻射東南亞市場的最佳門戶”,邵華強說。
中國香港市場的開拓經驗,將為Rokid后續進軍文化相近、語言需求多元的亞太市場提供寶貴的借鑒和強大的信心。Rokid看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太地區在AR眼鏡領域的巨大增長潛力和用戶需求,中國香港地區的發布正是撬動這片藍海市場的重要支點。
據邵華強介紹,東南亞布局的下一個城市很可能就是新加坡。此外,Rokid Glasses北美市場的出海工作也已開啟——從中國香港開始,Rokid的出海布局正在加速中。
3、Rokid Glasses,是“AI+AR”眼鏡行業的“初代iPhone”
正如蘋果定義了智能手機的產品形態,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中,盡管產品有升級,技術有迭代,這個時代智能手機的基礎產品形態都逃不出初代iPhone所定義的樣子。
眼下,即是Rokid的“初代iPhone”時刻。
目前市場上有兩種智能眼鏡形態,一種是以計算性能為優先向,側重AR能力的眼鏡;另一種是以眼鏡形態為優先向,側重AI能力的眼鏡。前者為分體式產品,眼鏡和搭載芯片、電池等的主機通過一根數據線相連,更接近娛樂性質的頭顯設備,而后者則將芯片、電池等配件都安裝在眼鏡本體里,無需額外配備主機,外觀上和普通眼鏡相似,可全天候佩戴,是通往更廣闊消費市場、更貼近日常生活的大眾級產品,商業空間想象力也更大。
Rokid先前布局的Rokid AR Studio、Rokid AR Lite等都是前一種智能設備形態,在祝銘明看來,這兩種形態在Rokid的發展歷程里,可以理解為前一種是為后一種誕生發展的技術探索與鋪墊。
前一種Rokid AR眼鏡的算力優先級形態,決定了它要往另一種娛樂方向走去,此前,祝銘明還在Rokid AR Lite眼鏡上打通了《黑神話》。Rokid在AR行業領域深耕11年,積累的光學、系統等核心能力,都為Rokid Glasses的研發鋪墊了技術基石。
Rokid給文博市場做AR眼鏡導覽的經驗,也成為其得以從B端到C端的重要橋梁。此外,行業的AI時刻也成為Rokid Glasses誕生的另一個契機。“AI扣動了最后的扳機”,祝銘明說。
三年前,Rokid開始研發打磨Rokid Glasses的產品形態。
光波導技術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向問題。目前,相關領域的光學顯示方案有兩種,分別是Birdbath和衍射光波導。Birdbath的光學模組體積會較大、鏡片會較厚,而衍射光波導方案下光線透過率更高、鏡片也更輕薄,但成本高且良品率較低。
在多年打磨下,Rokid Glasses采用了雙目衍射光波導技術,亮度最高達到1500nits,顯示畫面在各種外部光源條件下依舊非常清晰。
祝銘明此前提到,市場正在“跑馬圈地的階段”。縱觀國內外,Meta、小米、雷鳥等都已經發布自家的AI眼鏡,包括谷歌、蘋果、阿里巴巴旗下夸克等眾多國內外大廠也都正在布局跟進。
在行業內,這樣一款大眾消費級別的AI眼鏡,面臨著行業的不可能三角:算力、續航力以及展現力。
想要做高性能,就會讓功耗增大;電池做得越大,續航就越長,但是產品也會變得更加笨重。此外,在光學技術的打造上,也要兼顧美感與舒適度。
Rokid Glasses采用了行業領先級芯片高通AR1,在此基礎上,通過軟件的調教達到芯片的最大性能發揮;續航方面,Rokid Glasses的電池為210毫安,但通過系統性的優化,能夠達到260甚至310毫安的續航水準;在眼鏡設計上,Rokid與Bolon品牌聯手為產品打造出時尚且舒適的設計,并且配備了可調節的鼻托與鏡腿。
此外,Rokid也頻頻強調,自己是一家系統平臺公司。Rokid自研的YodaOS-Master系統,成為產品展開一切內容生態的核心基礎。
十一年以來,行業先驅Rokid在AR、AI眼鏡產品上的研發、打造,也印證了這個賽道的整體發展歷程。
如果要給Rokid Glasses定一個階段性的市場定位,邵華強難掩激動,他說:“當下這個時刻,就是Rokid Glasses的初代iPhone時刻。”
Rokid Glasses定義了消費級“AI+AR”眼鏡的形態。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十年,市場同類產品都會在這個范式中走下去。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