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隱形冠軍”沖刺IPO:徐亞飛創業23載,勝軟科技仍依賴中石化
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星空
編輯 | 蛋總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在山東東營的(de)能(neng)源版(ban)圖上,山東勝軟(ruan)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軟(ruan)科技”)是一(yi)(yi)個特殊的(de)存在——它脫胎于中(zhong)國(guo)石(shi)(shi)化勝利石(shi)(shi)油,卻試圖以“獨立第三方”的(de)身份市場上拼出一(yi)(yi)條路來。
勝軟科技的(de)創始人徐亞(ya)飛——這個江西(xi)籍數(shu)學系高材生,在山(shan)東用23年時間(jian)將一(yi)家油(you)田信息化服務公司(si)打造成中(zhong)國智慧油(you)氣田領域的(de)“隱形(xing)冠軍(jun)”。
然而(er),在光環背(bei)后(hou)亦(yi)有“陰影(ying)”:勝軟(ruan)科技年營收5.25億元(yuan)卻超半(ban)數依賴中石化、毛利率持續(xu)下滑至24.6%、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飆至1662天……
當這家公司再次沖刺IPO,他們未來能否擺脫“大客戶依賴”的枷鎖及解決上述經營層面的隱憂,值得重點關注。
1、IPO前多次變更會計師事務所,徐亞飛曾因管理問題收到警告
勝(sheng)軟科技成立(li)于2002年1月,最(zui)早由(you)中石(shi)(shi)(shi)化(hua)勝(sheng)利石(shi)(shi)(shi)油(you)、其聯屬公(gong)司及徐亞飛領導的一批(pi)原中國(guo)石(shi)(shi)(shi)化(hua)勝(sheng)利石(shi)(shi)(shi)油(you)信息中心的主要技術人員成立(li),作(zuo)為(wei)中國(guo)石(shi)(shi)(shi)化(hua)的間接(jie)非全資附(fu)屬公(gong)司。
2004年(nian),中(zhong)國石化(hua)退(tui)出(chu)勝(sheng)(sheng)軟(ruan)科(ke)技(ji)的股(gu)(gu)東行列,公司隨即(ji)由雇員全資擁(yong)有,徐亞飛也(ye)成(cheng)為勝(sheng)(sheng)軟(ruan)科(ke)技(ji)的控股(gu)(gu)股(gu)(gu)東,截至IPO上市前,他(ta)持(chi)有勝(sheng)(sheng)軟(ruan)科(ke)技(ji)40.81%的股(gu)(gu)份。
現(xian)年59歲的(de)徐(xu)亞飛是江西(xi)人,他在1986年7月獲得(de)了江西(xi)師范大學(xue)(xue)數學(xue)(xue)學(xue)(xue)士學(xue)(xue)位(wei)(wei),此(ci)后(hou)兩年曾在華東地質學(xue)(xue)院(現(xian)稱東華理工(gong)大學(xue)(xue))擔任助教(jiao),1991年3月從上(shang)(shang)海科學(xue)(xue)技術大學(xue)(xue)(現(xian)稱上(shang)(shang)海大學(xue)(xue))的(de)計算(suan)機數學(xue)(xue)專業獲得(de)碩士學(xue)(xue)位(wei)(wei)。
1993年至2002年,徐亞飛擔任勝利石油管理局(ju)信息中(zhong)心副主任,2002年1月之后創(chuang)辦(ban)勝軟科技走上創(chuang)業之路。
2015年8月,徐亞飛(fei)帶領勝軟科技在(zai)全(quan)國股轉系統(tong)掛(gua)牌,正式登陸新三板,還曾(ceng)在(zai)2023年6月向北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請(qing)。
隨(sui)后,勝軟科技遭到(dao)北交所問詢,主要問題包括對中石化的(de)客戶依(yi)賴風險、第四(si)季度收入占比較高及(ji)收入確認的(de)合規性(xing)、毛(mao)利(li)率水平(ping)的(de)合理性(xing)披露不充分、募投項(xiang)目(mu)的(de)必要性(xing)及(ji)可行性(xing)、是否存(cun)在跨期確認收入的(de)情(qing)形、油田業務(wu)成長性(xing)及(ji)非油田業務(wu)拓展(zhan)情(qing)況等(deng)等(deng)。
