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平臺做測評:懂車帝的尺子由誰來量?
山有信/文
近期,汽車資訊平臺懂車帝進行的一場覆蓋近40款車型的智駕安全實測科普節目《懂車智煉場》,引發了公眾對智駕安全的討論和重視。
7月24日晚,懂車帝相關負責人表示,節目初衷是增強對智駕的科普,消除公眾對當前智駕功能的“盲目信任”,并呼吁大眾提升對智駕功能科學認知,對自身安全負責,同時呼吁車企在宣傳智駕上不要過度,更應重視對當前智駕存在短板的宣傳。
然而,這樣一場看似出于好意的“利他”性測試,卻在網上引發了許多爭議,不僅有不少人對這場實測的科學性提出了質疑,而且也對懂車帝及一些媒體產生了質疑。
接下來,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大家的質疑有哪些?為什么會引發這些質疑?以及汽車測評到底該由誰來做?怎么做?
具體而言,在這場事件中,網友們的質疑對象主要包括對懂車帝的質疑,以及對一些媒體平臺的質疑。
首先,對懂車帝的質疑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質疑懂車帝測評的專業性和科學性;二是質疑懂車帝測評的合法性;三是質疑懂車帝的公平性。
在專業性和科學性方面,一些媒體人士及行業人士對懂車帝做這一測試的動機表示了質疑,認為其作為汽車資訊平臺,可能存在其他目的,而非單純科普。同時還缺乏汽車測評的專業人員、專業設備與測評標準,測試結果難免有失嚴謹與公正。比如,有人指出視頻中不同車型的跟車距離有所不同,部分車型測試初始速度不同,還有場景存在人工干預導致智駕避險終止的情況。此外,測試中軟件版本、車輛狀態未詳細說明,部分場景設置缺乏一致性,這些都導致結果難以作為智駕能力的科學參考。甚至還有人質疑測試中存在人為控制的可能。
在合法性方面,有網友認為懂車帝作為一個汽車資訊平臺,沒有國家有關部門授予的汽車測評專業資質,因此這一測試行為是違法的。比如有網友就直接評論道:“懂車帝沒有資質就是非法”。另外,在公平性方面,也有網友質疑到:“一個核心收入是靠車企投放的廣告收入的自媒體,按照自己制定的規則來對車企做測評。缺乏嚴謹性、公平性。”
但值得一提的是,對于懂車帝的測評結果,不同車企也產生了不同看法。7月25日,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通過社交媒體轉發了懂車帝這一測試視頻,并配文強調:“由于法律禁止數據出境,特斯拉在沒有本地訓練數據的情況下,在中國取得了最高成績。”同日,鴻蒙智行則在其官方微博賬號發文,稱“已看到某平臺所謂‘測評’,不予置評。”
據悉,測試結果顯示,鴻蒙智行旗下四款車型(智界R7、問界M8、問界M9、問界M7)在多個場景中表現不佳,尤其是在“高速驚現事故車”和“消失的前車”等關鍵場景下,四款車型均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在對媒體平臺進行質疑的方面,除部分網友質疑懂車帝本身作為靠車企投放廣告維持生計的自媒體平臺,進行汽車測評可能存在缺乏公正性、公平性問題外,也有部分網友對“熱議”此時的一些相關媒體進行了質疑。
比如,網友在《澎湃新聞》發布的《一場受質疑的行業大橫評,也撕開了智能駕駛的“技術神話”》一文下評論道:“這是站臺懂車帝了,你先上(讓)懂車帝出來回答幾個問題,第一,為什么測試的車距不一樣,問界等華為系都是50多米,特斯拉確是120米,注意這樣的跟車距離是違法的!第二,有沒故意遮擋激光雷達?第三,都沒有故意掰方向盤?為什么這么做?作為專業人士你懂不懂aeb和cas的區別,如果你懂華為系是有cas功能的,為什么測試時不關閉cas來避免出現掰方向盤這樣的鬧劇?”可見,在汽車測評中,媒體應該作為何種角色存在,深受網友關注。
圖片截自澎湃新聞評論區
總而言之,在此事件中,懂車帝測試場景的合理性;測試方法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測試的動機;評測的權威性,以及車企與平臺對智能駕駛評價標準的不同等,都是網友、媒體及車企產生質疑的關鍵問題。
那么,懂車帝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自媒體平臺呢?
