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坤黃金騙局:那些被認定妥善保管的黃金,多數從未存在過
文/劉工昌
“賬戶已經空了,一分錢都沒有了。”2025年5月20日,浙江永坤黃金的董事長汪國海在海外向員工發出這條信息時,杭州總部門口已經擠滿了恐慌的投資者。
企查查信息顯示,這家所謂的永坤黃金珠寶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法定代表人為汪國海。大股東為浙江永坤,持股比例66.66%。
據永坤集團官網介紹,永坤集團業務覆蓋浙江、廣東、江蘇、福建、香港、澳門等地區,共有50余家黃金飾品銷售機構。企業信息顯示,在2024年11月7日,永坤控股發生注冊資本變更,從原來的11200萬元減少970萬元至10230萬元。
也就在5月20日,高管人員發生變動,實控人汪國海從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變更為董事和經理,仍為財務負責人。投資人亦發生變更,監事潘云峰減持7.5%股份并退出;汪國海增持7.5%股份,持股增至100%。公司市場主體類型亦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公司變更為自然人獨資。
穿透股權可以發現,永坤控股旗下擁有十余家企業,多為珠寶公司,也涉及投資管理等企業;從投資地區看,集中在浙江和寧夏兩地,其中寧夏鑫瓏珠寶、寧夏永坤網絡科技、杭州坤金珠寶、深圳永坤投資管理等多家公司均已注銷。
來源:天眼查
永坤黃金的口號是“存金生息”“保本炒金”。可5月20這天,投資者們發現自己在永坤平臺上的錢提不出來了,所有兌付通道全部關閉。
又一騙局暴雷,與以往不同的是,這一騙局捆綁的是黃金。
其實早在2021年永坤黃金就曾出現無法兌付的情況。當時公司通過股權架構調整、品牌切割等方式玩了一手“金蟬脫殼”,繼續沿用“永坤”品牌吸金。到了2025年,有投資者發現預定周期越來越長,最開始周期一般是7天,后來變成了15天、18天,甚至28天。5月15日申請的提現再也沒到賬,5月20日全部關閉。
令人憤怒的是,2025年五一期間,平臺還推出了積分加碼活動,直到5月20日爆雷當天,還有業務員在咨詢客戶要不要續存。
①
事后調查發現,那些投資者以為被妥善保管的黃金,多數從未存在過。投資者資金由財務直接轉到汪國海個人賬戶,其他高管都不知情。
一切都是假的,自始至終,消費者都是被蒙在鼓里。
消費者與永坤控股簽訂三份合同書——黃金銷售購買合同、黃金委托保管合同、黃金回購合同。
三份合同代表的交易邏輯是,消費者從永坤控股購買黃金,并直接交由永坤控股保管,合同到期后永坤控股從消費者處回購黃金。根據這三份合同,消費者到期獲得的將是年化利率6.5%的固定收益。如果客戶購買的是300萬(含)以上的黃金,簽約一年,獲得的年利率將是9%。
也就是購買黃金后不提實物,只等收利息,利息還高得驚人。
其宣稱的投資邏輯是,預定黃金產品,若黃金在期滿后價格上漲,則可以選擇回購,獲得收益;若價格下跌,則可以申請退款,無需承擔任何損失。無論何種操作,都可以獲得平臺積分,積分可以換兌金飾等產品。
具體說就是,在永坤商城小程序里,用戶可以預定金條,周期從28天到365天不等。值得注意的是,合同通過特殊條款將收益率與金價波動脫鉤。《黃金回購合同》中規定,若到約定日期,黃金當天價格高于約定回購價格,客戶違約不按照約定執行,則需要補足黃金總價差額后,向浙江永坤支付黃金總價值的5%作為違約金。
若到約定日期,黃金當天價格低于約定回購價格,浙江永坤違約,則浙江永坤需補足黃金總價差額后并向客戶支付黃金總價值的5%作為違約金。
