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銀行凈利潤“三連降”,分紅仍不含糊
目前,銀行成功IPO似乎越發艱難。
此前3月31日,廣州銀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東莞銀行、安徽馬鞍山農村商業銀行等5家銀行IPO申請被中止,在補交新的材料后,將繼續IPO之路,是否會越加艱難?
借由IPO年更新資料之際,《商訊·公司金融》梳理了廣州銀行與同區域銀行的經營數據。
凈息差拖累業績
廣州銀行是廣東城商行隊列的“老大哥”,成立于1996年9月,根植于廣東省廣州市,立足粵港澳大灣區。2020年7月,廣州銀行正式加入A股排隊序列,至今已有近四年的時間。
據廣州銀行更新的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3月末,廣州銀行的資產總額為8198.18億元,較上年末下降了119.09億元,降幅1.43%;負債總額為7632.2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了131.18億元,下降了1.69%,資負規模出現小幅下滑。
廣州銀行的一季報中給出的財務數據并不算多,關于經營情況我們僅得知廣州銀行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6.56億元,但結合此前廣州銀行披露的年報數據來看,廣州銀行的經營業績并不樂觀。
廣州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廣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0.03億元,同比下降了11.52億元,降幅6.72%;實現凈利潤30.17億元,同比下降了3.22億元,降幅9.64%,營收、凈利雙雙下滑。
這是近三年來,廣州銀行營業收入首次陷入負增長,但其凈利潤卻是三連降。廣州銀行的凈利潤在2021年實現41.01億元,2022年下降至33.39億元,如今進一步下降至30.17億元。
財報數據顯示,廣州銀行的資產回報率 (ROA)從2022年的0.44%下降至2023年的0.37%, 凈息差較也較上年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至1.75%,息差的收窄也顯示出了廣州銀行盈利能力的下滑。
2023年廣州銀行的利息收入實現305.28億元,同比下降了6.61億元,降幅2.12%,利息收入作為廣州銀行的支柱性營收進項呈現倒退的趨勢。在支出端,廣州銀行在2023年利息支出為187.35億元,同比增長了9.32億元,增幅5.23%。至此,廣州銀行2023年利息凈收入僅實現117.93億元,同比下降了15.93億元,降幅11.90%。
雖然廣州銀行的營業收入出現下降,但營業支出并未能壓降。
2023年廣州銀行營業支出131.54億元,僅比2022年的138.19億元略下降6.65億元,降幅4.81%,有限的控制成本在面對營業收入收入的減少時顯得有些杯水車薪。
廣州銀行曾在招股書中提到,廣州銀行采取了一系列成本管控措施,并取得成效,但2023年年報數據表明,廣州銀行全年的成本收入比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反而較年初增長了2.30個百分點,上升至27.35%,無疑說明銀行在控制成本和提高收入方面仍存在挑戰。
在資本金上,廣州銀行沒有太大壓力。截至2024年3月末,廣州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12%、10.40%和9.47%,較年初分別提升了0.16、0.27和0.26個百分點,資本金表現上相對充裕。
關注房地產貸款風險
從資產質量上來看,截至2023年年末,廣州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95.11億元,較上年減少1.99億元,降幅為2.05%;不良貸款率為2.05%,較上年末下降了0.11個百分點,實現不良貸款及不良率的“雙降”,撥備覆蓋率也由2022年的155.32%增長至160.08%。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從數據上來看,廣州銀行貸款集中度較高的房地產業是其不良貸款的主要風險點。
截至2023年年末,廣州銀行的房地產業貸款和墊款余額為280.13億元,占貸款總額的6.02%;分別較上年末下降了48.59億元,占比下降了1.32個百分點。但對比招股書中數據可以看出,廣州銀行的貸款及墊款余額在2023年下半年仍有所增長。
廣州銀行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廣州銀行的房地產行業公司貸款和墊款余額為266.37億元,占公司貸款和墊款總額的15.06%,而不良貸款率高達4.41%。與此同時,個人住房按揭貸款320.21億元,占個人貸款總額的17.34%,不良貸款率為1.88%。
廣州銀行在房地產業的貸款占比有所下降,主要是銀行響應監管要求和市場變化、優化信貸結構的結果。
盡管整體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但仍需保持對房地產業風險的高度警覺,特別是在當前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
除此之外,廣州銀行似乎還面臨合規問題。《商訊·公司金融》據不完全統計,自2023年以來,廣州銀行及其分行或相關負責人共計涉及罰單22張,合計被罰金額為3697.72萬元,其中不乏百萬級、千萬級罰單。
從處罰信息來看,廣州銀行有多家分行存在未按規定進行貸款分類、違規出具詢證函回函、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貸款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的情況,這些都反映出廣州銀行存在業務違規等問題,合規水平仍需進一步提升。
區域擬IPO銀行比拼
日前,深交所中止的五家銀行的IPO中就有四家同屬于廣東省,分別是廣州銀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廣東南海農村商業銀行和東莞銀行。