公開信息顯示,懂車帝是北京空間變換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站式汽車信息、交易與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汽車內容和選買服務,同時為汽車廠商和汽車經銷商提供解決方案,于2017年8月正式上線。平臺提供特價車、直播優惠券等優惠,以及參數配置、視頻說明書、專業評測、選車PK等選車工具,還有駕考題庫服務。懂車號扶持汽車創作者內容傳播,可在多端分享。2022年,懂車帝憑借CPS會員合作模式創新試點,獲得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行業創新獎”和“數字化轉型獎”兩項大獎。截至2024年,懂車帝移動端DAU近1000萬,運營覆蓋的汽車內容創作者750萬,汽車興趣用戶達到5.1億。
據悉,北京空間變換科技有限公司是字節跳動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主要負責汽車相關業務的運營。該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冊資本約 1000萬人民幣。2024年1月10日,懂車帝注冊成為獨立公司。對于字節跳動而言,懂車帝成立獨立公司也是其在廣告、電商之外,商業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在業內人士看來,懂車帝作為其旗下的優質資產之一,其獨立發展乃至上市,將為字節跳動的整體估值帶來積極的影響。
2024年1月,懂車帝關聯公司北京懂車帝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大股東由今日頭條有限公司變更為廈門懂車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截至2024年10月9日,該平臺已向13萬名消費者提供補貼申請服務,帶動汽車消費超232億元。
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上半年,懂車帝目前的用戶規模在2860萬,對比2022年12月,App流量增長了14.6%。在汽車之家、易車、懂車帝三個平臺中,懂車帝的用戶增長最為顯著。
此外,懂車帝的戰略布局也已遠超傳統汽車資訊平臺范疇。近年來,其通過一系列重資產投入加速向汽車消費全鏈條滲透:二手車業務已覆蓋全國350個城市,8000平米規模的線下汽車商城投入運營,同時上線了養車服務構建后市場能力。
據悉,2024年9月左右,有知情人士透露,懂車帝在籌備新一輪融資,融資額度最高達6億美元,由General Atlantic、紅杉資本、KKR & Co.及高榕創投等知名投資機構聯合領投。其中,General Atlantic為全球首屈一指的私募基金,專注為依賴信息技術及知識產權發展茁壯的企業提供成長資金。自1980年成立以來,資金規模已達140億美元,每年在全世界投資于成長,資本重組,及并購等類型的案件。而紅杉資本則于1972年在美國硅谷成立,其作為第一家機構投資人投資了如Apple,Google,Cisco,Yahoo,LinkedIn等眾多創新型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懂車帝曾經進行的2023冬測續航測試也曾引發業界的許多爭議,華為、長城汽車、吉利等排名靠后的車企先后公開質疑這一測試結果,懂車帝由此陷入輿論漩渦。在此次測試風暴后,懂車帝還在官網新增了三項測評原則:80km/h時速下能否識別靜止障礙物?接管提示是否明確?雨霧天通過率多少?
雖然此次事件中,懂車帝的測評引發了許多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該事件也引發了大多數人對輔助駕駛的重視,同時也反應出了汽車行業內所存在的一些痛點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2024 年全國涉及輔助駕駛功能的交通事故投訴量已達327起,較2023 年同期增長47%。這組數據所反應出的是,輔助駕駛技術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深層次問題。如輔助駕駛技術仍不完善,輔助駕駛技術的可靠性仍有待提高;車企夸大宣傳,消費者對輔助駕駛系統的一個集中投訴點便是廠家的過度承諾;消費者對輔助駕駛功能存在認知偏差,行業調查顯示,約45%車主誤將輔助駕駛等同于完全自動駕駛。由此可見,消費者對輔助駕駛功能的本質和局限性認識不足,沒有正確理解其只是一種輔助工具,而非完全自動駕駛,從而在使用過程中放松警惕,增加了事故風險。
其次,此次爭議也凸顯了汽車行業的深層矛盾。“當輔助駕駛從概念走向普及,必須有第三方測試來打破信息繭房。”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李克強認為,懂車帝的嘗試雖不完美,但“至少讓行業看到了建立統一測試標準的緊迫性”。
據了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已啟動《智能駕駛系統測試場景庫》的制定工作,預計 2025 年將發布首批行業標準。
綜上,汽車測評是必要且緊迫的!懂車帝測試雖然引發了許多爭議,但7月24日晚,懂車帝召開夏季發布會對該科普節目和相關爭議進行的回應再次提示公眾:目前市面上所有智駕仍停留在L2級,不能脫離真人的監管。
那么,汽車測評到底該如何做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中國通信業的知名觀察家和智能互聯網研究專家項立剛的評論中得到一些啟發:
堅守平臺獨立性底線:媒體平臺需建立測評業務與商業利益的物理隔離機制,測評團隊與廠商廣告投放、贊助資金等不存在商業合作。以確保測評結論不受商業關系干擾,從根源上杜絕“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利益輸送風險。
規范公開測評流程:測評方式需提前向行業主管部門報備并獲得授權,明確測試場景(如極端天氣、復雜路況等)、數據采集標準(如制動距離、加速時間等核心指標)及設備參數,確保測試方案具備科學性和可復現性。同時,公開測評全程需同步上傳至監管平臺,接受社會監督,避免選擇性展示測試結果。
強化測評主體專業性:測評人員必須取得國家認可的汽車檢測師資質,且需通過年度專業技能考核,熟悉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等新技術測評標準。測評機構需獲得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的資質認定,其實驗室需通過認證,確保硬件設備精度和測試環境符合國家標準,從人員和機構層面保障測評的專業公信力。
構建多維監督體系:國家相關部門需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對測評過程進行隨機抽查,核查測試數據與原始記錄的一致性;允許廠商參與測評流程監督,但其不得干預測試操作和結果判定。
概而言之,汽車測評要想有公信力,就必須要做到公開透明,且有客觀公正的立場。
[引用]
① 12類場景的綜合通過率均低于50%?懂車帝回應智駕安全實測.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7-25
② 一場受質疑的行業大橫評,也撕開了智能駕駛的“技術神話”.澎湃新聞.2025-07-25
③ 沖上熱搜!鴻蒙智行回懟智駕測試結果:已讀不回.第一財經.2025-07-25
④ 懂車帝“單飛” 字節跳動商業化又一步.經濟觀察網.2024-01-12
⑤ 懂車帝不是馬斯克的通行證.36氪.2025-07-28
⑥ 懂車帝估值30億美元,將成張一鳴造車跳板?.新快報.2024-06-26
⑦ 分拆懂車帝,字節在賭什么?澎湃新聞.2024-01-22
⑧ 懂車帝獲至多6億美元融資,或加速IPO進程.懂車帝.2024-09-10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