一位黃金行業人士對記者分析稱,這也意味著,不論金價上漲或下跌,永坤黃金利用這種“存金-回購”的模式,為投資者穩定提供6%~9%的年化收益。
平臺承諾:金價上漲可獲利賣出,金價下跌可原價退款。無論金價漲跌,投資者都“穩賺不賠”。
看似零風險的投資模式,除線下外,永坤黃金的線上商城通過“預定金條”產品設計了一種看似保本的短線黃金交易模式。
這類“預定金條”產品,需要28天至60天才能發貨,表面上看與其他銷售產品無異。但實際上,其隱藏玩法中用“穩賺不賠”誘惑著投資者:預定期滿,假設金價上漲,客戶可選擇以最新金價“回購”提現。假設金價下跌,客戶可以選擇“回本”(即退回原款),并獲取相對應積分。
(永坤黃金線上商城產品圖,受訪者供圖)
至此我們發現,無論是線上線下,投資永坤商城,穩賺不賠。這和天上掉金子沒什么區別。
一方面,在永坤商城上,企業榮譽一一在列,為其產品增加信任值。另一方面,永坤黃金商城客服頻繁發送活動信息,強調黃金保底以及升值,“他們一直說黃金會漲到900”,利用投資者追高心理刺激銷售。
圖源:永坤商城截圖
與托管合同類似,網上預訂黃金期間若申請退款也會產生違約金。這相當于將資金鎖定在一定周期里,“黃金預訂期最短是28天,提現3天,這樣剛好和花唄等(免息)周期一致。”小曼表示。②
吹捧上市。有投資者表示,當初業務員在向其推介業務時表示,“你放心好了,我們總部實力很強大,永坤也已經上市了。”但經查詢,永坤控股并未上市,業務員所指“上市”對應的應是:2015年永坤控股在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
而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主要職能包括為非上市的中小企業提供改制掛牌、非公開發行、股票登記托管、股票轉讓、價值挖掘、宣傳營銷等一站式金融服務。界面新聞援引該中心接線人員的話稱“上海符合要求的的企業可以在我們中心進行掛牌轉讓,外地企業目前不在這個平臺上掛牌轉讓。外地企業會在我們的展示區顯示,只用作形象宣傳,嚴格來說不能稱為‘掛牌’。”③
同時為了獲取投資者信任,永坤黃金亮出了“雙重保險”。首先是實體門店的視覺沖擊,其次是保險單的信用背書。
永坤黃金通過在長三角及港澳地區設立30余家實體門店,并展示銀行倉單憑證、國資背景宣傳等材料,強化投資者對品牌的信任。部分投資者誤以為其業務受銀行和國資支持,甚至有門店運營超過十年的案例,進一步削弱了疑慮。永坤在全國布局了百余家黃金銷售機構,甚至在宣傳中聲稱業務覆蓋中亞、非洲、歐洲。不過,那些金光閃閃的實體柜臺,后來被曝光都是黃銅鍍金的假象。
永坤黃金對投資者宣稱,托管的黃金被放置在銀行金庫內,并購買了保險。④有投資者提供的倉單顯示,被保險人為浙江永坤黃金產品客戶,保險標的為黃金。標的物坐落地址為浙江省杭州市鳳起路321號。公開信息顯示,該位置為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金庫。保障范圍僅為火災、爆炸、雷擊、飛行物體及其他空中運行物體墜落。承保方為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
5月28日上午,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紫金保險寧波分公司,接線工作人員表示“已有多年未與永坤黃金合作”,對這一倉單不知情。記者同樣撥打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接線工作人員表示,以浙江永坤控股有限公司為投保人進行搜索,暫時沒有找到對應單據,有可能是“購買時間較久遠導致”。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則回復稱,需后續核查。