經過3輪問詢與回(hui)復(fu)之后,勝軟科(ke)技最(zui)終還是在2024年(nian)8月份主動撤回(hui)了上(shang)市申(shen)請,同年(nian)11月終止上(shang)市進程。
在(zai)北交所上(shang)市計劃擱淺后,勝軟(ruan)科技決定轉(zhuan)戰港交所:2025年1月(yue)23日(ri)(ri),其(qi)首次向(xiang)港交所遞交上(shang)市招(zhao)股書,但在(zai)6個月(yue)后相關(guan)資料已失效;7月(yue)25日(ri)(ri),其(qi)再次更(geng)新招(zhao)股書,繼續(xu)沖刺IPO。
值得注意的是,勝軟科技從2021年以來,有過5次(ci)前期會計差錯更正。
2022年4月,該公司對2020年年報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確認公司2021以前年度存在部分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初始計量及后續計量、處置存在錯誤,存在跨期確認收入、成本及費用情形,最終導致調整后的2020年營收下滑了13.82%,凈利潤下滑了52.81%。
因(yin)此,公司董事長徐亞飛、財務總監(jian)范勇受到了(le)全(quan)國(guo)股(gu)轉(zhuan)公司采取自律監(jian)管措施的處理。
一年(nian)后的(de)2023年(nian)4月,勝軟科技再次發(fa)布前期會(hui)計差錯更正公告(gao),承(cheng)認(ren)公司前期計提的(de)工資薪酬存(cun)(cun)在(zai)跨期、通過報銷形(xing)式發(fa)放獎金(jin)、存(cun)(cun)在(zai)費(fei)用(yong)跨期、2020和(he)2021年(nian)存(cun)(cun)在(zai)應收賬(zhang)款(kuan)賬(zhang)齡區(qu)分(fen)不準確等情況。
經調(diao)整后,公司(si)2021年的(de)營收微增了0.55%,但同期的(de)凈利潤(run)下降了15.34%。
2個月后的2023年6月,勝軟科技又(you)發布(bu)前期會計(ji)差錯更正公(gong)告(gao),原因是該(gai)公(gong)司決定對部(bu)分項目的收入確(que)認方法由總額(e)法調整為(wei)凈額(e)法核(he)算(suan)。
這(zhe)一(yi)變更(geng)導致公(gong)司2020年(nian)、2021年(nian)和2022年(nian)連(lian)續3年(nian)的營收和營業成本(ben)等數據(ju)有變動,公(gong)司隨(sui)后在6月12日(ri)和13日(ri)兩天內連(lian)發14條財報更(geng)正公(gong)告。
(圖 / 勝(sheng)軟科(ke)技官方公告)
2023年8月,勝(sheng)軟科技也曾發布會計差(cha)錯更正公告(gao),宣布對2022年半年度數據進行更正。董事長徐亞(ya)飛、財務總監范勇再(zai)次受到監管部門的處(chu)理,這次是給予他們口(kou)頭警告(gao)通(tong)知函。
2025年1月(yue),勝軟科技又發(fa)布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公告,表示采用追溯重(zhong)述法對2022年、2023年財(cai)務(wu)報表進行更正。
此外,勝軟科技在2021年以來也曾(ceng)頻繁(fan)更換會計師事務(wu)所。
2021年2月5日(ri),公司改聘北京國富會(hui)計(ji)(ji)(ji)師事務(wu)(wu)(wu)所(suo),原本是(shi)中審眾環會(hui)計(ji)(ji)(ji)師事務(wu)(wu)(wu)所(suo)為公司進行審計(ji)(ji)(ji)服務(wu)(wu)(wu)。當時,勝(sheng)軟科技(ji)稱變更的原因有(you)兩個(ge)(ge):一個(ge)(ge)是(shi)前(qian)任會(hui)計(ji)(ji)(ji)師事務(wu)(wu)(wu)所(suo)審計(ji)(ji)(ji)團隊(dui)加(jia)入擬變更的會(hui)計(ji)(ji)(ji)師事務(wu)(wu)(wu)所(suo);第二個(ge)(ge)是(shi)實際控制人、股東或董事提議或自身發(fa)展需(xu)要。
2022年1月(yue)19日(ri)、2025年1月(yue)6日(ri)以及2025年4月(yue)28日(ri),公司又三(san)次更換(huan)會計師事(shi)務所(suo),分別是立信會計師事(shi)務所(suo)、畢馬(ma)威華振會計師事(shi)務所(suo)、信永中和會計師事(shi)務所(suo)。
