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少妇搡BBBB搡BBB搡澳门/中文字幕丰满孑伦无码专区

去創作

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打造“巴菲特大師理念”的交易AI,這個敲鐘納斯達克的神秘95后不簡單


“95后美股敲鐘”、“30歲掌門赴美敲鐘”、“95后創始人談AI金融未來”...

最近,國內很多財經媒體、自媒體訪談博主,都在報道一位95后創業者周凱,以及背后的華通金融成功赴美上市一事。

媒體措詞“相似”,多次提及周凱“穿著一身白色西裝,一頭白色短發”,強化周凱“年輕有為”的形象,呈現他個人的差異化風格。

事實上,早在2025年4月1日,華通金融就以每股4美元的發行價,成功登陸美股,上市首日股票價格暴漲近400%至19.85美元,總市值約9.57億美元。

直到近期(7月7日),華通金融才在美國納斯達克補辦敲鐘上市,不過此時市場已經大幅回落;敲鐘這一天股價大跌8.51%,截至目前華通金融股價為5.1美元,總市值2.46億美元。

一邊是年輕有為的創始人,一邊是迅速在資本市場降溫的上市公司;這企業,究竟價值幾何?

01 一家95后掌舵的上市公司

這家由95后掌舵的華通金融,究竟做何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華通金融是一家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的控股公司,主要通過其香港子公司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和華通科技國際有限公司從事證券經紀和金融科技服務。

也就是說,華通金融既做傳統券商業務,也做新興金融業務。

傳統業務方面,依托成立于1989年華通證券國際有限公司,該公司是香港老牌綜合證券經紀商,業務涵蓋港股、美股經紀及保證金融資服務。

金融科技服務方面,依托于華通科技國際有限公司,去布局金融科技,推出“券商云”SaaS解決方案,服務中小券商數字化運營。

從時間線看,根據周凱在訪談中的描述,自稱于2018年(23歲時)在深圳離職創業。

2021年,周凱完成了對華通證券國際的收購。值得一提的是,周凱多次在采訪中表示:“父輩提供了還不錯的物質條件,讓我擁有比常人更多的失敗底氣。”

收購華通證券國際后,周凱最初戰略構想是想打造面向散戶的大型互聯網券商,明確提出“再造一個富途”的目標,試圖復制頭部互聯網券商的C端業務模式。

然而,隨著非法跨境展業整治行動的推進及互聯網券商監管政策的收緊,這一行的合規風險也越來越大。

于是,企業開始啟動戰略轉型,也就是從傳統券商向“券商云”服務的轉型。

所謂的“券商云”,就是為中小券商提供包括數字后臺、中臺、前臺及清結算服務在內的全套IT系統,實現了從傳統券商向“服務券商的券商”的轉型。

轉折點來到2023年,彼時ChatGPT引發AI技術浪潮后,華通金融也進一步調整戰略方向,提出“服務AI的券商”概念。

資本運作方面,2023年12月向SEC遞交招股書,2025年1月確定IPO定價區間(4-6美元/股)。

2025年4月1日正式登陸納斯達克(代碼WTF.US),首日暴漲近400%,募資2500萬美。

不過,股價很快也跌下神壇。

2025年7月7日補辦敲鐘儀式時,大家的關注點都在這位95后高管時,企業的股價當天又大跌8.51%;目前總市值2.46億美元。

02 業績層面,暗藏諸多玄機

回到業績層面。

財報顯示,2023財年和2024財年(截至3月31日),華通證券營收分別為574萬美元、1005.58萬美元,同比增長75.2%,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308萬美元、250萬美元;同比下降19.0%。

營收結構來看,按照收入模式細分,企業收入包括經紀和傭金收入、利息收入、軟件許可和相關支持服務收入以及本金交易和專有交易。

來源:招股書

其中最大的收入來源為經紀和傭金收入,從2023財年約210萬美元增加至2024財年約820萬美元,增加約295.6%,占比迅速飆升到超80%以上;這主要由WSI證券經紀業務的費用和傭金組成。