據《紅星新聞》報道,永坤黃金出具了一份保單,保險標的是投資者寄存的黃金資產。截至2025年4月28日,永坤黃金的在保黃金資產至少有41億元。事后真相令人心寒。保單出具時加盟店給出的說法是“什么都保”,很多人敢在未見到黃金的情況下付款,正是因為這份保單,即實物黃金是得到保險公司背書的。但實際上那份保單只對火災、爆炸、雷擊等客觀事件造成的損失承保。
另外永坤黃金是珠寶首飾零售商,并沒有經營黃金資產管理業務的資質。
企查查數據顯示,永坤黃金的經營范圍僅包含珠寶首飾零售(國標行業F5245)。其黃金托管、租賃業務已超出實物黃金銷售范疇,或類似黃金資產管理產品。關鍵的是,它借助黃金作為騙術道具,在大多數人心中,黃金本身是貴重物品,具有保值性,很多投資者認為以為把它當騙術的可能性不大。
據第一財經報道,永坤黃金是珠寶首飾零售商,實際并沒有經營黃金資產管理業務的資質。企查查數據顯示,永坤黃金的經營范圍僅包含珠寶首飾零售(國標行業F5245)。其黃金托管、租賃業務已超出實物黃金銷售范疇,或類似黃金資產管理產品。
但該平臺卻以“存金生息”“預購黃金”等產品為誘餌,承諾給投資者年化12%-18%的收益。看起來像是熟知的紙黃金交易,不過其模式更接近于高息攬儲,只是以黃金為幌子,通過虛構底層資產、構建資金池和龐氏循環收割投資者。
因為正規的紙黃金,其投資者收益完全依賴國際金價波動,無固定收益承諾,且價格受市場供需、地緣政治、無風險利率等多重因素影響,根本不會虛構收益與金價脫鉤的保本承諾,更不敢宣稱“金價下跌無損退款”。
正規紙黃金的資金由銀行或交易所第三方存管,嚴格用于黃金現貨或期貨交易。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單位的黃金買賣就需要遵守《黃金市場管理辦法》,資金流向透明可追溯。而且對應的真實黃金資產,持倉可折算為上海黃金交易所標準金條,并披露金條編號、存放倉庫等信息。⑤
如果紙黃金是因投資黃金實物或衍生品導致虧損,應表現為漸進式的、與市場波動相關的浮虧。永坤卻是突然性的、徹底的流動性枯竭和本金無法兌付——這正是龐氏騙局資金鏈斷裂的典型特征。金價漲跌與其承諾的固定高息能否兌現,無直接因果關系。
另外虧損幅度也不匹配:2025年至今,國際金價雖有波動,但整體并未出現斷崖式暴跌。即使永坤真的全倉投資黃金且不加杠桿,其潛在虧損幅度也絕不可能一次性吞噬高達20億的本金,導致完全崩盤。顯然,資金并未主要投向黃金市場。⑥
在營銷推廣方式上,永坤黃金主要借助業務員招攬客戶,另外還采用客戶“拉人頭返利”和分級收益的分銷模式,搭建了規模龐大的加盟商網絡。
其中,存金300萬元以上的被列為黑金類客戶,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的年化收益率分別為5.5%、6.5%、7%、9%。黃金類、白金類用戶的實際年化收益率在4.5%~8.5%之間。
其“拉人頭返利”機制是:交1萬元成為“黃金掌柜”,自己下單或分享給朋友下單都能獲得高額傭金,比例高達20%-29%。
另外,在永坤商城,分享邀請碼也可以獲得福利,也正是在這種推廣模式下,永坤黃金的投資者多是通過熟人推薦入局。
加盟店的資金運作也是暗藏玄機。一位加盟商陳女士透露:“客戶通過門店購買黃金的資金,由銀行直接劃扣到永坤,加盟商賬戶每天清零。”⑦這種設計確保了所有資金迅速匯集到總公司,形成龐大的資金池。
永坤黃金采用了“實體黃金+線上理財”的商業模式,運作模式確實在傳統騙局基礎上進行了多項“創新”,這些創新點不僅增強了欺騙性,還刻意規避了監管紅線。以下是其與傳統龐氏騙局的關鍵差異和“升級手段”:
第一,具有實物黃金的“信用錨定”偽裝特征。