其中,勝軟科技(ji)與畢馬(ma)威華(hua)振會計師事務所合作(zuo)僅3個多月(yue)就終止了,而公司(si)這三(san)次(ci)更換(huan)給(gei)出的原因是實際(ji)控制人、股東(dong)或(huo)董事提議或(huo)自(zi)身發展需要。
勝軟科技過(guo)往(wang)財務數據的(de)頻繁更正與會計師事務所(suo)的(de)頻繁更換(huan),這兩個問題相互交織,共同指向了勝軟科技薄弱的(de)財務內控體系。監管(guan)層(ceng)對該公司董(dong)事長及財務總監的(de)處罰,也(ye)印證了公司內部治理的(de)硬傷,或為其上(shang)市之路蒙(meng)上(shang)陰影。
2、營收增速大幅放緩,業績依賴中石化
勝軟(ruan)科技最早以智(zhi)慧能源解決(jue)方案(an)起家,2017年開始提(ti)供智(zhi)慧城市解決(jue)方案(an),2021年又將業務拓展至智(zhi)能制造。
弗若斯(si)特沙利文報(bao)告顯示(shi),按(an)2024年收(shou)益(yi)計算,勝軟(ruan)科技是唯一名列中(zhong)國智(zhi)慧油氣(qi)田解(jie)決(jue)方案(an)市(shi)場前五名的獨立解(jie)決(jue)方案(an)提供商,在中(zhong)國獨立智(zhi)慧能源解(jie)決(jue)方案(an)市(shi)場排名第二。
招股(gu)書披露,2022年、2023年及(ji)2024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該公司的營(ying)收(shou)分(fen)(fen)別(bie)(bie)為3.91億(yi)元、5.02億(yi)元及(ji)5.25億(yi)元,其中2023年和(he)2024年的營(ying)收(shou)同比增長分(fen)(fen)別(bie)(bie)為28.4%及(ji)4.7%。
可見,其(qi)2024年營收(shou)增(zeng)速大幅放緩。勝軟科技對此解釋原(yuan)因有兩個(ge):
一方面,該公(gong)司(si)對智慧城市解決方案(an)客戶(hu)資料及(ji)預期付款周(zhou)期實(shi)施全面的合作前評估(gu),以提(ti)高(gao)長期整體(ti)盈利能力及(ji)資金流(liu)動性。
另一方面,智能(neng)制造解決方案自2021年推(tui)出以來,初期擴(kuo)展階段收益(yi)2022年至2023年有大幅增長。
簡(jian)單來說,就是公(gong)司(si)在智慧城市項目上挑選客戶更嚴格了,更看重對方的回款(kuan)速度。同(tong)時公(gong)司(si)的智能制造業務(wu)前兩年發展增(zeng)速較快,目前相對更穩定了。
(圖 / 招股書)
在(zai)具(ju)體業(ye)務(wu)方面,勝(sheng)軟科(ke)技的智慧能源(yuan)解(jie)決(jue)方案一直(zhi)貢(gong)獻了較大(da)比例(li)的營收,報告期內分別約為2.94億(yi)(yi)元(yuan)(yuan)、3.06億(yi)(yi)元(yuan)(yuan)及3.64億(yi)(yi)元(yuan)(yuan),營收占比分別為75.2%、60.9%及69.4%。
另(ling)外兩塊業務,智能制造(zao)解決方案過去3年的營收占比分(fen)別為(wei)5.6%、12.4%及12.8%;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營收占比分(fen)別為(wei)19.2%、26.7%及17.8%。
(圖 / 招股書)
在2023年(nian)沖(chong)刺(ci)北(bei)交所時,勝軟科技(ji)就曾被問及依賴中石化(hua)的風險,當時數據(ju)顯示,2020年(nian)、2021年(nian)及2022年(nian),勝軟科技(ji)對中石化(hua)集(ji)團的銷售占(zhan)比分(fen)別為74.55%、53.03%和64.94%,銷售占(zhan)比較高。
如今沖刺(ci)港交所,這(zhe)種(zhong)情(qing)況略有改善,但依(yi)然占(zhan)比依(yi)然超過(guo)半數(shu)。2022年至2024年,勝軟科技對(dui)中石化的銷售收入占(zhan)比分別為64.9%、51.4%及51.6%。
該公司對前五大(da)客戶的(de)依賴(lai)風險很(hen)高,報告(gao)期(qi)內來自五大(da)客戶的(de)收入(ru)分別占同期(qi)總收入(ru)的(de)84.3%、64.3%及(ji)70.3%。
正因為(wei)客戶集中,也(ye)使得勝軟科技面臨一(yi)些(xie)信貸風險(xian)。