也就是說,雖然標榜金融科技企業,但目前華通金融的業務,仍然以傳統券商業務為主。

與此同時,業務能增長的這么快,背后也“暗藏玄機”。

事實上,2024財年經紀及傭金收入的暴增,主要依賴于一個單一的債券分銷項目。該項目貢獻了約580萬美元的傭金收入,占當年經紀及傭金總收入的比例高達70.7%。

這意味著企業整體營收增長的大部分是由這一個項目驅動,顯示出對特定業務的極端依賴性。

簡而言之,一個項目幾乎支撐了公司整個業務的增長。

此外,這種依賴單一項目的風險,在公司高度集中的客戶結構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財報顯示,2024財年華通證券,其前五大客戶貢獻了公司總收入的89.7%,而2023財年這一比例更是高達驚人的97.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關聯方——新西蘭公司WGI(Wealth Guardian Investment Limited)。在2023財年,WGI作為單一客戶就貢獻了公司81.5%的營收。

考慮到華通證券極度依賴少數大客戶(尤其是關聯方WGI),不排除該項目產生的巨額傭金收入主要也來源于WGI等關聯方或極少數大客戶的可能性。

所以,客戶集中度、業務可持續性等方面的異常表現,共同指向其財務數據存在粉飾的可能性。

不過,在招股書里,華通金融將自己歸為B2B金融科技服務賽道,使命是通過技術賦能并重新定義證券經紀行業,而未來最大的想象空間則在于AI。

總結下來,企業似乎一邊在用基礎業務“粉飾”自己的業績,一邊又用AI來提升自己的想象空間。

03 “服務AI的券商”是炒作還是真有硬實力?

其實,周凱本人也在公開場合多次將AI定位為公司的核心戰略方向,極力強調其對金融行業的顛覆性潛力。

他宣稱“AI足以改變90%的行業,包括金融領域”,認為AI的價值“遠超公司現有業務”,并提出了成為“服務AI的券商”這一宏大愿景。

展開具體構想,就包括允許AI自主開戶、交易、融資,甚至訓練出整合巴菲特等大師理念、“始于用戶但超越用戶”的交易AI。

在納斯達克上市時,他進一步明確公司目標是成為“為AI提供經紀服務基礎設施的先行者”,并計劃構建包含AI交易工具、“Trading WTF”平臺及“交易時光機”回測工具的生態系統。

但是現實情況或許并非如此;周凱一系列高調的前沿概念,與企業實際業務表現和技術披露,形成了顯著反差

業務落地上,企業仍在初級階段。

目前華通金融當前已落地的AI應用,主要局限于客服、行業咨詢、風控等輔助性場景;其核心宣傳的“AI自主交易”功能尚未進入實質商業化階段,且這些項目的推進,高度依賴未來監管政策的配合,本質上仍處于概念包裝層面。

技術層面,業務則依賴外部合作。

最為明顯的,目前搜索的公開信息,并未發現華通金融在AI領域擁有核心專利或關鍵自研技術的披露;其技術方案更多聚焦于應用層的功能設計。

周凱本人雖強調“科技金融的核心是對金融的理解”,主張技術服務于業務效率,但對AI戰略的具體技術實現路徑和自研能力始終語焉不詳。

其主打的券商云服務雖以“零IT門檻接入”、“低成本展業”為賣點,但其底層技術可復制性強,競爭門檻較低,更多依賴AWS的合作背書,而非自身不可替代的技術壁壘,技術護城河存疑。

總結起來,一邊是密集推出的前沿AI概念,一邊是缺乏相匹配的核心技術支撐和商業化落地能力。

這種模式,倒是與2018年區塊鏈泡沫中,部分企業通過綁定技術標簽(如“區塊鏈+金融”)進行概念炒作的行為,有幾分相似性。

小結

“超額利潤、AI戰略、95后掌舵人...”,一個個標簽背后;華通金融實則外部依賴顯著、自主壁壘模糊。

“AI+金融”確實有關注度,還也應該降降溫了。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以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不作為投資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熱股榜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
加載中 ...
加載中...

二維碼已過期

點擊刷新

掃碼成功

請在手機上確認登錄

云掌財經

使用云掌財經APP掃碼登錄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點擊掃一掃登錄

  • 驗證碼登錄
  • 密碼登錄

注冊/登錄 即代表同意《云掌財經網站服務使用協議》

找回密碼

密碼修改成功!請登錄(3s)

用戶反饋

0/200

云掌財經APP下載

此為會員內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請下載云掌財經APP進行加入

此為會員內容,請下載云掌財經APP加入圈子

云掌財經
掃碼下載

更多功能與福利盡在APP端:

  • 精選會員內容實時推送
  • 視頻直播在線答疑解惑
  • 達人一對一互動交流
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