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贖窗口期股價漲7%,觸發強贖至今還能再漲10%:市場為何持續看好杭州銀行?
過去一年是上市銀行轉債轉股的大年。這很好理解,得益于銀行板塊整體走強嘛,雖然今天回調了一下,可畢竟行業指數過去一年間漲超40%(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下同)。自去年末至今,成都銀行、蘇州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齊魯銀行的可轉債先后觸發了強贖,其中南銀轉債和齊魯轉債的轉股正在推進中,其余銀行可轉債均已順利完成轉股和摘牌。
這一勢頭想必還會延續,目前全市場還存續著7只銀行可轉債,其中若干銀行股價已貼近可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倍(即強贖觸發水平),包括常熟銀行、上海銀行、重慶銀行等。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團隊預計,今年大約有1000億元的銀行轉債可能會完成轉股。
一、杭銀轉債表現
在一眾債轉股正股銀行中,杭州銀行的表現相當搶眼:
一是,在強贖觸發前的關鍵窗口期(2025年4月28日至5月26日),同期上證指數是走平的,但杭州銀行股價卻堅挺上漲了7%;
二是,在強贖觸發后至本文發稿(2025年5月26日至7月11日),杭州銀行股價繼續上漲約10%。
對,也就是在過去兩個半月里,杭州銀行漲了17%,期間也不斷刷出該行股價歷史新高。
這是很不容易的,“愉見財經”來說些觀察門道。
一則,杭銀轉債的定價估值起點本身就比較高,并且持有結構也更為分散。在這些硬約束之下,杭州銀行正股股價依然表現強勁。
二則,強贖觸發后的這一階段通常被認為是市場對于一家機構信心的“壓力測試期”,因為難免會有部分投資者選擇“落袋為安”,從而給正股造成贖回壓力。橫向對比同業,在杭州銀行之前觸發債轉股的三家城商行,可轉債轉股后,正股股價都面臨近10%的回撤。
而杭州銀行一舉打破了這一“魔咒”,不跌反漲了10%。
以上種種,足可見市場真金白銀的認可。
談及轉股比例,150億元的“杭銀轉債” 99.96%完成轉股,微幅跑贏同業。當然了,只要正股表現好,銀行債轉股的高轉股率很常見,畢竟能觸發強贖,一般來說二級市場股價都是高于債券贖回價的。不過呢,在轉股率上的“跑贏”,也體現了杭州銀行董辦對投資者服務與宣傳工作的重視,讓更多債轉股投資者共享了杭銀發展。
一頭是投資者的“信心變現”,另一頭是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進一步夯實,為未來的高質量發展奠下更堅實基礎。
7月7日,150億元的杭銀轉債已經完成市場化轉股和摘牌,最終149.94億元的實際轉股,帶動杭州銀行股本總額由59.30億股增加至72.49億股。
本次可轉債強贖轉股,也是杭州銀行歷史上最大一筆外源性核心一級資本補充。據測算,完成轉股后的杭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將提升至9.7%以上。
二、杭州銀行內功
市場的眼睛總是雪亮。經過2024年以來的股價節節攀升,如今杭州銀行的PB(市凈率)已悄然躍升至A股全系42家上市銀行的前三甲。
在前不久發布的英國《銀行家》雜志2025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杭州銀行憑的排名較上年大踏步前進20個座次,上升至全球銀行第110名。
總結來看,無論是杭銀轉債強贖后的強勢表現與近乎全額的轉股,還是在同業中獲得的更高估值,抑或是不斷夯實的全球業界口碑,其實都是表征。其背后深層原因,是一家銀行卓越的戰略布局、“常青樹”般穿越周期穩定優秀的業績、以及扎扎實實的股東回報。
“愉見財經”過往專欄文章也多次覆蓋杭州銀行這一標的,并在本輪股價啟動前就挖掘了其增長動能。敬請參見如下:
《疾風知勁草:杭州銀行緣何穿越周期成為“業績常青樹”?》(2023年4月,首篇觀察稿)
《業績持續高增:“低估值”杭州銀行凸顯長期投資價值》(2023年10月)
《以杭州銀行為樣本,看中小銀行如何在低利差時代探尋穩增長動能》(2024年4月)
《杭州銀行股價年漲幅超六成背后:8年分紅170億,“業績常青樹”連續4年凈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2025年1月)
《從四組數據,看見杭州銀行的高質量發展》(2025年4月)
通過我們的文章“追劇”杭州銀行近年來的發展,不難發現其高質量帶動了市場認可。具體到這次債轉股的順利完成,歸納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點動因:
一是我們打的比方“業績常青樹”,亦即該行始終以審慎經營、長期主義為導向,歷年業績表現穩定。
在行業普遍面臨息差縮窄、風險上升的經營壓力下,2021年至2024年,杭州銀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9.77%、26.11%、23.15%和18.07%,ROE分別為12.33%、14.09%、15.57%和16.00%,盈利水平持續提升。每股凈資產從2020年末的10.77元提升至2024年末的18.03元,以持續優異的業績“消化”了轉債強贖對應的估值壓力。
2025年一季度,杭州銀行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22%和17.30%,其中凈利息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分別增長6.83%和22.16%。
二是良好的合規和風險管理文化。杭州銀行堅守風險合規底線,合理把控發展與風險管理的平衡,始終保持良好資產質量水平,同時該行長期堅持資產風險分類進不良“應進盡進”、不良貸款核銷“應核盡核”原則,對已分類為不良的貸款,積極創造條件盡可能及時核銷,為未來發展打下較為堅實的基礎。
較低的不良生成率和充足的“撥備池”為實現跨周期的業績穩健增長提供了基礎。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杭州銀行不良貸款比例0.76%,撥備覆蓋率530%,排在上市銀行首位,資產質量和風險抵補能力持續維持行業第一梯隊。
三是得益于轉股價下修奠定強贖基礎。2021年8月,杭州銀行敏銳把握股價回調窗口,將轉股價從16.71元/股下修至12.99元/股,降幅達22.3%。此次下修使得強贖觸發價從21.72元降至16.89元,為2025年股價突破強贖線提供關鍵支撐。
四是政策紅利強勢共振推動資金加速布局優質資產。
今年以來,多部門密集發布政策引導長期資金入市。2025年1月六部委聯合印發《中長期資金入市實施方案》,明確險資新增保費30%投入A股、公募基金持倉年增10%。2025年年初,新華保險斥資43億元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舉牌杭州銀行,該項股權變更已于6月初順利完成股權交割。
2025年5月,《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推動公募基金更加重視價值投資。受到政策紅利共振影響,銀行板塊估值持續回暖,杭州銀行在轉債轉股期間實現股價強勢上漲,期間日均成交額超過10億元,收盤價持續創新高。
五是股東回報與利潤增長同頻共振。作為A股上市銀行中的價值成長標桿,杭州銀行始終將穩健經營與效益提升作為踐行股東回報的根基,自該行2016 年上市以來,凈利潤增長3.3倍,每股分紅增長了3.3 倍,現金分紅總額增長超過4.4倍,同期現金分紅的增長幅度位列上市銀行首位,是上市銀行均值的 3 倍左右。
杭州銀行2024年度分紅總額預計達42.5億元,分紅比例將超過26%。
2025年5月26日,該行董事會通過《關于提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決定2025年度中期利潤分配方案的議案》,率先落實分紅承諾,既是響應監管層關于“強化上市公司分紅導向”的積極實踐,更彰顯管理層以制度性安排回饋投資者的堅定決心。
在初始估值承壓、持有人高度分散、行業估值下行的三重挑戰下,150億元杭銀轉債實現了市場化轉股,不僅為銀行業市場化資本工具運作提供了可參考的實施路徑,更印證了“業績持續增長—資本有效補充—股東回報提升”的正向循環價值邏輯,為上市銀行高質量資本管理樹立了實踐標桿。
2025年是杭州銀行“二二五五”戰略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輪戰略的謀劃開篇之年。堅持“客戶導向、數智賦能,持續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戰略定位,杭州銀行堅持走“輕資本、流量化、國際化、數字化”轉型路徑,著力推進“兩大工程”,守正創新,實干爭先。如今150億元債轉股的完成帶動核心一級資本更為充足,進一步保障了杭州銀行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全速前行。
華泰證券研報認為,轉債完成強贖后,杭州銀行在信貸投放、中間業務拓展等方面有了更廣闊的空間;中泰證券研報表示,轉債轉股的落地使杭州銀行擴表空間進一步打開,在高業績增速、高ROE維持的情況下,其估值和股息率具備性價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