截至(zhi)2022年、2023年及(ji)2024年12月31日,勝(sheng)軟(ruan)科技的貿易應收款(kuan)項及(ji)應收票據以及(ji)合約資產(chan)總額(e)的58%、50.8%及(ji)45.5%均(jun)來自其最大客戶中(zhong)石(shi)化集團。
而貿易應(ying)收(shou)款(kuan)項及(ji)應(ying)收(shou)票據(ju)及(ji)合約(yue)資產(chan)總額的68.5%、58%及(ji)55.5%,則(ze)來自其各年度的前五大客戶。
而且,勝軟科技(ji)的業務也十(shi)分依賴山東一省的收入,報告期內過半營收來自山東省內,具體分別為57.5%、61.2%及51%。
這種在單一地區高度依賴單一客戶的情況,如(ru)同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一旦公(gong)司與(yu)中石(shi)化(hua)的合作(zuo)出現(xian)任何問(wen)題,比如(ru)中石(shi)化(hua)削減信息化(hua)建設預算、更(geng)換供應商,或者自身業務調整減少對勝(sheng)軟科技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勝(sheng)軟科技的業績將遭受重創。
勝(sheng)軟科技表示,公司一直在豐富自己(ji)的客戶群(qun),過去3年其客戶數量分別為268名(ming)、407名(ming)和403名(ming)。
其中,經常性客戶分(fen)別為86名(ming)、96名(ming)及130名(ming),經常性客戶的(de)收(shou)(shou)益貢獻占同期總(zong)收(shou)(shou)益的(de)64.5%、55.3%及60.4%。
未來,勝(sheng)軟科技仍需要在拓展客戶數量,降低客戶集(ji)中(zhong)風險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3、業績變臉趨勢加劇,應收賬款周轉天數飆至1662天
勝軟(ruan)科技曾(ceng)披(pi)露,公司的業務受季節性影(ying)響比較明顯,第四季度(du)產(chan)生大(da)部(bu)分收益。
2022年(nian)至2024年(nian)第四季度,基于未經審核(he)管(guan)理賬(zhang)目,該公司(si)分別(bie)確認(ren)收(shou)益(yi)約3.09億元(yuan)、3.45億元(yuan)及3.63億元(yuan),分別(bie)占(zhan)同(tong)年(nian)總(zong)收(shou)益(yi)的約79.1%、68.7%及69%。
又因為(wei)該公司收益(yi)確認時間(jian)與全年的(de)經(jing)營(ying)開支產生的(de)時間(jian)不匹配,進而(er)導致該公司的(de)盈利能力也出現季節(jie)波動。
這種(zhong)情況雖然(ran)可以理解,不過勝軟科技(ji)的招股書顯(xian)示,該(gai)公司業績變臉的趨勢在2025年前四個月有加劇的跡象。
數據表明,2025年前四個月,勝軟科技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其營收為3069.9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2952.1萬元同比增長了約4%,而其2025年前四個月的期內虧損則有2049.9萬元,較2024年同期的1176.1萬元虧損同比擴大了74.2%。
2022年(nian)至(zhi)2024年(nian),該(gai)公司的毛(mao)利率呈現持續下滑的趨勢,分別為(wei)41.4%、38.1%及(ji)37.1%。2025年(nian)前(qian)四(si)個(ge)月(yue)毛(mao)利率也降至(zhi)24.6%,較上年(nian)同期的30.9%下滑6.3個(ge)百分點(dian)。
勝軟科技的(de)核心業務(wu)——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其毛利率從2022年的(de)42.7%降至(zhi)(zhi)2024年的(de)39.6%,2025年前四個月(yue)的(de)毛利率更是低至(zhi)(zhi)26.9%。
(圖 / 招股書)
此外(wai),公司在(zai)2025年(nian)前四(si)個月(yue)的(de)(de)凈利潤(run)率為(wei)-66.8%,上年(nian)同期為(wei)-39.8%。而勝軟(ruan)科(ke)技過去3年(nian)的(de)(de)凈利潤(run)率分別(bie)為(wei)9.6%、10.7%及11.3%。