《商訊·公司金融》注意到,除廣州銀行外的三家擬上市銀行,同樣披露了其2023年的相關年報數據。作為同區域的IPO同期生,在經營業績上一直以來都在相互角逐,備受投資者關注,從資產規模來看,廣州銀行體量在上述四家同區域銀行中遙遙領先。
根據年報顯示,截止2023年年末,廣州銀行的資產總額為8317.27億元,較上年增長4.76%;東莞銀行緊隨其后,資產總額為6289.25億元,較上年增長16.81%;廣東順德農商行資產總額為4678.79億元,較上年增長5.55%;南海農商行資產總額為3051.82億元,較上年增長9.30%。
從經營業績上來看,2023年全年,似乎只有東莞銀行一家可以笑得出來,其余三家的經營業績都有些不太理想。
2023年全年,東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5.87億元,同比增長3.00%;凈利潤40.66億元,同比增長6.08%。廣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0.03 億元,同比下降6.71%;凈利潤30.17億元,同比下降9.64%。廣東順德農商行實現營業收入83.86億元,同比下降7.82%;凈利潤34.65億元,同比下降0.10%。南海農商行團實現營業收入68.61億元,同比下降1.79%;凈利潤23.82 億元,同比下降12.66%。
在資產質量上,廣州銀行的不良率在四家銀行中最高,撥備覆蓋率也低于區域內其他三家銀行。
截至2023年年末,廣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年初下降0.11個百分點至2.05%, 撥備覆蓋率較年初增長4.76個百分點至160.08%;南海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年初增長0.36個百分點至1.49%,撥備覆蓋率較年初下降57.08個百分點至230.55%;順德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年初增長了0.26個百分點至1.48%,撥備覆蓋率較年初下降62.18個百分點至201.75%;東莞銀行的資產質量在四家銀行中最好,不良貸款率0.93%與上年持平,撥備覆蓋率較上年下降1.44個百分點至252.86%
從資本充裕情況來看,南海農商行的整體資本金狀況良好,在四家銀行中處于領先地位。截至2023年年末,廣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21%、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0.13%、資本充足率為13.96%;東莞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87%、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91%、資本充足率為13.75%;順德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6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30%、資本充足率為14.65%;南海農商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88%、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88%、資本充足率為14.03%。
多分紅的弊端
值得一提的是,別看廣州銀行近年來實現的凈利潤收入呈逐年下滑的趨勢,但其分紅手筆卻是十分慷慨。
年報數據顯示,廣州銀行2020年至2022年分別實現凈利潤44.55億元、41.01億元和33.39億元;但其歷年來現金分紅總額分別為12.95億元、11.78億元和9.54億元,分別占凈利潤比率的29.08%、28.71%和28.57%。
雖然2023年年末,廣州銀行表示預計將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052元人民幣(含稅), 合計人民幣總額6.12億元(含稅),占其今年凈利潤總額的20.29%,較前三年的分紅比率有所下降。
但對比同樣IPO排隊的東莞銀行,在2023年在向2023年末在冊股東派發現金股利,每10股派3.10元(稅前),共計7.26億元,占今年凈利潤總額的17.86%,廣州銀行的現金分紅情況對比其同區域的IPO同期生來看,分紅比率依舊很亮眼。
但廣州銀行這樣的分紅也不是沒有弊端的,作為IPO銀行,其資本補充渠道本就不如上市銀行那樣廣泛,留存利潤作為內源性資本補充的主要來源之一,受大力分紅的影響,利潤留存會有所減少,而利潤留存較少意味著銀行通過內部積累來補充資本的能力減弱,可能導致銀行面臨更大的監管壓力和潛在的監管措施,這對沖刺IPO的銀行來說并非好事。
雖然上市成功可以有效地達成融資目的,廣州銀行招股書中還提到過,此次IPO擬募資94.79億元,此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廣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提高本行資本充足水平,增強綜合競爭力。再結合其連年下降的凈利潤,這表明廣州銀行似乎并不像表面那樣風光。
此外,在監管層面,證監會對擬上市企業的分紅行為提出了嚴格要求,特別是關注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分紅的情況。
證監會于2024年3月15日發布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中提到,交易所應嚴密關注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上市前突擊“清倉式”分紅等情形,嚴防嚴查,并實行負面清單式管理。還表明,應督促擬上市企業樹立正確“上市觀”,以現代企業制度為保障,促進企業做優做強,與投資者共享發展成果,嚴禁以“圈錢”為目的盲目謀求上市、過度融資。
?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云掌財經公眾號(ID:yzcjapp)
- 熱股榜
-
代碼/名稱 現價 漲跌幅 加載中...