傳統龐氏騙局多為純粹資金游戲,一般無實體資產背書。而永坤“創新”在于:虛實結合的黃金抵押,要求投資者購買實物黃金(如金條、金飾)后“托管”給平臺,制造資產足額假象。同時宣稱將托管黃金“出租”給珠寶商賺取租金(年化12%以上),而實際上 珠寶加工行業真實租賃利率通常不足6%,并且無真實的第三方承租人合同可驗證。
第二,多層級合規化包裝。傳統騙局一般直接承諾高返利,無合規外衣。永坤“卻有牌照嵌套術。即通過控股持有地方金融辦批文的空殼公司(如“XX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將非法集資包裝成“合規現貨交易”。利用《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漏洞,以“黃金積分”替代虛擬貨幣規避監管。
另外有一套獨特的資金流洗白設計。采用“黃金買賣+回購”雙合同模式: 投資者簽署《黃金購銷合同》購買實物黃金(表面合法); 同時簽訂《黃金回購協議》承諾保底收益(實質非法吸儲),資金通過跨境電商等通道跨境轉移,逃避外匯監管。
第三,社交裂變3.0模式。傳統傳銷通常是通過簡單的人頭返利。而永坤“卻運用了區塊鏈式激勵,引入“黃金算力”概念:發展下線可提升個人“黃金開采權”(實質是變相拉人頭)。通過APP顯示“虛擬黃金礦場”,用游戲化界面掩蓋傳銷本質。家族信托式架構。要求大額投資者(如100萬元以上)設立有限合伙企業,將個人投資轉化為“機構投資”,規避《非法集資條例》對自然人投資者的限制。
第四,風險延遲策略。傳統騙局往往是快速吸金后跑路,周期為6-12個月,永坤卻使用了長短周期錯配。設計“短期高息引流產品”(如7天年化20%)+“長期鎖倉產品”(3年復利),用短期兌付建立信用,誘導資金向長期產品沉淀。
第五,采用司法規避設計。比如在合同中強制約定商事仲裁(如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利用仲裁保密性阻礙受害者信息聯動,做到刑事民責切割。而實際控制人卻隱身幕后,雇傭職業經理人擔任法人,利用《公司法》有限責任制度隔離追責風險。
盡管形式創新,但永坤黃金仍暴露龐氏騙局的經典特征: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黃金珠寶行業平均利潤率僅3.8%,根本無法支撐其承諾收益。
這些“創新”實質是龐氏騙局在強監管環境下的適應性變異,投資者需警惕:任何將黃金這種低波動性資產包裝成高收yi標的的行為,本質上都是欺詐。
據說永坤黃金的董事長汪國海一直信佛,在他的敘述中,投資永坤黃金相當于與佛結緣。結果是這個信佛之人將投資者結緣的20億搜刮殆盡一跑了之,留下一眾投資者捶胸頓足悔恨不已,不知佛看后會怎么想。
永坤黃金的爆雷再次印證了那條古老的投資鐵律:當一件事看起來好得不像是真的,它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引用]
①(永坤是我見過最大的黃金殺豬盤 李砍柴2025-06-11 作者:老A)
②(“消失”的永坤黃金 央廣網 2025-06-02 )
③(【深度】“消失”的永坤黃金 界面新聞記者 何柳穎)
④(永坤黃金出現大規模兌付異常,“穩賺不賠”的黃金投資神話崩塌 新浪財經2025-05-29 文內林明)
⑤(黃金信仰也可以被收割 2025-05-26 文 小盧魚)
⑥(經濟下行期的魔幻:永坤黃金20億龐氏騙局如何精準收割長三角中產 熊貓寶寶小可愛2025-06-04 )
⑦(永坤是我見過最大的黃金殺豬盤 李砍柴2025-06-11)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