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中午重要消息總結
一、宏觀經濟與政策
1. 海南自貿港封關政策正式啟動
中國證券報: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將正式啟動,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現階段政策措施可概括為"四個更加",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2. 外匯市場韌性增強,外資流入顯著
中國證券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頂住外部沖擊,運行平穩韌性較強。1-5月份,股權性質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6%;來華證券投資凈流入約330億美元,逆轉去年下半年凈流出態勢。
3. 地方密集出臺并購重組支持政策
證券日報:自去年"并購六條"出臺以來,上海、安徽、深圳等多地紛紛發布并購重組支持舉措,旨在強化資源整合推動產業升級。專家預計,資本市場并購重組重點將轉向"技術補強",跨區域、跨境并購有望回暖。
二、金融市場動態
1. 險資舉牌創五年新高,偏好高股息資產
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截至7月22日,年內保險公司已舉牌21次,超過2021-2023年三年總和,創五年新高。中郵保險舉牌綠色動力環保H股,泰康人壽參與峰岹科技H股IPO。被舉牌標的普遍具有高股息特征,適合險資作為權益配置盤的底倉資產。
2. 寬基ETF成公募盈利主力
上海證券報:二季度公募基金盈利3850億元,寬基ETF貢獻顯著。中央匯金二季度斥資2000億元增持10只寬基ETF,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公募基金總規模達34萬億元新高。
3. 丙烯期貨和期權上市,完善產業鏈風險管理
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7月22日,丙烯期貨和期權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首日7個合約共成交4.73萬手,成交額62.39億元,主力合約PL2601報6613元/噸,較基準價上漲4.14%。此舉填補了碳三產業鏈風險管理工具空白。
三、產業與公司熱點
1. AI技術進入密集迭代期,機構建議加大配置
財聯社:我國AI技術創新進入加速期,算力芯片及相關硬件需求旺盛。機構分析認為,人工智能熱潮帶動企業資本開支增加,半導體板塊維持高增長態勢,建議持續加大AI板塊配置。
2. 新能源車險保費快速增長
證券時報、證券日報:上半年新能源商業車險簽單保費約661.7億元,同比增長41.44%,遠高于全行業車險3.27%的增速。賠付額同比增長33.32%,雖仍處高位但低于保費增速8.12個百分點,風險呈現改善趨勢。
3. 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密集設立
證券日報:各地政府正加快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破解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落地難題。杭州市擬打造超100億元顛覆性成果轉化直投基金,壯大長期陪伴企業成長的"耐心資本"。
4. 中國聚變能源公司成立,產業加速發展
財聯社: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在滬成立,標志著我國核聚變產業迎來加速發展期。該領域技術突破有望徹底改變能源供給格局,相關產業鏈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四、市場熱點與風險提示
1. 金價突破3400美元,避險情緒升溫
證券時報:7月21日,現貨黃金上漲逾1%突破3400美元/盎司。在貿易談判不確定性背景下,美元和美債收益率走弱,避險情緒推動金價走高。
2. 海運價格波動沖擊市場
財聯社:海運巨頭突然降價引發市場震蕩,集運歐線重挫6%。分析認為,全球需求變化及運力調整可能導致航運市場短期波動加劇。
3. 多家公司澄清不涉及超級水電項目
財聯社:7月23日投資避雷針顯示,華建集團、筑博設計、金盾股份等公司集體澄清,暫不涉及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項目,提醒投資者注意概念炒作風險。
五、區域與基礎設施
1. 烏瑪高速公路寧夏段全線貫通
中國證券報:7月23日,烏瑪高速公路惠農至石嘴山段建成通車,標志著烏瑪高速公路寧夏段全線貫通。該路段全長360公里,概算投資56億元,采用雙向四車道標準建設。
2. 家電以舊換新成效顯著
中國證券報:今年以來全國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銷售超1.09億臺,政策拉動效應明顯,消費市場活力持續釋放。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