值得一提的是,勝(sheng)軟科技的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凈(jing)額規模越來越大,2022年至2024年分(fen)別約為3.18億(yi)元(yuan)(yuan)、3.9億(yi)元(yuan)(yuan)及4.62億(yi)元(yuan)(yuan),分(fen)別占公司資產(chan)總值的比例約為53.9%、60.2%及67.5%。
(圖 / 招股書)
2025年(nian)前四個(ge)月,勝(sheng)軟科技的(de)貿易應(ying)收款項及(ji)應(ying)收票據(ju)凈額降(jiang)至2.74億(yi)元,占(zhan)同期公司資產總值的(de)48.9%,依(yi)然接近半(ban)數。
這(zhe)說明勝軟科技的(de)資產結構中“沉淀資金”占比(bi)較(jiao)大,可能(neng)會導致公司可自由支配的(de)流動資金受影響,同時也(ye)可能(neng)導致壞賬風(feng)險積聚。
招股書還披露,2022年(nian)、2023年(nian)、2024年(nian)及2025年(nian)前四(si)個月,該公司(si)的貿(mao)易應收款(kuan)項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shu)分別為(wei)278天、286天、333天及1662天。
對于2025年前(qian)四個月公司周轉天(tian)數猛增(zeng)至(zhi)1662天(tian),勝(sheng)軟(ruan)科技解釋是(shi)因為截至(zhi)2024年12月31日的(de)結(jie)余(yu)較大,而2025年前(qian)四個月的(de)確認(ren)收益又因為季(ji)節性因素相(xiang)對較低,最終計算出(chu)這一結(jie)果。
1662天(tian)的(de)周轉天(tian)數指標(biao)因(yin)(yin)季節性因(yin)(yin)素被放大,雖不能全(quan)面(mian)反映其(qi)全(quan)年水平,但也非常夸張,該數字背后(hou)也體現出勝(sheng)軟科技存在客戶依賴癥(zheng)、客戶付款(kuan)拖(tuo)延的(de)弊病(bing),值得管理層警惕相關的(de)經營風險。
在招(zhao)股書中,勝軟科(ke)技還提及2024年1月(yue)公司(si)曾推出(chu)首個油(you)氣行業垂類大模(mo)型(xing)“識油(you)大模(mo)型(xing)”,不過該公司(si)也透露,這(zhe)是一款在開源大模(mo)型(xing)基礎上(shang),通過內部研發(fa)工作隊模(mo)型(xing)進(jin)行訓練和微調(diao)而實現(xian)的(de)產品。
未來,在勝軟科技IPO募資(zi)計劃中,也將會有部分資(zi)金用于“識油大(da)模型”的進一步研發(fa)。
2023年,勝軟科(ke)技沖刺(ci)北交(jiao)所(suo)IPO時(shi),曾(ceng)選擇中科(ke)信息、久遠銀(yin)海、山大地緯及(ji)眾誠(cheng)科(ke)技作(zuo)為同行(xing)業可比公司。
公(gong)開資料顯示,上(shang)述四(si)家上(shang)市公(gong)司2024年的研發費(fei)用(yong)率分別為(wei)7.91%、12.8%、19.03%及7.46%,平均(jun)值為(wei)11.8%。
而(er)勝軟科技2024年的(de)研(yan)發費用率(lv)僅為6.2%,顯著低(di)于同(tong)行(xing)業可(ke)比公(gong)司的(de)平均(jun)水(shui)平,未來(lai)勝軟科技需要加大研(yan)發投入,以確保公(gong)司在行(xing)業有足(zu)夠的(de)競爭(zheng)力。
回顧勝軟科技的發展歷程,從(cong)2002年的創業起步(bu)到如今沖擊港交所IPO,徐亞飛和(he)他的團隊(dui)的確走了很長一段(duan)路。
然而,勝軟科技在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也必須正視公司的內控問題、在外部市場上對中石化單一大客戶的依賴以及自身創新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戰。
未來,勝軟科技(ji)能否順利通過港交所聆訊并成功上市,「創業最前(qian)線」也會持續關注。
*注:文中題圖來自勝軟(ruan)科(ke)技官網(wang);其余未署名配(pei)圖來自攝圖網(wang),基于VRF協議。
更多(duo)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gong)眾號(hao)(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